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澳洲电力市场与售电公司

澳洲电力市场与售电公司

澳洲电力市场与售电公司(下)3.零售电市场澳大利亚的零售电市场开放是与发电侧同时起步的。

考虑到各州的特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澳大利亚的零售电市场在各州的差别很大,所以州政府在零售市场改革主导更多。

虽然整体的改革开放框架由澳大利亚政府联席委员会确定下来,但是州政府自己决定如何去具体实施与实行时间表,联邦政府基本没有太多地涉及。

零售电市场开放就是培育市场主体,用户可以选择自己的售电商,下面介绍零售电市场各个方面的情况。

售电商业务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售电公司的首要业务是要保持用户的市场份额,通过营销活动以扩大用户基础。

有了用户之后就需要到电力市场为他们购电。

电力市场风险很大,因而需要电力市场风险管理。

风险不仅包括电力价格风险,还包括源于用户数目变化而出现的用电量风险。

零售电公司根据厂矿、医院、政府、学校、居民用电等多种用电负荷特性来制定销售电价,而且对客户售电服务的合同也需要针对用户情况来设计。

此外,零售电公司负责管理用户账目。

对于拥有众多居民用户的公司而言,由于用户数目庞大,还需要运行和维护专门的大型计算机管账系统。

在澳大利亚,售电公司收缴电费,其中包括代收的输电网的费用与环境政策附加费,电力批发市场购电成本,售电公司自身营运成本和利润。

运营客服中心,帮助用户解决各种问题是改善客户体验的重要工作。

例如电话服务有监控记录,30秒之内是否给客户答复,这也是一种服务标准。

如果有客户因为经济困难拖欠电费,也有专门条款指引零售电公司采取措施帮助他们。

市场规则和监管机构都要求零售电公司设有专人专职负责解困措施的实施。

政府能源政策制定、市场监管和市场规则的更改完善都征询市场主体意见。

多数企业都积极参与并提交建议报告。

这是公司政策法律法规部门的常规业务。

随着售电侧市场不断发展,售电公司的商业模式也不断多样化。

第一类是纯售电公司,规模较小,分为两类。

一种是独立的公司,通常由几个人或者小规模经营,它们一般是一个有用电负荷,但没有发电能力的独立售电公司;另一种是非电力集团公司在主营业务之外成立的售电公司,明显的例子是通讯公司和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既有客户,也有客服能力和资金,有着很强的竞争潜力。

第二类售电公司是发电企业的子公司,这类售电公司最初是一个很大的发电企业,开展一部分零售业务。

这类公司发电比较多,用电负荷相对较低。

第三类是比较主要的类型,售发一体化的公司,即一个企业既有发电厂业务又有售电业务。

这两个量大体相当,但要完全匹配却不是那么容易。

因为发电厂购买或投建规模非常大,而用户积累则是一点点来,或者有的时候一次性购买了一个售电公司带来众多用户,失去原有的平衡。

发电和售电两个规模是可比的,这就是它的特点。

这是澳洲非常普遍的公司类型,而且比较大的售电企业都属于这种类型。

下图是售电公司类型的示意图。

图中褐色柱状表示用电,深褐色的是工商用电,浅褐色的是居民用电,多彩色的柱状代表不同发电资产组成。

市场策略是根据市场规模和竞争程度来做判断。

所谓的市场规模指的是零售电市场中的地方居民有多少,是否有工业用电用户;竞争程度指的是开展业务的零售商数量与它们的销售电价。

澳大利亚的零售电市场通常按照州来开展业务,有的立足于本州,有的则是全国性公司。

还有很多按客户类型来划分,小型公司倾向于服务大用户,两三个用户就可以拥有大电量。

尽管价格利润空间不大,但是电量庞大,毕竟这些小型公司的营运成本非常小。

大型公司则倾向于服务小用户,其中一个原因是服务数量庞大的小用户需要大型计算机做账目管理。

风险管理成本与零售电定价售电公司需要双边差价合同和单边差价合同来规避电力市场风险。

零售电定价的重要环节实际上就是核算电力批发市场的成本。

在这方面着重要权衡两种因素,一个是电力实时市场的购电成本,也就是电力市场的价格;另一个是考虑到电力风险的规避成本。

如果不规避价格风险,购电成本可能低些。

但是风险大,因为购电成本也可能会很高。

如果过度规避风险,购电成本确定性大大提高,但销售价格也就随之升高,从价格上和其他的零售商相比就没有竞争力。

计算用户购电成本和制定电价时,用户的用电特性是最重要的因素。

它对电力市场购电和风险规避成本都有影响。

如果用户峰时用电比较多,算出的电价应该也高。

因为峰时电价高,变化幅度大,风险管理成本也高。

如果用户用电曲线平缓,算出的电价也比较低。

公平定价应该反映并体现用电特性。

假如定价方法是公平的,那么可以为每个用户在不知道其他人用电负荷的情况下,根据其用电特性单独地定价。

这样也有利于与客户做解释工作。

作为一个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就得基于客户真实用电成本来定销售价格,尤其是对货比三家的工业用电大户。

零售市场的开放与竞争20年前的澳洲电力行业,每个州政府都有一个垂直一体化的电力企业,负责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售电。

