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钢制作施工工艺标准
二、焊接H型钢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下料——拼装——焊接——矫正——二次下料——制孔——装焊其它零件——校正——打磨——打沙——油漆——搬运——储存——运输——售后服务。
2.工艺要求:
2.1下料
2.1.1下料前应将钢板上的铁锈、油污清除干净。
以保证切割质量,检查材质。
2.1.2 钢板下料宜采用多头切割机。
几块同时下料,以防钢板形成马刀弯。
2.1.3 钢板下料应根据配料单规定的规格尺寸落料,并适当考虑构件加工时的焊接收缩余量。
2.1.4 开破口:如图
全焊透焊缝破口角度即35°对角45°方法,在腹板上。
半熔透焊缝坡口角度即:45°×45°开在腹板上。
注:如果构件长度大于4m,则采用分段施焊的方法。
3.矫正
3.1H梁焊接后容易产生挠弯曲变形,翼缘板与腹板不垂直。
薄板焊接还会产生
波浪形等焊接变形,因此一般采用机械矫正及火焰加热矫正的方法矫正。
3.2机械矫正
矫正前应清扫结构件的一切杂物。
与压辊接触的焊缝、焊点修磨平整。
使用机械矫正(翼缘机)注意事项:构件的规格应在矫正机的矫正范围之内,即:翼缘板最大厚度≤50mm,翼缘板宽度=180~800mm,腹板厚度≤50mm,腹板高度>350mm以上。
工作材质:Q235(Q345时被矫正板厚为Q235的70%).
工作板厚度与宽度须符合表:
翼缘板厚度超过30mm时,一般要求往返几次矫正(每次矫正1~2mm)机械矫正时,还可以采用压力机根据构件实际变形情况直接矫正。
3.3火焰矫正注意事项:a.根据构件的变形情况,确定加热的位置及加热顺序。
b.加热温度最好控制在600~650℃。
3.4 二次下料:
目的:确定构件基本尺寸及构件截面的垂直度作为制孔
3.5 下料后,将割缝处的流渣清除干净,转入下道工序。
4.装配
H型钢装配在组立、门焊机上进行:
装配前,应先将焊接区域内的氧化皮、铁锈等杂物清除干净。
然后用石笔在翼缘板上划线,表明腹板的装配位置,将腹板、翼缘板置于组立机平台上,用楔子、角尺调整H梁截面尺寸及垂直度,装配间隙控制在2~4mm(半熔透焊缝,贴角铁不留间隙)点焊固定翼缘板,再用角钢点焊固定,点焊焊材材质应与主焊缝材质相同。
长度50mm左右,间距300mm焊缝高度不大于6mm,且不超过设计高度的2/3。
5.焊接
气体保护焊打底,埋弧焊自动焊填充盖面,般形施焊方法。
5.1 H梁焊接采用CO
2
5.2 工艺参数应参照工艺评定确定的数据,不得随意更改。
5.3 焊接顺序
1.打底焊一道;
2.填充焊;
3.炭弧气刨清根;
4.反面打底填充、盖面;
5.正面填充、盖面焊。
6.装焊其它零件。
7.最后校正构件,将构件表面的焊疤、飞溅等杂物清理干净,即可出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