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2016学年一模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填空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16年11月14日,本世纪最大的“超级月亮”出现在天空,此时月亮看上去比平时大14%,能正确反映该日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图是()2.美国航天局2015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六)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为在火星上寻找生命提供了新线索。
中国也决心登陆火星,并准备在2020年前开始登陆这一红色星球的行动。
下列关于火星的描述,正确的是()A.属于巨行星B.位于地球与水星之间C.属于河外星系D.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3.在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A.耀斑B.日珥C.太阳风D.黑子4.太阳直射点从地球的北半球移向南半球之日,是北半球的()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5.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位于()A.盆地B.平原C.海洋D.高原6.2010年8月1日中国丹霞地貌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
丹霞地貌是陆地上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地貌形态,红色砂砾岩具有层理,应属于()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7.下列有关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以山地为主,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 ②丙地高于丁地,相对高度约为400米③地形类型多样,丁地坡度比丙处缓 ④地势中部低,东北、西南高A .②③B .①④C .②④D .③④8.下列四幅示意图分别表示某地连续四天中白天和黑夜的天气状况。
该地这四天中气温日变化最大的是( )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与气温密切相关。
右图为“赤道低气压带1月和7月在非洲大陆的平均位置示意图”。
9.图中1月赤道低气压带西段位于赤道以北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A.太阳辐射B.地形C.海陆分布D.洋流 10.M 地盛行风和降水状况是( )A.1月盛行东北风,少雨B.1月盛行西南风,多雨C.7月盛行西南风,少雨D.7月盛行东北风,多雨11.1998年和2016年,我国多地发生大洪水,一些地方受灾严重,这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特点中的( )A .东部多西部少B .南方多北方少DC A BC.季节变化大D.年际变化大2016年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开启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
12.下列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防止全球变暖,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②为了保护臭氧层,要求各国禁止使用冰箱和空调③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④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③④D.①③④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1980—2030年某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13.2015)①性别比例②医疗水平③教育程度④年龄结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4.随着该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15.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心圆结构是在不同用地类型经济效益的比较中形成的B.商业用地的土地利用效率在城市各处都维持最高C.只有商业用地的土地利用效益从城市中心到郊区递减D.任何城市的空间结构都符合同心圆结构16.影响美国乳畜带形成的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A.当地温度较低,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B.当地有丰富且高素质的劳动力。
C.靠近五大湖,有丰沛的水源。
D.靠近城市,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17.“长三角”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推动该地区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最主要因素是()A.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B.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C.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D.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18.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
M公司的电子产品零部件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的主要原因是()A.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19.重视环境对文化影响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①自然条件决定人工制品的材料、样式和风格②环境影响产业的分布③环境能决定社会生产发展水平④非物质文化被深深地打上了环境的烙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投入运行,正在为民用和国防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该系统能够替代下列()A.GPSB.GISC.RSD.数字地球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一)2015年以来,全球气候深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是热带海洋洋流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
读图回答。
(20分)21.图1中,从A地到B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自西向东航行,而从B地到A 地航线多选择沿较低纬度航行,简要分析两种航行路线的利弊。
(10分)22.从形成原因及水温高低分别说出洋流L的属性,判断洋流L的流向并分析对沿岸气候的影响(4分)23.分析厄尔尼诺发生期间,赤道附近洋流变化与太平洋西部水温变化、气流运动三者之间的关系。
(3分)24.厄尔尼诺发生期间,澳大利亚气候发生什么异常变化?分析厄尔尼诺对秘鲁渔场渔业生产的影响及原因。
(3分)(二)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20分)材料一:图甲为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图乙为某年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图。
材料二:近年来受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以及粮食价格保持上涨势头等原因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将达到5亿吨左右,产量小幅上升。
下表为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25.图中A、F两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4分)26.图中E、F两地农业生产潜力处在哪个范围内?但从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方面来看,何地更优?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27.图甲中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至少三点)。
(3分)28.分析材料二,说出我国今后粮食消费的趋势及产生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4分)29.我国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18亿亩红线面临着挑战,为保证粮食安全,在此严峻形势下,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至少三点)。
(3分)(三)读中国风电场分布图及上海风电站规划建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30.简述中国风电场分布的特点。
(2分)31.简述甲地区风能资源短缺的主要影响因素。
(2分)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而风电场少,分析其原因。
(6分)32.简述上海风电场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4分)33.简述上海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
(6分)静安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一)完成21~24题。
(20分)21.从A地到B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利:顺北太平洋暖流与西风带航行,速度较快;航程较短。
(4分)弊:风浪较大,冬季多大雾,不利航行。
(1分)B地到A地航线多选择沿较低纬度航行,利:顺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和日本暖流)航行,速度较快;纬度低,温差小,风浪较小。
(4分)弊:航程相对较长。
(1分)22.补偿流,寒流;由南向北,降温减湿(4分)23.由于南赤道暖流减弱(1分),造成太平洋西部海域表层水温比常年低(1分),下沉气流活跃(1分)24.降水减少,甚至出现严重干旱(1分)渔业减产(1分);东南信风减弱,使该海域冷海水上泛减少,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饵料减少(1分)(二)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分析回答25~29题。
(20分)25.水稻、小麦(4分)26.500——1500千克/亩(1分)E(1分)E地人均耕地占有量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多(4分)27.B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C位于青藏高原内部地区(藏北高原),B海拔较C低,热量条件较好;B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C多;B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性水源充足(3分)28.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都上升;(2分)原因: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
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食物结构改善,人均消费量上升(2分)29.严格控制非农占用耕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培育优良品种;依靠科技,提高抗灾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
(3分)(三)读中国风电场分布图及上海风电站规划建设示意图,回答30~33问题。
(20分)30.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新疆内蒙),及东部沿海地区。
(2分)31.地形(2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需求量少;开发难度大;替代能源丰富(6分)(任答3点给6分)32.主要分布于沿海及近海地区(1分) 沿海风能资源丰富;近海地区地价低廉;有一定的技术支持(3分)33.常规能源缺乏,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改善上海大气环境质量。
(6分,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角度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