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_期末测试题2(2)

2_期末测试题2(2)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
历史试题(2020.2)
本试卷分第 I卷和第 II卷两部分,共 6 页。

满分 50分。

第Ⅰ卷(选择题20分)
注意事项:1.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Ⅰ卷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
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2.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

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
屋样式是
A.洞穴
B. 干栏式房屋
C. 半地穴式房屋
D. 搭上草棚的水井
3.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到
来这里祭拜。

这是因为黄帝
A.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B.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
C.实行禅让制
D.建立了夏朝
4.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 4000 年,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
制度开始于
A. 舜传位于禹
B. 禹传子,家天下
C. 商汤灭夏
D. 汉武帝大一统
5.“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曾提出“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的阶段性成果。

在270 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汉字排名第一。

请说出与汉字一脉相承的已知最早文字是
A.符号B.甲骨文
C.铭文D.小篆
第 1 页共6 页6.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文物中不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 B C D
7.学习历史应注重培养时空观念。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分别应填的是
A.西周春秋B.西周战国
C.西周东周D.春秋战国
8.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他辅佐下列哪位诸侯成为春秋首霸
A.秦孝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9.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 800 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 170 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

这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
B.国家之间的战争变少
C.逐渐趋于统一
D.适者生存
10.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与此记载相关的工程是
A. 都江堰
B. 灵渠
C. 长城
D. 大运河
11.琅琊石刻中这样记载:“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这段文字赞颂的秦始皇的功绩是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思想
C.统一文字
D.统一六国
第 2 页共6 页
材料一





12. 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其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30分)
A .武王伐纣
B .长平之战
C .陈胜、吴广起义
D .黄巾起义13.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出现了一个繁荣的局面,史称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大唐盛世 14.
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春秋》
D.《汉书》
15.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这首诗描
述的是 A. 牧野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16. 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
而“八糟”和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

“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 A.东汉 B.西汉 C.东晋
D.西晋
17. 以下以少胜多的战役,发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A .官渡之战
B .长平之战
C .淝水之战
D .巨鹿之战
18. 东晋建立之初,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局面的最重要原因是 A.
东晋统治者的政策开明 B.北方人南迁开发建设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历代经济发展的积淀
19. 北魏皇帝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
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以上诏令反映的改革内容是 A.把鲜卑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 B.改鲜卑语言为汉语
C.鼓励鲜卑人与汉族人通婚
D.采用汉族的官制,学习汉族的习俗
20.2016 年 3 月 14 日,人民网报道:今天,也就是 3 月 14 日,是国际圆周率日,也是国际 数学节。

人们背诵“π”吃派庆祝国际圆周率日。

早在 2011 年,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宣布, 将每年的 3 月 14 日设为国际数学节,来源则是中国古代数学家推算的圆周率。

他是A.贾思勰 B.张仲景 C.祖冲之
D.王羲之
2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 结合所学,请在上面示意图中的①②③④⑤处填写相应内容。

(5分)
材料二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在秦朝,一次是汉朝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

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三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 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

……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2) 材料二、三对董仲舒统一思想的评价有何不同?(不得照抄原文)(2分)
(3) 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评价?(1分)
第 3 页 共 6 页 第 4 页 共 6 页
2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的制度?“天下为家”说明这种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取代了?(2 分)开始于谁?(1分)2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 分)写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分)
材料二
材料二“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秦始皇认为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是什么制度?为此,秦始皇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来管理地方?(2分)秦始皇实行的这种制度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1分)
材料二易中天总结道:“中央集权,春秋是准备。

战国是实验,秦汉是完成。

之后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填写 A、E 两处的名称。

西汉朝廷的哪一年哪一举措,标志着
图中 C 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4分)
材料三汉对西域战争的胜利,西方道路的畅通得到了保证。

……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外文化的交流开始了一个新纪元。

从西方传到中国来的,就物产方面说,家畜有汗血马,植物有苜蓿、葡萄、胡桃、蚕豆、石榴等十多种,这些物产的输入,给中国增加了新财富。

就文化方面说,有乐器乐曲的传入。

张骞传来《摩诃兜勒》一曲,乐府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朝廷用作武乐。

西汉晚期,印度佛教哲学与艺术,通过大月氏传入中国。

希腊罗马的绘画也在一世纪中传到天山一带。

这些西方文化特别是佛教哲学的东来,大大影响了东方人的精神生活。

——翦伯赞《中国通史》
(3)归纳概括是分析史料的有效方法。

请依据材料三完成表格。

(4 分)
唐宋元明清,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结合所学知识,请举一例与材料中“战国是实验”相关的改革。

(1分)以这一改革中的具体措施说明材料三中制度的“实验”。

(1分)以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巩固一统的措施,说明“秦汉是完成”(政治、经济各举一例,共 2分)。

第 5 页共6 页
分类传入的具体内容影响汗血马、苜蓿、葡萄、胡桃、蚕豆、石榴等
乐器乐曲、佛教哲学、绘画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想?
第 6 页共6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