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 课时家的意味一、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含义、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
二、能力目标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重点:家的内涵。
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
【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听音乐《回家》。
思考: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情感?(思念家乡)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特别想家、想父母的时候?那种感觉是怎样的呢?那么,家是什么呢?你想有个什么样的家?你能为家做点什么?这正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内容——家的意味。
活动:阅读教材P71 运用你的经验,回答: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答案提示:此问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家,如:家是地域,家是住所,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心灵的港湾。
一、生命的居所1.教师: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
家不仅仅是我们居住的场所更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阅读教材P72 探究与分享,回答: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家庭功能的认识。
答案提示:物质生产功能:农村家庭承担着包土地进行生产的功能,城镇个体户家庭承包着生产经营的功能。
经济功能:家庭成员就业获得家庭经济收入。
休闲娱乐功能:家庭是家人经常性的休闲娱乐场所。
教育功能:家庭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学校,不仅幼年受家庭教育,而且人人都要受家庭文化的影响。
3.阅读教材P73 阅读感悟。
(1)学生分享这两个故事。
(2)思考感悟,从这两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答案提示:(1)略。
(2)体会到了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4.教师:家是一个地理位置,是我们的生活场所,是人群集合体……但它又不等同于这些,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家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才能体味那一份温暖。
二、中国人的“家”1.教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描述思乡情感的诗句。
你都知道哪些?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些诗句的,是怎么看待这种属于中国人的情感的。
2 •阅读教材P73探究与分享,思考: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提示:我感受到了人们对与亲人团聚的期待 ,迫切想回家的焦急心情。
3. 教师: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家是甜蜜、温暖、 避风港。
家是我们天然的学校。
每个家庭都有一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优良家风 规”“家训”。
你是怎么理解“家规”“家训”的呢? 4 •阅读教材P74探究与分享,回答:(1) 收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2) 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期的家风。
答案提示: 学礼,无以立。
以致远。
”等。
重礼仪、勤劳善良等,这些内容都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5.教师:《论语 学而》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这句话的意思是: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吧!在现代社会“孝悌” 被引申出更多的含义,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6•阅读教材P74相关链接及P75方法与技能。
回答:(1) 分享我国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
(2) 分享如何孝亲敬长,了解一些具体做法。
(3) 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如何孝亲敬长?答案提示:(1)(2)略。
(3)爱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为父母分忧,做一些力所能 及的事情;学习上,努力学习,积极上进等。
7.教师:尽孝在当下。
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情 ,从 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比如:亲自给父母做一顿饭; 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教父母上网;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陪父母看一场电影等。
爱不是简单的话语,而是 贴心的陪伴。
【课堂小结】家是我们人生的驿站,是我们生活的乐园,也是我们避风的港湾。
我们既要爱自己的小 家,也要爱自己的国家,立志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愿在大家的努力下 ,家能真正地成为 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家的含义 生命的居所~家的萍用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同步训练部分。
第2课时爱在家人间轻松的,例如,成为新时 (1) 可让学生上网收集,并进行整理,女口:孔子家训“不学诗 ”诸葛亮的《诫子书》“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2) 古代“家规”“家训”的内容中包含了许多积极因素,无以言;不 ,非宁静无 ,如提倡节俭、注 枉中华文让中*家的意味屮国人的唧 “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尽孝在当下一、知识目标知道每个家庭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了解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所在了解亲子冲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当的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
