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话题作文在近几年的中考中独领风骚,它以自主选材、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自显个性的开放性特征,及发散性、灵活性、多元性、自主性等,给同学们施展才华创下了自由飞翔的空间!尽情的张扬个性、展示才情……
一个酷爱大自然的人,每年十月间都要去看野鸭南飞的景观。
有一年,他大发慈悲,带着饲料到那里的池塘边去喂野鸭。
几年以来,有些野鸭不仅不再南飞过冬,而且变得又胖又懒,连飞也飞不起来了。
人们可以很容易地驯服野鸭,但是要把被驯服的鸭子再变成野鸭就困难了。
联系上上述材料,结合自身的见闻、经历或感受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这里的材料透露的信息至少有两个方面:
1.从人的角度看:过度的宠爱,使野鸭养成了一种惰性,丧失了一种野性或本能,可提炼这样一个观点__宠爱,也要有分寸。
2.从鸭的角度看:养尊处优,优越的生活条件使野鸭少了野性,丢了本能,丧失了飞的本领,可提炼这样的观点__顺境下的成才之路或逆
境成才易,顺境成才难.
那么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有何区别呢?见以下表格分析:
角度
类别(一)
感知材料
目的不同(二)
处理材料的思路不同(三)
运用材料的
结果不同
话题作文引出话题
引发思考
起到“引子”作用
求新求异
张扬个性
选择发挥的余地大
材料作文考生提炼观点或写人记事的依据求同,准确提炼材料中的观点或主
切忌片面内容和形式上多了一层束缚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说:幸福就像夕阳——人人都可能看见,但多数人的眼睛却望向别的地方,因而错过了机会。
雷锋的日记中写到:把革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
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社会上流行这样的话语:有了金钱就有了幸福。
看了上述材料后,你想些什么?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如何审题?
1.要具有独到的审题眼光
2.准确把握考题中隐含的一些重要的信息
这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
如何谋篇布局?
1.通盘考虑、列出写作提纲:
2.文体的选择
3.材料的选择与安排
4.合理且有效的开头与结尾
5.写作手法的运用等
如何确立中心?
1.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
2.思想健康的文章才能给人积极的影响
3.对于同一个题目可以从多角度入手
4.在切入的层面上、思考的内容上要更深一层
如何进行材料的选择?
首先,要切题一般话题作文的话题开放性大,写作角度多,选好一个角度命题即可,切不可贪大求全。
要细处落笔,以小见大,适合与自己写作
其次要新颖、生动、不要人云亦云。
在选材过程中角度新鲜一点,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和“小”是选材的两个法门
文章的包装
1.文题的设计
2.合适而又吸引眼球的文章形式
如何“扮靓”自己的文题?
1.套用法
就是套用广告名、歌名、歌词、诗句等
2.悬念法
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3.新视角
从一些新颖的的角度入手拟题
4.采用修辞手法
比喻含蓄、拟人活泼、反问有力、有时还可以用反复、引用、对偶、
借代等
话题作文拟题时常犯错误
1.照抄话题,误把话题当题目
2.题目没有新意,落入俗套
3.题目过大,宽泛,没有针对性
4.题文不符,文不对题
合适而又吸引眼球的文体形式包装
话题作文形式的放开使各种新奇的包装相继登台亮相, 如焦点访谈、寓言、日记体、故事新编或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或散文、杂文、小说等形式。
注意1.形式的创新要为内容服务
2.平时对这种文体要有所训练
高分作文注意要点:
①高分作文需要虚构,但又要符合生活的真实。
这就是要“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可以武断地说,高分作文没有一篇不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虚构的。
要想感动读者, 首先必须真实,其次需要先感动自己。
因为幸福的生活就是常常让我们自己感动。
而高分作文就是真实加虚构的组合。
2 中考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②对身边的人或事或物,要用心、用眼睛去观察。
用对生活感悟的独
到见解去编写故事。
情节的展开就能成为情感、情意,情思的铺展。
了解了这么多有用的信息,相信这些对各位一定有很大的帮助,请大家结合刚才所学,认真整理、完善自己的写作提纲,即以“幸福”为话题作文.