州与州电力公司之间互不隶属,所以当时的零售电市场改革方案是根据各州的实际情况而定。

首先,在每个州内按电网结构划分供电营业区,每个供电营业区域内设有一个配电公司负责供电业务。

同时指定一个本区售电商。

接着开放售电业务,允许成立新的公司,也允许售电公司获得许可后在各州开展业务。

售电业务放开后,允许用户自由选择和变更售电服务提供商,首先大用户按电量而不是按电压等级分类开放。

考虑到大用户很多就是连接在输电线路上,先开放的大用户基本都是高电压等级的。

过了几年大用户市场已经成熟,就开始向小型的商业用户和居民用户开放,这是最后一步。

各州根据自身的市场情况或者进展情况来决定开放进程,决定权完全在州政府手里,所以各州并不同步,但路线图是相似的。

这个过程经过十年才完成,到了2007年,所有州的用户都可以选择在这个区域有售电许可的售电服务提供商。

澳大利亚售电侧产权与商业模式是多样化的,售配电和输配电有在一起的,也有不在一起的,所有权有的是州政府所有,有的是社会资本所有。

电力法在所有权上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如果一个公司同时有售配电业务,市场规则对这两个业务如何隔离是有规定的。

反过来,如果一个营业区的配电和售电公司不是同一个所有者,两者应如何合作也有规定。

因为两个公司服务同一个用户,一个是物理供电,一个是商业售电。

就是说,电力法对这两种商业模式的运营都有明确规定。

(1)标准售电合同标准售电合同只适用于小型商业用户和居民用户。

大的工商用户有能力可以自己去选择售电商,有议价能力,这是商业谈判,政府不必监管。

但是小型用户特别是居民用户基本没有议价能力,对电力市场了解甚少。

需要政府监管机构介入保护其消费者利益。

还有一个因素是居民用户的情况更复杂多样,对他们来讲更适合设计一个由监管者设定的标准售电合同,这样可以确定一些固定通用条款。

标准合同有些服务标准由监管部门规定。

居民用户永远有权选这个标准合同。

需要强调的是这只是本区售电商必须为用户提供的一个选项,其他外来售电商可以不受此限制。

标准合同销售价格是由州政府所属的监管机构按年度规定的。

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本区售电商,一个是标准合同,两者合在一起就是任何一个居民用户都有一个由政府监管、电价监管和合同条款监管的一个选择。

如果一个售电商倒闭了,其用户会自动转到本区售电商和其他售电商,可以按标准合同暂时接收。

电监会审核负责接收用户的售电商申请,定期检查它们的经营情况以确保承接能力。

(2)市场售电合同市场合同就是非标准合同,电力监管部门给市场合同设立了一个最低服务标准。

比如售电商不能随时增减价格,销售电价一旦签约至少须维持六个月。

有一个最低标准,若是愿意提供较低价格那就是售电公司自己的商业决策。

在另一方面,最高销售价格是州政府的监管部门制定的。

但市场合同价格一般都比标准合同的低,优惠一般在5%到20%范围内。

下面这个表是去年市场合同份额的统计结果。

维多利亚和南澳市场合同分别占75%和83%,标准合同已经很少。

新南威尔士州还有37%的标准合同或63%市场合同,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

对于零售商的市场准入审核标准,第一个是公司的组织和业务能力。

关键人员必须有能源电力市场从业经验,还要提交一个资质认定的申请和一个1到2年的商业计划,如准备发展多少客户。

要有相应的政策法规和风险管理人才。

涉及到资金问题,售电商必须与电网公司和电力市场管理公司分别签订一个商务协议,由它们承担信用风险管理。

第二是财务能力。

新公司必须要有短期和长期的信用评级以及银行担保的信用额度。

假如一个大的母公司要设立一个子公司,须说明母公司会不会给子公司提供资金作为信用担保。

第三是商业信用问题,例如你以前的商业信誉怎么样,以前是否有过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或曾经被吊销过营业执照。

准入许可是办一次就长期有效。

但是现在有不少公司获得许可后,还没开展业务。

现在的情况是每个州都有15到25家零售公司在开展业务,竞争很激烈。

小规模的售电公司主要服务于工商用户或者厂矿。

现在澳大利亚市场委员会每年要对各州零售市场的竞争情况做一个调查评估。

首先是用户调查,看用户是否知道自己有选择零售商的权利,有没有实行选择权。

其次是零售公司的进入和退出的“门槛”,看一个新公司是否容易进入市场。

还有,看市场零售电价和标准合同电价相比,是不是具有竞争力,加上其他的一些考量,最后下结论,这个州的零售市场竞争是否有效。

如果有效,澳大利亚市场委员会将向州政府建议取消零售价监管限制,即不再规定最高销售电价,让市场竞争决定零售电价。

下表是目前各州销售电价的开放情况。

绿色日期代表的是已没有零售电价管制的行政州,表明零售市场已完全开放。

按配电营业区计目前已有70%的配电营业区已经完全开放,还有30%没有完全开放。

总而言之,澳大利亚售电侧市场改革开放已日趋成熟,竞争非常有效。

市场研究显示,维多利亚州在世界范围也是零售电市场化程度最高地区之一。

【eo圆桌4】电力零售商在澳大利亚怎么挣钱?2014-07-24?作者:赵俊华(作者目前在澳大利亚Ausgrid电网公司-纽卡斯尔大学联合智能电网研究中心担任主任科学家)从1998年开始,跟随欧洲和北美电力市场化的浪潮,澳大利亚也对电力行业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市场化改革。

与欧洲和北美类似,澳大利亚电力改革大体遵循厂网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和零售自由化的思路。

作为电力生产“发、输、配、售”四大环节中的最后一环,电力零售端的改革是澳大利亚电力市场改革中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简单介绍澳大利亚电力市场尤其是电力零售市场的现状,并讨论电力零售商在澳大利亚电力市场中的几种主要盈利模式。

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及其零售侧的现状澳大利亚的国家电力市场(National Electricity Market, 简称NEM)从1998年开始正式成立运营。

国家电力市场覆盖由昆士兰、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南澳大利亚、首都特别行政区和塔斯马尼亚六个州互联构成的电力网络,总覆盖距离超过5000千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