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及反思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及反思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
三窑完小 王亚玲
教学目标:
1.认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3.能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的预测。

教学重点:
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难点:
认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5×3= 19×3= 11×3=
12×3= 18×3= 16×3=
17×3= 14×3= 13×3=
二、回顾旧知
1、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
2、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板题明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统计图的选择》,齐声朗读学习目标。

三、先学
(一)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课本59页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
2.第一部分内容。

3.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5-8分钟后,比比谁能做对类似题。

583232⨯÷5832
16÷÷4
1
21
2341⨯+⨯
(二)学生自主学习
四、后教
(一)检测
完成课本60页练一练第1题。

(二)展示交流
1、展示、核对学生作业
2、讲解
3、小结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各项目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反应出项目数量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表示出了总体与部分的关系。

五、当堂训练。

5、花卉开花期统计表
植物园为举办国庆花卉展览,对一部分花卉的开花期做了调查:
若清楚反映花卉开花
时间,宜选用图。

六、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反思
三窑完小王亚玲学生已经学过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教学中将重点放在怎样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数据本身的特点及统计图本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统计图。

让学生亲自去感受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收集数据、选择决策的能力。

在小组讨论时,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

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活跃性,出现了很多的闪光点,对我的启发也很大,可谓教学相长。

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去理解和把握,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推理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但是仍然留下了许多遗憾。

例如,对学生的回答,虽说有时也给予了肯定,如“回答得很好,某某同学对这些数据观察得很仔细”,“很不错”等等。

但是,鼓励的语言还不够“丰富多彩”,有时还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及时给予肯定,甚至忘了请学生坐下。

这种失误,同我平时的“教态”不严谨有关。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与学生的关系显得比较“随意”,学生回答问题后,我往往用手势示意学生坐下。

虽然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是其中的不足之处令我难忘,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希望自己今后在这些方面有所改进和突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