“幸福”话题作文材料理解要点:
材料一:平常人的人生幸福.温馨的家庭,长辈关爱;温暖的班集体,老师同学的关心帮助……让我们感觉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可写记叙文、散文、随笔、故事新编或小说;
材料二:这是相对材料一的小幸福而言,这里展现的是大幸福。
革命忠烈,英雄劳模,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感人事迹。
如:孔繁森、任长霞,还有“感动中国”一年一度评选的新闻人物,他们也构成了话题作文的题材之一,可用新闻报道、焦点访谈、采访手记等形式;
材料三:以议论文、杂文等大谈人生的幸福观。
佳作欣赏:
幸福的距离
我们都是阳光洒下的顽皮的精灵,在懵懂的我们坠落人间的一刹那,便已被注定了一辈子要追逐阳光的命运和无上的幸福。
----题记
隆隆的列车已吹响了那牵起无数离人愁思的长笛,眼前熟悉的一草一木开始在轰鸣声中缓缓地倒退。
他别过脸去,强哽着喉咙里的一阵酸涩——他不想再看到母亲眼里噙着的泪花,更不想再看到父亲那张顽固得近乎无情的脸。
此刻他的脑中一片空白,他无法想象等待他的将是何等艰苦的生活,他对他所要到达的目的地毫无憧憬可言。
但火车还是朝着洒满阳光的方向驶去了。
幸抑或不幸,也无法意料。
火车整整行驶了三天,终于停在了一座四周围着群山的小县城。
他极度疲惫,但来迎接他的那个戴着鸭舌帽的老人的眸子却显得格外明亮。
一看到他,老人便抢过他手中的大皮箱,反复地叨念着自己满心欢喜之情。
他有一万个开心的理由,他想,毕竟对方是名牌大学毕业却又肯“屈就”到这座一贫如洗的小山城的“尊贵”的高材生——虽然更明确地说,他是屈就于父亲的威严,被父亲从繁华的都市赶到了这个偏远的地方,就像一名被流放的犯人,前途茫然。
四面环山的县城仍有着刺眼的阳光,他揉了揉眼睛,看到了老人露着满口白牙的笑容。
他被领到了一座有三间砖房的小学,屋子低矮而破旧,墙角里钻出了一簇簇长长的青草,是他在公园或者街角的花坛里从没见过的;而踏进教室的一刹那,那么多夹杂着好奇与兴奋的眸子,也是他从没见到过的。
他突然觉得自己垂头丧气的,很惭愧。
日子过得平静而干涩,每天都看着日出,等着日落,每天都委屈着自己受过高等教育的头脑去应付那些幼稚可笑的学生,每天都惦记着家里的电脑和那些已在大公司里大展拳脚的同学,惦记着那份原已到手的高薪的工作。
他觉得自己在怀着满腔抱负要去闯一番事业的时候,竟莫名其妙地被父亲一个莫明其妙的决定抛到了这远离理想,远离幸福的荒岛,过着与阳光距离很远的不幸生活。
他一直沉浸在这种被遗弃般的失落与孤独与寂寞与不幸里。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有个学生的作文里写着这样几行字:“我们的老师很了不起。
校长说,他是城里的大学生,却肯到我们这里来,是很不容易的。
他知道很多我们从没听说过的事,让我们学会了很多我们所不会的东西,送给了我们好多知识和幸福。
但我们……是不是……做得不够好?因为老师从没笑过……”他不免震惊了,这质朴得没加任何修饰的文字,竟如一泓干洌的清泉漾过他的心头。
他居然用那张几个星期都没有笑过的脸,去面对这样一群纯真的孩子;而孩子们,竟然因为从没让老师笑过而充满自责。
他抬起头来,眼前一片朦胧,又仿佛感到窗里透进的阳光,洒在自己脸上,呈现出七彩的华光。
依旧是他,在那低矮而破旧的砖房里,用心地给孩子们讲每一个故事,解每一道习题。
时不时露出一个会心的微笑,满意的微笑——比那夏日里的骄阳更灿烂,比阳光下的庄稼更幸福。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阳光,自己的幸福,却总觉得阳光遥不可及,幸福遥不可及;其实,最远的距离,不在空间,也不在时间,最大的幸福,不在环境,也不在金钱,而恰恰在我们自己的心里,在自己的精神感受中。
幸福与不幸,也许只在一念之间。
这正如老子所言:“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其实,幸福距离我们很远,又很近。
教师寄语:
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年少。
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充满着求知和前进的方向,充满着希望与信心的少年与青春。
就让我们像农人一样学会播种吧!播种一个行
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种个性;播种一种个性,你会收获一种命运。
同学们,让我们放飞理想,飞扬激情;带着自信,努力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