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盐析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成为白色絮状物B.油料作物种子成熟过程中,糖类不断转化成脂肪导致脂肪含量增加C.叶肉细胞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核苷酸、蛋白质、磷脂和淀粉D.干旱环境生长的仙人掌细胞中结合水的含量多于自由水2.中科院发现一种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机制。
在H2O2和TNFα(一种淋巴因子)等因素的诱导下,鼠肝细胞内的溶酶体释放微量的胰凝乳蛋白酶,并将细胞质内的Bid 蛋白分解成更小的cBid,后者与线粒体、溶酶体的膜结合,诱导内容物释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如图所示)。
下图是相关调节机制,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Bid可能会引起细胞能量供应能力下降,加速细胞的凋亡B.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增加了cBid的数量,cBid进一步引起溶酶体内容物的释放是负反馈调节C.溶酶体中胰凝乳蛋白酶的释放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而其他内容物释放无此功能D.线粒体释放出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等物质后,仍能继续完成有氧呼吸,生成ATP3.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B.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4.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平均分成四组,各置于相同的密闭装置内,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置于四种不同温度下(t1<t2<t3<t4)。
测得光照相同时间后各装置内O2的增加值及黑暗条件下各装置内02的消耗值,结果如下表。
经分析可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气体变化值(相对值/mg•h-1)温度t1t2t3t4光照下O2的增加值 2. 7 6. 0 12. 5 12. 0黑暗下O2的消耗值 2. 0 4. 0 8. 0 12. 0B.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植物在t4温度时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最多C.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若均给予24小时光照,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均大于0D.在该光照条件下,t4温度下装置内叶片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并非都能分裂,但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B. 细胞分化并不改变细胞的遗传信息,但细胞分化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mRNAC. 细胞分化、衰老都受基因控制,而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D. 细胞癌变是由于致癌因子使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的结果7.氧气和水均能通过细胞膜和脂双层膜(无蛋白),而镁离子和葡萄糖能通过细胞膜却不能通过脂双层膜(无蛋白)。
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断,不正确的是()A.氧气和水通过细胞膜时不消耗三磷酸腺苷B.镁离子和葡萄糖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协助C.葡萄糖进入人成熟红细胞的速率与氧浓度有关D.自来水通过脂双层膜净化会导致无机盐离子丟失8.下列与细胞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的生物膜上除了含有磷脂和蛋白质分子外,还含有色素分子B.人类线粒体肌病和神经性肌肉衰弱等遗传病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C.基因的表达需要酶和ATP,酶和ATP也是基因表达的产物D.线粒体是胰岛B细胞中唯一产生ATP的细胞器,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9.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非基因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替换属于基因突变B.若b、c基因位置互换,则发生了染色体易位C.b中发生碱基对改变,可能不会影响该生物性状D.基因重组可导致a、b位置互换10.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11.某植物体内合成营养物质A、B和C的控制流程如图所示(注:没有相应的酶时,营养物质的合成速率较慢,即对应的营养物质的含量低)。
已知隐性基因a、b和c控制合成的酶没有活性,三对基因之间不存在相互抑制现象。
若A-a、B-b 和C-c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反映出基因可间接控制生物性状以及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关系B.基因型为AaBbCc植株自交,子代中营养物质C含量高的个体占27/64C.该三对等位基因可构成27种基因型,所控制的表现型却只有4种D.基因型为AaBBCc植株与aabbcc植株进行测交,子代性状比为2:1:112.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
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D.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3.将DNA双链都被32P标记的某一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形成4个大小形态相同的子细胞。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若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则子细胞的DNA均含32PB. 若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子细胞的DNA可能均含32PC. 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D. 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2P,则这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结果14.关于基因表达和中心法则的叙述,错误的是()A. 原核生物拟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分开B. 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造成细胞核基因难以复制和表达C. 根据氨基酸序列能推出唯一一种核糖核苷酸序列D. 在某些病毒中存在RNA复制或逆转录15.下列对图中包含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若1表示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4可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细胞核膜B.若1表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2—4可分别表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C.若1表示可遗传变异的来源,2—4可分别表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D.若1表示DNA分子的基本单位,2—4可分别表示磷酸、核糖、4种含氮碱基16.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的复制只发生在分裂间期,复制的场所只能是细胞核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C.一个基因转录时其两条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D.控制豌豆红花和白花的基因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17.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④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短时间保温后离心,以上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 )A.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B.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C.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D.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18.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dd的某哺乳动物某一器官内的细胞分裂图像。
下列相关说法法正确的()A.根据细胞分裂图像可以确定该动物为雄性动物B.该细胞最终能产生两种具有生殖能力的配子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D.该细胞中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19.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20.下列有关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相关图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图中(A+ T)/(G+C)可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B.乙图中有8种核苷酸,它可以表示转录过程C.形成丙图③的过程可发生在拟核中,人的神经细胞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不只是细胞核D.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在原核细胞中不能进行2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因此突变后的基因都能遗传给后代B.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及替换都属于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发生后在当代个体中都能表现,并且能表现突变后性状的个体都是纯合子D.细菌和病毒也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22. 某植物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花色由3对等位基因(A a、 B b、 C c)控制,三对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对隐性纯合即表现为白花,含有a基因的花粉有20%不具受精能力。
用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作母本,与基因型为AABBCC的父本植株杂交,F1自花传粉,理论上,F2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A. 7/16B. 9/16C. 27/64D. 37/6423.水稻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非糯性和糯性是—对相对性状。
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
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
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A. 要验证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必需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F1再自交B. 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F1再自交获得F2,取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蓝黑色花粉粒占3/4C. 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D. 若含有a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则非糯性水稻(Aa)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24.若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就称为复等位基因。
例如,人类 ABO 血型系统有A型、B型、AB型、O型,由I A、I B、i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基因I A和I B对基因i是完全显性,I A和I B是共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