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圣才出品】

政治经济学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圣才出品】

第5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一、概念题1.单个资本答:单个资本是指能够独立发挥资本作用,实现价值增殖的资本。

所谓资本是指能够增殖的价值,即经济活动中表现为生产要素或经营投入的价值,并可以产品形态和货币形态存在。

资本主义社会的企业,首先是作为独立地发挥资本职能的实体而存在,它们各自通过自身的循环与周转,实现自己的价值增殖。

当资本作为独立地从事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活动来发挥资本的职能作用时,就是单个资本。

各单个资本都是社会资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单个资本的运动被纳入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中,单个资本的增殖与风险受社会资本的构成及社会资本运动的质量所制约。

2.社会资本答:社会资本又称“社会总资本”,是指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又称为社会总资本。

社会资本的构成具有广泛性和系统性。

广泛性是指社会资本所包含的单个资本,不仅有投资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也有投在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不仅有投在物质生产领域的资本,也有投在服务业的资本。

系统性是指构成社会资本这个有机整体的各产业及产业内部各部门的资本投放都必须符合一定的客观比例;而且投在各部门和产业的资本,其各自运行也必须互相配合。

社会资本的整体功能不等于组成社会资本的各部分资本的简单算术和,社会资本的内部构成状况决定了其整体的功能是大于还是小于部分之和。

3.两大部类答:两大部类是指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区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部类和消费资料的生产部类。

第Ⅰ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Ⅱ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要使社会再生产不断继续,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两大部类比例是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这两大部类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数量比例关系。

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两大部类产品的平衡交换。

尽管两大部类产品的最终经济用途不同,但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可以使它们在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上相互得到补偿和实现,从而使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这种交换的基础是两大部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两大部类产品的协调增长。

即在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第一部类产品的优先增长不能脱离第二部类产品的增长,第二部类产品的增长也不能不顾第一部类产品增长的实际需要,两大部类产品的增长必须保持协调。

两大部类按比例协调发展,是任何社会再生产过程本身的客观要求和基本规律。

4.三次产业答:三次产业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总称。

它是现代许多国家都使用的一种产业结构划分方法,目的在于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次产业是按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序列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来划分的,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历史阶段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按照三次产业的分类,第一次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第二次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第三次产业即服务业,如运输、通信、商贸、旅游、金融保险、医疗卫生、公用事业、文化娱乐、科技教育、新闻出版等行业。

但各国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第三次产业的内容也各不相同。

5.卖方市场答:卖方市场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

在这种市场形势下,或者是市场价格自由上涨,或者是政府对价格进行管制,乃至对要素和产品实行配给制,以使供求矛盾得到解决。

在社会实行价格管制或配给制的情况下,价格和数量基本不对供求起市场调节作用,形式上的供求平衡是一种低交易量的短缺经济中的“平衡”。

在卖方市场形势下,供给方缺乏技术创新和产品改造的动力,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发展。

6.买方市场答:买方市场指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

在这种市场形势下,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卖方不仅可采用价格手段进行竞争,而且可以通过改善服务,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来参与竞争。

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的地位上升,市场对企业的约束力加强,市场需求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明显,企业的竞争意识强烈,创新较为频繁,资源配置趋于优化,微观经济的活跃带来宏观经济的繁荣。

适度买方市场对经济是有利的,但若供应过多地超越现实的需求,买方市场的正面作用也会走向反面。

二、问答题1.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答:(1)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社会资本运动是单个资本运动的有机组合,单个资本运动是社会资本运动的组成因子。

①从运动过程来看,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②从运动形式来看,两者在循环过程中都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的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完成各自的循环。

③从运动的目的来看,两者都是为了价值不断得到增殖,都是资本关系的体现。

(2)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与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相比较,其研究对象和范围有很大的区别: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消费。

从单个资本来看,资本家也要将一部分剩余价值用于个人消费;工人所得工资也要用于个人消费。

但这种个人消费是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以外进行的,不属于资本流通的范围。

但是,从社会总资本角度来看,资本家和工人购买个人消费品的过程,同时也就是生产消费品的企业出卖商品的过程,就是他的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

所以,在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中要包括个人消费。

②由于社会总资本运动包括个人消费,所以,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

社会总资本的循环却包括那种不属于单个资本循环范围内的商品流通,即包括那些不形成资本的商品流通。

③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不仅包括资本的流通,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流通。

剩余价值的流通,一般说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追加资本加入资本流通;另一部分作为收入用于个人消费,加入一般商品流通。

2.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答:研究社会再生产,一方面要考察社会总产出的各个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实现价值补偿;另一方面要考察社会总产出的各个部分在转化为货币资本形式之后,又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即实现物质补偿的问题。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问题。

这是因为:(1)社会资本再生产反映了资本的现实运动,而资本从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是资本运动之“惊险的跳跃”,它表明既有生产过程是否能顺利完成,也就同时表明下一个生产过程能否正常开始。

如果社会总产出能够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和剩余价值,就意味着社会生产所耗费的资本能够在价值上得到相应的补偿,意味着社会资本的周转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从而可以重新购买生产要素,开始新一轮的再生产。

否则,如果社会总产出不能或部分不能顺利销售,所耗费的资本就不能得到或不能充分得到价值补偿,社会再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

(2)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不仅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形态上得到补偿,而且要保证资本价值所反映的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补偿和替换。

这就不仅要求社会资本所获得的价值补偿总量要足以用于重新购买所需补偿和替换的生产要素,而且要求上一生产过程所提供的社会总产出应当在使用价值形态上符合再生产继续进行的需要。

而使用价值形态的补偿和替换是社会再生产运动中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它不仅有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以及有关服务产品的总量补偿和替换问题,而且还有这些需要补偿和替换的使用价值的内部结构问题。

如果社会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在实物构成上与所耗费和要补偿的产生不一致,则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仍然会遇到困难。

所以,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包括了价值补偿和使用价值补偿,也包括了总量补偿和结构性的补偿,补偿的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出在价值和使用价值形态上都得到实现的过程。

其中,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的基础,社会总产品的使用价值补偿是保证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的关键。

3.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答:(1)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简单再生产是指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全部消费掉,使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而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将从工人身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不是全部消费掉,而将其中一部分作为新资本追加投入生产过程使生产在扩大了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要使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要具体分析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必须分别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方面来考虑。

(2)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的平衡关系①基本实现条件:Ⅰ(v+m)=Ⅱc。

即: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应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

该公式体现了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

要使简单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以及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②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Ⅰ(c+v+m)=Ⅰc+Ⅱc,即第Ⅰ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