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指南PPT课件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指南PPT课件

• 尿酸盐微结晶可趋化白细胞,吞噬后释放 炎性因子(如IL-1等)和水解酶→导致细 胞坏死→释放出更多的炎性因子→引起关 节软骨溶解和软组织损伤→急性发作
7/14/2020
.
7
痛风-异质性的 (heterogenous)疾病
痛风性急性关节炎
高尿酸血症
痛风石形成及慢性关节炎
肾脏病变:慢性尿酸盐肾 病
急性尿酸性肾病
7/14/2020
.
8
高尿酸血症危害
7/14/2020
.
9
尿酸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 的发生与不良预后有关
u 高尿酸增加亚洲人群高血压发生风险57% 增加总死亡风险8% 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21%
u 高尿酸增加冠心病发生风险9% 增加冠心病死亡风险16%
u 高尿酸增加肾功能降低风险21% 增加因慢性肾病死亡风险68%
u 高尿酸增加卒中发生风险47% 增加卒中死亡风险26%
7/14/2020
.
10
高尿酸血症≠痛风
◆ 5%—18.8%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
◆ 1%痛风患者血尿酸始终不高 1/3急性发作时血尿酸不高
◆ 高尿酸血症既不能确诊也不能排除痛风
◆ 高尿酸血症—生化类型 痛风—临床疾病
7/14/2020
.
11
• 在急性炎症及应激情况下,血尿酸作为 “负的”急性期反应物临时降低;
7/14/2020
.
21
HUA的筛查和预防
危险因素:
• 1. 饮食因素: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 动物内脏、浓的肉汤、饮酒(尤其是啤酒)等 均可使血尿酸水平升高。
18
痛风发作间歇期与痛风石
u痛风发作间歇期:仅表现为血尿酸浓度增高, 无明显临床症状。此期如能有效控制血尿酸浓 度,可减少和预防急性痛风发作。
u痛风石形成:最常见关节内及其附近,如软 骨、粘液囊及皮下组织处。典型部位是耳轮, 也常见拇跖、指腕、膝肘等处。
7/14/2020
.
19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
7/14/2020
显微镜下的关节液中发现尿酸盐结晶体(针尖状) --痛风诊断的金标准
.
16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特点
u 急、快、重、单一(戏剧性)、非对称 u 第一跖趾关节多见, u 数日可自行缓解 u 反复发作,间期正常 u 反复发作逐渐影响多个关节 u 大关节受累时可有关节积液 u 最终造成关节畸形
肠内分解200mg痛风的发病机制
尿酸盐在组织中沉积
• 除中枢神经系统外,任何组织中都有尿酸盐 存在
• 血 液 中 尿 酸 ( PH7.4 , 37℃ ) 溶 解 度 为 381 µmol/l (6.4 mg/dl),少数与蛋白结合 (24µmol/l),大于此值而呈饱和状态
内源性: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产生, 占体内总尿酸的80%
外源性:从食物中的核苷酸分解而来 占体内总尿酸的20%
7/14/2020
.
4
尿酸的排泄
内源性尿酸
外源性尿酸
80%
每天产生750mg
20%
进入尿酸池
尿酸池(1200mg)
60%参与代谢 2/3
(每天排泄约500~1000mg)
1/3
肾脏排泄600mg/日
• 在尿中的沉积:与PH值有关
PH 5.0,游离尿酸仅15%
PH 6.6,几乎所有的尿酸均处于游离状态
7/14/2020
.
6
痛风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 急性发作主要是由于血尿酸值迅速波动所致
• 是尿酸钠盐结晶引起的炎症反应
– 血尿酸突然↑:尿酸结晶在滑液中沉淀形成针状尿酸 盐
– 血尿酸突然↓:痛风石表面溶解,释放出不溶性针状 结晶
• 在急性期肾脏排泄尿酸增加;
• 还有些患者在痛风发作时停止了一些引起 HUA的因素,如停用利尿剂、减肥或戒啤 酒
因此,血尿酸作为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诊断 价值有限
77//1144//22002200
.
12
诊断标准(1977年美国ACR)
符合其中三项中之一项中可确诊 1.关节液中有尿酸盐结晶 2.痛风结节针吸或活检有尿酸盐结晶 3.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X线征象等12
7/14/2020
.
17
痛风发作间歇期与痛风石
u 痛风发作间歇期:
仅表现为血尿酸浓度增高,无明显临床 症状。此期如能有效控制血尿酸浓度, 可减少和预防急性痛风发作。
7/14/2020
u 痛风石形成:
最常见关节内及其附近,如软骨、粘液 囊及皮下组织处。典型部位是耳轮,也 常见拇跖、指腕、膝肘等处。
.
• 起病急骤
临床特点
• 发展快,24 ~ 48h达高峰
• 明显红、肿、热、痛
• 疼痛剧烈,痛如刀割,多因夜间剧痛而痛醒,
• 70%首发于足第一跖趾关节
• 单关节受累
• 缓解期不遗留任何不适
• 以春秋季多见,饮酒、高蛋白饮食是重要诱因
7/14/2020
.
20
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
• 典型急性发作单关节炎之后有一无症状间歇期 • 高尿酸血症 • 用秋水仙碱治疗关节炎可迅速缓解
• (2)尿酸生成过多型:尿酸排泄 >0.51mg•kg-1•h-1,尿酸清除率≥6.2ml /min。
• (3)混合型:尿酸排泄>0.51mg•kg1•h-1,尿酸清除率<6.2 ml/min。
90%的原发性HUA属于尿酸排泄
不良型。 7/14/2020
.
3
发病机制
• 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
条中的6条者:
7/14/2020
.
13
临床诊断标准
1、急性关节炎一次以上的发作
2、1天内炎症达高峰
3、单关节炎发作
4、发红复盖关节
5、1MTP疼痛或肿胀
6、单侧1MTP关节发作
7、单侧跗关节发作
8、痛风石(证实或可疑)
9、高尿酸血症
10、X线关节内偏心性肿胀
11、线皮质下囊肿无侵蚀
12、发作时关节液中MSUM微结晶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内分泌科 段霖
7/14/2020
.
1
HUA定义
• 国际上将HUA的诊断定义为:正常嘌呤饮 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 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
7/14/2020
.
2
HUA分型
• 三型:
• (1)尿酸排泄不良型:尿酸排泄 <0.48mg•kg-1•h-1,尿酸清除率<6.2ml /min。
13、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须满足至少6条或以上标准
7/14/2020
.
14
痛风病程的分期
u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u 急性发作期 u 间歇发作期 u 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7/14/2020
.
15
发病机制---尿酸盐沉积
持续的血尿酸升高可导致尿酸盐结晶(MSU)在关节 或其他结缔组织中沉积,导致痛风,表现为关节炎、 尿酸性肾病和痛风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