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隧道:以任何方式修建,最终使用于地表面以下的条形建筑物,其空洞内部净空断面在2m^2以上者均为隧道。
2、垭口:当线路必须跨越分水岭时,分水岭的山脊线上总会有高程较低处,称之为垭口。
3、隧道净空:隧道衬砌的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
4、建筑限界:是指隧道衬砌等任何建筑物不得侵入的一种限界。
5、衬砌内轮廓线:是衬砌的完成线,在内轮廓线之内的空间为隧道的净空断面。
6、衬砌外轮廓线:指为保持净空断面的形状,衬砌必须有足够的厚度(或称最小衬砌厚度)的外缘线。
该线又称为最小开挖线。
7、实际开挖线:为保证衬砌外轮廓,开挖时往往稍大,尤其用钻爆法开挖时,实际开挖线不可避免的成为不规则形状。
8、洞门:是隧道两端的外露部分,也是联系洞内衬砌与洞口外路堑的支护结构。
9、明洞:采用明挖法修筑的隧道结构。
10、围岩: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岩体。
11、围岩压力:是指隧道开挖后,围岩作用在隧道支护上的压力,是隧道支撑或衬砌结构的主要荷载之一。
二、填空
1、隧道按用途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与(矿山隧道)。
2、隧道按断面面积分为(特大断面隧道)、(大断面隧道)、(中等断面隧道)与(小断面隧道)。
3、隧道按所处的地理位置分为(山岭隧道)、(水底隧道)与(城市隧道)。
4、隧道的特点(隐蔽性)、(施工环境差)、(条形建筑物)与(大量涌水)。
5、隧道勘察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查)与(详细勘察)三个阶段。
6、可行性研究勘察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与(桥隧可行性研究现状)。
7、详细勘察的步骤为(前期的准备工作)、(沿线地质勘察)、(试验)、(整理资料)与(编写详勘报告)。
8、隧道勘察的主要方法有(收集研究既有资料)与(调查与测绘)。
9、隧道勘察的主要手段有(挖探)、(简易钻探)、(钻探)与(地球物理勘探)。
10、隧道的纵坡有(单向坡)与(人字坡)两种;纵坡不小于(0.3%),不大于(3%);控制纵坡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通风问题)与(排水问题)。
11、隧道断面设计主要解决(内轮廓线)、(轴线)与(厚度)三个问题。
12、道路隧道结构构造由(主体构造物)和(附属构造物)两大类组成;主体构造物通常指(洞身衬砌)和(洞门)构造物。
13、衬砌结构的类型有(直墙式衬砌)、(曲墙式衬砌)与(复合式衬砌)等。
14、洞门的形式有(端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环框式洞门)、(台阶式洞门)与(遮光棚式洞门)。
15、常用的永久衬砌形式有(整体衬砌)、(复合式衬砌)、(拼装衬砌)与(锚喷衬砌)等4种。
16、围岩分级的指标有(单一的岩性指标)、(单一的综合岩性指标)与(复合指标)几种。
17、工程地质调查主要采用(直接观察)与(访问当地群众)的方法。
18、我国隧道排防水采用(“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
19、隧道通风大体分为(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两种方式。
机械通风又分为(纵向通风方式)、(半横向通风方式)、(全横向通风方式)与(组合通风方式)四种。
20、围岩压力按作用形态分为(松散压力)、(形变压力)、(膨胀压力)与(冲击压力)。
21、锚杆的类型(全长黏结型)、(端头锚固型)、(预应力型)与(摩擦型)。
22、锚杆的力学作用(悬吊作用)、(减跨作用)、(组合梁作用)与(整体加固作用)。
23、水文勘察包括(隧道内涌水)与(地表枯水)。
24、影响越岭隧道选址的因素有(平面位置的选择)与(高程的选择)。
三、简答题
1、隧道在交通建设中有哪些作用?
