中国古代法典一览表
名称 形式 年代 制定者 结构体例 主要内容 特别内容 影响
禹刑 不成文 夏 五刑 昏、墨、贼,杀。 赎刑 吕命穆王,训夏赎刑
汤刑 不成文 商 刑名从商
九刑 成文 周 9篇
吕刑 周穆王51年 吕侯 赎刑
刑鼎 成文 公元前536年郑国 子产 第一次正式公布成
文法。遭到以叔向为
代表的旧贵族的反
对。
竹刑 成文 春秋时期郑国 邓析 被郑国国家认可采
用,才产生了法律效
力。竹刑比刑鼎便于
携带和流传,是封建
地主阶级对法律改
革的又一成果。
法经 战国时期魏国 李悝 6篇,具法为末篇 盗、贼、囚、捕、杂、具。 具相当于今天的刑法总则。 我国最早的一部粗
具体系的法典
秦律 战国时期秦国 商鞅等 6篇
九章律 西汉 萧何 9篇 6篇基础上增加户、兴、厩
魏律 三国 改具律为刑名,列于篇首。 八议、杂抵罪入律,限制从坐的范围
晋律 三国 刑名篇又分出法例篇。共20篇 准五服以制罪入律
北魏律 南北朝 官当入律,定流刑为减死之刑
北齐律 南北朝 将刑名、法例两篇合为名例篇,列于篇首。共12篇。 重罪十条,死流徒鞭杖五刑 上承汉魏律精神,下
开隋唐律之先河
南陈律 南北朝 官当
开皇律 隋朝 十恶,笞杖徒流死五刑
唐律疏议 唐朝 维护法定特权 同居相隐、断罪无正条、本条别有制与例不同 中华法系的典型代
表
宋刑统 北宋 重法地法、凌迟入律 我国第一部刊版印
行的法典
大法令(大札撒) 蒙古
明律 明朝 7篇,名例篇仍为首篇。 奸党条
大清律例 清朝 我国封建社会最后
一部封建律典
大清新刑律 清末 总则、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