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听课评课稿《剪花边》 (1) 由林老师执教的 《剪花边》一课属于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 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
首先,林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 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 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 学习制作方法, 培养能力为目标, 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林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1)创设情境,看一看:看老师身上的衣服上的装饰,引出花边。( 2)观看图片,赏一赏: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生活中用花边来装饰的衣服、裤子、裙子 。(3)欣赏范例,学一学:通过展示三条花边,让孩子们找特点,引出花边概念。( 4)探究方法,试一试: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说说剪出一个连续花边的方法,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探究方法。( 5)运用方法,做一做:提出要求,剪出美丽的花边,装饰衣服、裙子等。( 6)展示欣赏,评一评:展示欣赏最后的作品,评一评作品的优缺点,并拓展课堂内容。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林老师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 以自己身上精心制作的带有花边的衣服作为导入来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 在这样的导入下, 整堂课也是自然地进入教学环节,“衣服上的花边”这个主题词贯穿着整堂课,从导入,引出花边概念,到最后作业要求, 作业展示方式, 都没有离开这个主题, 使得整堂课教学设计条理清晰、有条不紊, 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 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 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 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 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
二、环节紧紧相扣,教学目标明确 林老师的这堂课总体来看思路清晰,形式新颖,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易至难,学习目标比较明确。抓住了二年级学生活泼、好玩、好动的心理特点,利用闯关游戏来设计教学环节,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每个教学环节都完成得想到到位, 整堂课给人完整而优美的感觉。 其中有两个教学环节让我记忆犹新。其中第一个闯关游戏是“尝试着剪出一条连续的花边”,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说一说方法,猜一猜办法,并动手研究这些方法。课改中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与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是人,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 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 是捉 的方法。在 通 践来探究方法的 程中 必会暴露出学生最容易犯的 ,在 个 候,老 稍加点 ,教学效果 比直接的灌 教学法要好的多。通 教学法,在 一个 松、活 的情境中,学生 于 ,不知不 中学 到了美 的知 和技能, 并 得了丰富多彩的体 , 品 到了美 活 的 趣,身心得到舒展, 情感得到 放。 另外一个 是 关游 的第二关——“剪出一条漂亮的花 ”, 孩子 在自己原来的作品中做减法, 角料做加法, 种加减法、正 形的方法在 作品中是常 的, 林老 很巧妙地运用在我 的美 堂里, 可以看得出老 在 教材 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挖掘。一来,孩子的个性化 意得到了体 和展示, 尽管他 的作品 不 成熟, 但是每件作品都 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 造性。
三、教学 格生 俘 孩子的心 在 堂上,林老 以他特有的教学 格和教学 言 学生 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 堂氛 , 人感到 切、自然, , 是一堂重主体、重合作、重 程、重生活、重 新的在新 程背景下洋溢着 代教育气息的美 , 人感受耳目一新。林老 的一句“哦,没关系,如果你 不会, 老 会来帮你,
一切搞定!” 孩子 不畏惧困 ,自信心一下子被激 出来了。“来,小眼睛跟我打招呼了⋯⋯”瞧, 控制 律的 候, 林老 的 言都是 么温柔且有 感。“恩,你很 ,会剪了,那么一个人 没有用,帮帮小 里的同学, 小 一起 ,小 了整个班 就 了⋯⋯”看, 林老 的一句 把孩子的个人英雄主 激 出来,集体荣誉感一下就跑了来。
四、采用“互助互 ”的学 方式 “互助互 ”的学 , 是一种同伴之 达到一定的教育目 而展开的学 方式,可以增 同学之 的信息交流, 培养学生之 的 合作, 互相帮助的精神,促 学生自主学 的 极性, 林老 在本 的教学 程中, 充分 施了 一方式。第一、根据 型“互助互 ”, 本 《剪花 》是一 活 性很 的 ,每一个 无不突出互助互 。第二、根据重 点,“互助互 ”,在抓住制作 中的 点展开 , 提出 :怎 剪出一个 的花 ?通 互助互 , 由学生研究方法, 研究出方法的同学当当小老 帮助小 里的同学, 解决了 点。 第三、 合作 ,“互助互 ”,美 作 与其他作 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
表 能力不同, 同一 材的表 也不同, 因此,作 的完成 从封 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 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 同学之 的交流, 提高作品的 量。 所以作 形式以小 合作把花 装 在特定的衣服裙子上。 第四、 合 价, “互助互 ”, 价 ,同伴之 行借 学 , 有利于培养他 容的合作精神和敏 的 美 力。
林老 的 我感受到另外一种美 教学的新 形式, 了我很多的启示与自我反省的机会, 我改善今后的教学将是一个很大的推 。 这堂由胜利小学 李莉老师执教的《动物面具》一课是人美版教材第五册中的第九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
首先,李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 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 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 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感受利用各种材料来制作所带来的形式美感, 学习制作方法, 培养能力为目标, 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在课堂上,李老师以他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堂重主体、重合作、重过程、重生 活、重创新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 让人感受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美术 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 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 已是一种必然。 李老师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 以为动物做代言人这样的导
入来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 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在情境中,通过多媒体图片的 欣赏,老师的提问和引导, 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喜爱的动物, 并发表动物演
讲参加竞选,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 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 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 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 理想和创造
性。
二 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互助互动”的学习, 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 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 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 互相帮助的精神,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李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实施了这一方式。 第一、根据课型“互助互动”, 本课《动物面具》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课,每一个环节无不突出互助互动。第二、根据重 难点,“互助互动”,在抓住制作中的难点展开时,提出问题:老鼠头部的圆锥部分如何来制作?通过互助互动,由学生上前演示,解决了难点。第三、结合作业,“互助互动”, 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 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第四、结合评价,“互助互动”,评价时,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三 树立学生主体理念,坚持“授之以渔” 课改中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与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是人, 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 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 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 丁老师在指导学生制作方法时采用让学生欣赏范图,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获得制作方法,了解所需的材料。丁老师已 经改变了原有灌输现成知识的教学方法, 他让学生拿着自己的“杯子”, 用自己的方法不断找到适合他的“水”, 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 识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各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我在赏评这堂课时,认为 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一些缺憾: 第一、作为一门动手性极强的学科, 美术课的示范
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解制作方法,掌握技能的重要环节,示范教学贵在“活”字, 活而得法,往往事半功倍。 丁老师在此环节上有些疏忽, 我认为可以在学生制作
前,老师也展示一个自己制作的动物面具, 教师的作品往往给学生的视觉冲击是
最大的,影响也是最深的, 在动物演讲这一环节中, 教师也可以代表自己制作的 动物进行演讲,与学生一起互动。
第二、本课的开始与结束没有做到首尾呼应。导入时教师创设的情境是 “为动物王国选举国王”,在评价时,,并未明确地选出哪个动物是国王,也就 是说动物王国产生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我建议教师可利用 1~2 分钟时间来投
票选举最终产生的动物国王,这样课就更加丰满、完善了。
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把握这两点,就一定会更加深切地体验到课改带给美术教育的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