答:(1)隧道是交通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
(2)快速畅通的交通网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低等级公路已不适应高速经济发展的需要;
(3)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相对较少,与我国人口、经济发展相比,太少。
社会经济发展,交通必先行。
2、隧道工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隧道的勘查;隧道的总体设计;隧道结构构造;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隧道结构计算;锚喷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隧道通风;隧道照明;隧道施工基本方法。
3、什么是隧道衬砌?
答:它是一种超静定支护结构,是隧道的主体建筑物。
4、傍山隧道选址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答:(1)傍山隧道在埋深较浅的地段,一定要注意洞身覆盖厚度问题。
(2)考虑河岸冲刷对山体和洞身稳定的影响。
(3)考虑既有建筑物对洞身稳定的影响。
(4)线路沿山嘴绕行应与直穿山嘴的隧道方案进行比较。
5、什么是不良地质?
答:不良地质系指滑坡、错落、崩塌、岩堆、危岩、落石、岩溶、陷穴、泥石流、流砂、断层、涌水及第四纪堆积层等不良地段。
6、为什么设置竖井或斜井?
答:(1)增加开挖工作面;(2)通风需要。
7、什么是物探,有何优缺点?
答:凡是以各种岩土物理性质的差别为基础,采用专门的仪器,观察天然或人工的物理场变化,来判断地下地质情况的方法,统称为物探。
物探的优点是效率高,成本低,仪器和工具比较轻便。
8、隧道平面、纵断面设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隧道平面线形,一般采用直线、避免曲线。
如必须设置曲线时,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并确保视距要求。
隧道纵断面线形设计应综合考虑行车安全性、营运通风规模、施工作业效率和排水要求。
9、洞门有何作用,有哪些洞门形式,各适用于什么地质条件?
答:作用:保证洞口边坡的安全和仰坡的稳定,引离地表流水,减少洞口土石方开挖量。
端墙式洞门:适用于岩质稳定的四类以上围岩和地形开阔的地区;
翼墙式洞门:适用于地质较差的三类以下围岩,以及需要开挖路堑的地方;
环框式洞门:当洞口岩层坚硬,整体性好,节理不发育,且不易风化,路堑开挖后仰坡极为稳定,并且没有较大的排水要求时采用;
遮光棚式洞门:当洞外需要设置遮光棚时,其入口通常外审很远;
台阶式洞门:为适应山坡地形,在沿线傍山隧道半路堑情况下采用。
10、隧道围岩分级的方法(类型)及其优缺点?
答:⑴以岩石强度或物理指标为代表的分级方法:
●优点:指标单一,使用方便;
●缺点:不能全面反映岩体固有的性态。
⑵以岩体构造、岩性特征为代表的分级方法:
●优点:正确的考虑了地质构造特征、风化状况、
地下水情况等多因素对围岩的影响。
●缺点:分级指标缺乏定量描述。
⑶以地质勘探手段相联系的分级方法:
●优点:考虑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分级指标大体上是半定量的。
●缺点:分级的判断还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⑷组合多种因素的分级方法
●优点:目的明确,使用方便,能指导施工
●缺点:分级指标以定性描述为主,人为因素较大。
⑸以工程对象为代表的分级法:
●优点:目的明确,使用方便,能指导施工
●缺点:分级指标以定性描述为主,人为因素较大
11、通风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答:(1)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
(2)需风量的计算方法;
(3)判断自然通风能力;
(4)机械通风方式的讨论;
(5)通风设备的选择以及经济性等。
12、锚固支护的特点?
答:及时性;如喷射混凝土,早强,能迅速给围岩提供支护抗力。
粘贴性;喷射混凝土与围岩能全面密封。
柔性;容易调节围岩变形,发挥自承能力。
深入性;形成承载圈。
灵活性;支护类型,参数,数量可灵活运用。
封闭性;可阻止水对围岩的侵蚀而引起风化等。
13、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
答:(1)地质因素:包括岩土体结构状态,岩石的工程性质,地下水状态,围岩的初始应力场;
(2)设计、施工因素:隧道形状和尺寸,支护方法和时间,施工方法,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