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美术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方法
摘要:本文以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成绩为中心,通过提高学生自信心,加强对于课堂工作的组织管理,对待学生应本着热情、热心等原则方法,通篇记述了初中美术的学习方法。

并在学习中通过增强师生感情等方法,使学生美术成绩不断得到提高。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原则;提高
美术教育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美术技能,有助于为学校培养特长人才,有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方法:
一、发现“美”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有步骤、有计划指导学生发现“美”。

在学习兴趣提高的同时,注重个性发展,依照美学特征,让学生享受美,创造美。

在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潜力,指导学生完成作品。

只有学生不断地发现美、认识美、探索美,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对于美的认识。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美术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意识与能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整体协调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操作。

三、培养学生的感知与创造能力
感知是人类的基本能力,情感智慧的发展延续。

在学生自主学
习中,利用现有条件,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引导、强化学生的体验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达感情。

同时,在素描学习中,注意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突出教学个性对于美术教学进行创新。

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是学习美术课程的重要动力。

美术新课标提出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予学生评价。

教师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入手,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意见。

通过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增加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意识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培养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能力。

青少年的心理因素决定学生不会主动表达、流露自己的情感。

提高青少年的情感表达,有利于学生增加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教师应注意表达方式,突出整体与综合评价,切莫以偏概全,紧盯缺点。

初中美术教学应以鼓励为主,不断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自信心。

通过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的美术成绩与艺术品位。

六、增加个性指导
1.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美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帮助。

在泥塑制作环节中提示学生水的问题。

在手工剪纸环节中,应提醒学生剪纸构图结构问题,
并进行演示。

在绘画教学中,应提醒学生从观察入手,注重作品的构图透视关系,对学生的色彩构图进行引导。

在绘画创造中,会出现比例、透视、位置等错误,应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逐一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2.加强美术课堂组织管理与教学
青少年现阶段心理特征影响美术教学效果,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课堂组织管理,热情热心地帮助学生完成美术学习任务。

就课堂纪律,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使学生加强对纪律的要求;应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美术教师在上课时应做好美术示范步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加强学生与美术教师间的情感交流
友爱、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基础。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主动放下身段,与学生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

美术教师应与学生多接触,消除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隔阂,做到老师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与学生间的情感,使教师的关爱转化为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

4.提高美术教学的时效性,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
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提高课堂效率,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使学生用艺术的角度看世界,用艺术的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用艺术的手段分析问题。

只有提高美术教学的时效性,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才能坚持不懈地对美术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龚邵契.赞扬孩子的正确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3]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辜敏,杨春生.美术教学实施指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庵东初级中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