二、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重点:沟通传递爱。
难点:能以恰当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
【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歌曲——《母亲》,让同学们结合与父母相处的经历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家,不仅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也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我们在这里成长,我们在这里享受快乐。
但是,有时我们也会在这里与父母发生碰撞,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我们的家更加充满温馨、充满爱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爱在家人间。
一、体味亲情1.教师: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这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或是因为他们分享了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亲情、亲人作诗。
2.阅读教材P77 探究与分享,回答:找一位你认为重要的家人,尝试和他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答案提示:第一“碰”:双方有差距说明我们对自己的家人了解不深,关心不够。
第二“碰”:知道原因后,我的想法会有变化。
因为父母是爱我们的,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
第三“碰”:我发现了家庭中存在着割舍不断的亲情。
3.教师:亲情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守候,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的牵挂。
从这两首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是不一样的。
有的亲情温馨和睦、自然随和,有的亲情磕磕绊绊、内敛深沉。
我们不能因为感受不到而否认亲情的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因之改变。
但是如果家庭结构变化了,亲情还在吗?4.阅读教材P78 阅读感悟,思考:萌萌家的亲情还在吗?答案提示:在。
虽然萌萌家的家庭结构变化了,但家中的亲情还在,只要用心感受就能发现新的美好。
5.阅读教材P79 阅读感悟,回答:从这篇文章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答案提示:感受到了父母对子女那种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家中有亲情,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对我们的亲情之爱。
6.教师:爱是相互,爱是陪伴,爱是付出,爱是关怀,爱是感受,爱是成长,爱是亲情。
它不会随着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更加深刻,我们要有发现爱的眼睛,心存感激,感受亲情。
二、爱的碰撞1.教师: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你是否也有过这种感觉,你是怎么处理这种感觉的呢?2 •阅读教材P79探究与分享,回答:(1)类似的“碰撞”,在你的生活中有吗?请选择两三件,记录下来。
(2)想起这些,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答案提示:(1)略。
(2)想起这些,我心里充满了对父母的愧疚之情。
父母是爱我的,可我有时却不理解父母对我的爱,反而抱怨父母。
3.教师: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有时伴着甜蜜,有时出现紧张,甚至发生冲突。
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4.阅读教材P80下面探究与分享,回答:(1)结合下面的情境,填写内容。
⑵在上述情境中,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你希望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与父母交流时,你期望得到什么,而父母经常给予你什么?按照这些提示,完成表格。
(3)审视表格中填写的内容,反思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善或增进亲子关系,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答案提示:(1)①在学校里有什么事吗?②很好,继续努力。
③反对和朋友发生矛盾,会说是不是你的错。
④很着急,送我到医院,并陪伴左右。
⑤不要紧,还有下一个进步的机会。
⑥不赞成。
(2)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5.教师: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三、沟通传递爱1.教师: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交往平凡又琐碎,这就造成我们很容易忽视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我们很少能回头看到父母为我们细小的付出,却会放大与父母的冲突,这就会造成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不理解。
2.阅读教材P81下面探究与分享,回答:(1)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做?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小强和妈妈,进行情境表演。
⑵反思同学们的表演,看看哪些结果是自己所期望的。
(3)讨论自己怎样表达才能让亲子沟通更顺畅。
答案提示:(1)我会听妈妈的话。
(2)不发生冲突是自己所期望的(3) 做子女的要主动亲近父母;发生矛盾时,先冷静下来,要心平气和地与父母商量;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理解父母,多了解父母,敞开心扉,坦诚相见,耐心解释,笑口常开,沟通中做到求同存异等。
3.教师:爱需要呵护,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爱在沟通中加深,通过良好的沟通才能更好地解决亲子之间的冲突。
作为子女,我们无法选择父母的相貌、性格、贫富,也无法选择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和教育我们的方式,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长大,也会成人父或母,多些理解,多些交流,才能创造一个幸福、和谐的家。
4.习题精练:周末,小雅写了一会儿作业,想到客厅看电视休息一下,妈妈制止了:“不许看。
”小雅关上电视,拿起漫画书,妈妈又说:“不许看漫画,写作业去。
”接下来,小雅要怎么办?你认为最恰当的做法是(D)A .放下漫画书,转而打开电脑玩游戏B •责问妈妈:“你怎么老是干涉我的自由?”C.扭头回房,关上房门,不再理妈妈D.对妈妈说:“我有点累了,想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