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 精选 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50分,共40题,1—10题每题2分,11—40题每题1分) 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液泡中含有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可维持细胞渗透压 B. 脂质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C. 生物膜上的蛋白质与物质交换有关,而与生物催化作用无关 D. 洋葱根尖细胞无叶绿体,但根尖细胞可培养出含叶绿体的个体 2.水和无机盐对生物体具有重要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变时,生物的抗寒能力下降 B.硼元素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故甘蔗地缺硼会严重影响其产量 C.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时,会出现抽搐 D.严重缺铁的人容易出现乳酸中毒 3.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细胞学说阐释了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D.细胞学说是德国人施莱登和虎克建立的 4. 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RNA聚合酶 ③mRNA→蛋白质 ④K+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⑤染色质→染色体 ⑥[H]+O2→H2O ⑦H2O→[H]+O2 ⑧渗透作用 ⑨核糖核苷酸→mRNA.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利用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②利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色素时,需将细胞放入水中 ③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 ④测定生物组织中脂肪实验中,可滴加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⑤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 精选 ⑥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6.下图表示某种绿色植物在自然条件下一昼夜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点前和e点后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c点时植物真正光合速率为3mg·m-2·h-1 C.一昼夜中e点时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达到最大值 D.导致f点和a点CO2吸收速率不同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a点温度高于f点 7.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 CO2 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L)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L)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面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 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 2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光照 12 h,2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 12 h,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 10℃时的 2 倍

8.某些植物在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它细胞10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它细胞的40%,此时的花序细胞. 精选 A.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TP B.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它细胞 C.线粒体基质不参与有氧呼吸 D.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9.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包括活化过程和放能过程。一个葡萄糖分子在放能过程共生成4个ATP、2个[H]和2个丙酮酸。 然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结束时分解一个葡萄糖分子得到的是2个丙酮酸、2个ATP和2个[H]。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不消耗ATP,但能产生ATP B.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初步分解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C.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的[H]与光反应产生的[H]不同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每一阶段都有ATP生成 10.下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厚度会发生改变体现了它的流动性 B.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必须通过④的方式进行 C.功能越复杂的膜,其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就越多,且所有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动 D.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通过④方式内流 1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 B. 细胞衰老,细胞核变大,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内各种酶活性降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C.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D. 细胞癌变,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 12.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多种细胞器,从成分、结构、功能等方面将细胞器进行归类不合理的是 A.含有色素的细胞器一定是叶绿体 B.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精选 C.能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D.非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13.将某植物细胞分为两组,分别浸于浓度为0.3 g/mL的(Ⅰ)蔗糖溶液与(Ⅱ)尿素溶液中,然后每5分钟用显微镜观察一次,并测量原生质体(即仅由细胞膜包住细胞质的细胞部分,不含细胞壁)的相对表面积,其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后20分钟,(Ⅰ)和(Ⅱ)两组的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 B.实验开始后30分钟,(Ⅰ)的细胞中必含蔗糖 C.实验开始后40分钟,(Ⅱ)组细胞的吸水力强于初始时 D.此图说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14. 将一块3cm×3cm×6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3块边长分别为1cm、2cm、3cm的正方体。将3块琼脂块放在装有NaOH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琼脂块增大,NaOH扩散速率减小 B. 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 C. 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 D. 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增大

15.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 =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者第一极体 B.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精选 C.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16.下图甲表示减数分裂某时期的分裂图象,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只有一对同源染色体 B. 甲图位于乙图的DE段 C.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于乙图的BC段 D. 乙图B→C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变 17.“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 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B. 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18.某昆虫常染色体上存在灰身(B)和黑身(b)基因,现查明雌性含B基因的卵细胞有50%没有活性。将纯种灰身雄性个体与黑身雌性个体杂交,产生的F1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F2代中灰身与黑身个体的比例是 A. 2:1 B. 3:1 C. 5:1 D. 8:1 19. 控制玉米植株颜色的基因G(紫色)和g(绿色)位于6号染色体上。经X射线照射的纯种紫株玉米与绿株玉米杂交,F1出现极少数绿株。为确定绿株的出现是由于G基因突变还是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可行的研究方法是 A. 用该绿株与纯合紫株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B. 用该绿株与杂合紫株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C. 选择该绿株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对染色体观察分析 D. 提取该绿株的DNA,根据PCR能否扩增出g基因进行判断. 精选 20. 对下列遗传图解的理解,叙述错误..的是

图1 图2 A. ①②④⑤过程中发生了减数分裂 B. 图2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1/3 C. ③过程具有随机性,所以子代中Aa占1/2 D. ⑥过程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21.某一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D三个基因分别对a、b、d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 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l:1:1: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B. 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C. 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D. 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22. 某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1)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 A. 24:8:3:1 B. 25:5:5:1 C. 15:5:3:1 D. 9:3:3:1 23.下图为与甲、乙两种病有关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