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细菌性感染性腹泻 ppt课件共37页
细菌性感染性腹泻 ppt课件共37页
病原学
大肠埃希菌
• 埃希菌属,产杆菌科,短杆革兰氏阴性菌,无芽孢,运动活跃。 • 适宜温度37度,水中可存在数周,冰箱中可长期生存。 • 对酸抵抗力强,对高温和化学消毒剂敏感,75℃以上1分钟死亡。 • 主要有肠致病型、肠产毒型、肠侵袭型、肠出血型大肠、肠集聚
型大肠埃希菌。 • 出血性结肠炎主要为EHEC O157:H7所致,该菌可产生志贺样毒
• 严重者也见黏液便,血便少见,严重的并发证有脱水、低蛋白血 症、电解质紊乱、肠麻痹和肠穿孔。死亡率2%-5%。
旅行者腹泻
• 细菌约占60%,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志贺 菌属、沙门菌属、弯曲菌属、耶尔森菌、气单胞菌及非霍乱性弧 菌等
• 起病较急(数小时至数天),约40%的旅游者腹泻患者症状轻微, 重者出现明显腹泻症状,伴有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等菌,单鞭毛,无芽孢、荚膜 •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内 • 可产生溶血素、肠毒素和细胞毒素以及杀白细胞素、上皮细胞因
子黏附等毒力因子,还可产生多种胞外酶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者、携带者。人和动物(尤其动物)均是EHEC O157:H7传染
源。 二、传播途径:粪-口 三、易感人群:人类普遍易感 四、流行特征 1、地区性:我国以志贺菌属、沙门菌属、大肠埃希菌为主,沿海 以沙门菌属鸡副溶血性弧菌常见。 2、季节性:好发于夏秋季,耶尔森菌肠炎好发于冬季。 3、可散发、爆发或流行
发病机制
• 分泌性腹泻 病原菌 ͢ 小肠 ͢ 释放肠毒素 ͢ 分泌水和钠 • 侵袭性腹泻 病原菌 ͢ 菌毛侵入上皮细胞 ͢ 分泌外毒素 ͢ 细胞功能障碍和粘膜 坏死、溃疡及炎性渗出 ͢ 肠内渗透压升高,产生前列腺素 ͢ 刺激 分泌,肠动力增加 ͢ 腹泻 • EHEC O157:H7毒力强,释放VT毒素,造成肠道、中枢神经系统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
• 不洁饮食史 • 急性起病,轻者水样泻,典型者突起剧烈腹痛、水样便,数天后
出现血性便,发生腹痛、腹泻、地热或不发热,易误诊为痢疾。 • 严重者伴有剧烈腹痛、高热、血便,感染一周后可合并溶血性尿
毒症综合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神经障碍等危及生命, 死亡率达5-10%。
耶尔森菌感染
• 易在低温下生长,称其为“冰箱病” • 婴幼儿及儿童胃肠炎症状突出,成人以肠炎为主 • 起病急,以发热、腹泻、腹痛为主要表现,热程多为2~3天,腹
泻一般1~2天,重者达1~2周,粪便多水样,带黏液,可有脓血 便,腹痛常见,可局限在右下腹,并可伴肌紧张和反跳痛。 • 易误诊为阑尾炎 • 肠外疾病:结节性红斑、关节炎等
• 我们也把除霍乱、菌痢、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称为 感染性腹泻,为狭义上的感染性腹泻,属于丙类传染病。
• 特点:全球性,一般为散发,可暴发流行。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 状为主,轻重不一,少数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 大肠埃希菌 • 耶尔森菌 • 变形杆菌 • 艰难梭菌 • 类志贺邻单胞菌 • 亲水气单胞菌
AIDS相关性腹泻
• 腹泻常是AIDS的首发症状和死亡原因,约30-80%的患者出现腹泻 表现,患者常伴有发热、周身不适、恶心、呕吐、厌食和体重下 降等症状。急性腹泻的病程一般不超过两周,慢性腹泻通常持续 数周或数月。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 WBC升高或正常,N增多或伴核左移 • 便常规 肉眼观察粪便的外形、量、稠度及有无食物残渣、黏液、脓血等。 不同细菌感染后粪便可呈稀水样便、洗肉水样便、脓血便、血便、 黏液便等性状。如怀疑霍乱弧菌、弯曲菌感染,应用粪便悬滴检查 法,霍乱弧菌可见特征性鱼群样运动,弯曲菌则可见突进性运动的 螺旋形细菌。
艰难梭菌
• 革兰阴性杆菌,有芽孢,专性厌氧。 • 可产生肠毒素,包括A和B两种毒素,对酶作用有抵抗力,酶作用
24小时后仍保留全部活性,B毒素较A毒素细胞毒性强。 • 艰难梭菌原为人、畜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在婴儿时带菌率尤高
类志贺邻单胞菌
• 革兰阴性菌,兼性厌氧,无芽孢、荚膜,有动力 • 毒力较志贺菌低得多 • 不耐高盐 • 存在于淡水、温血及冷血动物体内
感染性腹泻
一、概述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四、发病机制 五、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六、实验室检查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八、治疗与预防
腹泻:每日3次或以上,且大便性状改变 急性腹泻:急性起病,2周以内 迁延性腹泻:超过2周但未超过2个月 慢性腹泻:反复发作,持续2个月以上
感染性腹泻
• 各种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肠道感染引起的腹 泻称为感染性腹泻,这是广义上的感染性腹泻。
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和肠毒素作用。
耶尔森菌
• 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无芽孢,兼性厌氧。 • 在-30—42℃均可生存 • 可产生热稳定性肠毒素,121℃经30分钟不被破坏,对酸碱稳定。 •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变形杆菌
• 属肠杆菌科,革兰阴性,无芽孢、荚膜,有周鞭毛,运动活跃。 • 适宜温度37℃,可产肠毒素 • 多存在于鱼、蟹及肉类中
变形杆菌感染
• 条件致病菌 • 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痛部位在上腹部
和脐周,腹泻轻者每日 数次,重者20-30次。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多由艰难梭菌引起,成为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即假膜 性肠炎,是医院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因
• 大多数表现为轻到中度水样腹泻、发热、腹胀、下腹或全腹散在 痉挛性疼痛
临床表现
• 潜伏期数小时至数天、数周。多急性起病 •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以胃肠道症状最突出,出现纳差、恶心、呕
吐、腹胀、腹痛、腹泻,可伴里急后重,腹泻次数每天可多至十 几、二十多次,甚至不计其数,粪便呈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 分泌性腹泻一般不出现腹痛,侵袭性腹泻多出现腹痛。 • 常伴畏寒、发热、乏力、头晕等表现,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 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 病程为数天至 1~2周,常为自限性。
及肾脏损伤
病理解剖
• 分泌性腹泻 空肠和十二指肠,黏膜病变轻微,绒毛顶端粘膜下水肿,隐窩细 胞有伪足样突起。 • 侵袭性腹泻 1、小肠末端和结肠粘膜,肠上皮细胞肿胀、线粒体消失、内积脂 质的模样囊泡增多和核固缩,上皮细胞内可见病原菌 2、EHEC除作用于肠上皮细胞外,还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肾脏、 脾、和神经组织细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