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和软组织肉瘤的放射治疗
转移性骨肿瘤的放射治疗
一般先采用DT3-5Gy/次,2-5次/周,等症状 大部缓解,再改给常规放疗。值得注意的是: (1)原发肿瘤不同,止痛效果也不同。乳 癌、鼻咽癌,肺腺癌疗效好,而肝癌,直肠癌, 软组织肉瘤等疗效不佳。
(2)照射剂量,分割方式与疗效有关,大 剂量低分割,显效快,但止痛持续时间相对
软骨肉瘤
软骨肉瘤占原发性骨恶性肿瘤的11.8%,仅次于 骨肉瘤。多发于青少年临床表现以疼痛、肿胀、 肿块为主。但症状轻、发展慢、恶性程度低。 目前治疗以根治性切除为主,放射治疗仅适用于 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或手术切除不彻底存在高危 复发因素的患者。照射范围应包括病灶外3—4 CM,照射剂量60GY/6—7W。
为主。 治疗原则:以放化疗综合治疗疗效最佳,一般
先诱导化疗再放射治疗。 注意事项: 1:若病变发生于长骨则照射野应 在可见病变处两端各放开3CM。 2:若病变发生 于扁平骨则应力争照射受侵的全骨达30—35GY /3—4W,然后再缩野针对原发灶补量20GY/2W。
滑膜肉瘤
• 一般认为是一种起源于关节滑膜或关节外 软组织中的异位滑膜,或向滑膜方向分化 的恶性肿瘤,故称为滑膜肉瘤。好发于大 关节附近,以膝、髋部常见。临床表现以 疼痛、肿块、关节肿胀为主,病程长短不 一,发展有快有慢。
转移性骨肿瘤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保持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一般先照DT30-40Gy/3-4W后再手术切除,减 压,固定及重建。
软组织肉瘤的放射治疗
(一)术前放射治疗 1、目的: ①减少手术局部复发机会; ②使肿瘤缩小,便于手术,或以广泛切除术代替 截肢术,保留有用的肢体。 2、适应症: ①肿瘤生长较快; ②肿瘤较大,估计手术切除不易彻底; ③分化差的复发病。
骨/软骨和软组织肉瘤的放射治疗
云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
概述
(1):骨肿瘤的病因至今尚未清楚,一般 认为慢性损伤,感染肉瘤病毒,放射线照射 等均可引起原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骨肿瘤。 ①原发性骨肿瘤:凡发生在骨骼系统各种组织 (如骨、软骨、纤维、脂肪、造血等组织及神 经组织和未分化网状内结构等)所引起的肿瘤。 ②继发性骨肿瘤:通过直接浸润,血行转移或 淋巴转移在骨组织内形成的肿瘤(称为骨转移 瘤/转移性骨肿瘤)。
③骨肿瘤样病损:有部分骨组织内的病变未能肯定其 性质是否为真性骨肿瘤的这部分病变(称为瘤样病损 /骨肿瘤样病损)。 ⑵: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诊断分级:(略) ⑶: 病理学分类:(略) ⑷:骨肿瘤的临床分期:(略)
原发性骨肿瘤的放射治疗: 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肿瘤,由于病变组 织富含多核巨细胞及瘤样病变故称为骨巨细胞瘤 /破骨细胞瘤。因其具有与“良性”本质不相符的 侵袭行为,术后局部易复发,远处易转移。所以 多数学者认为骨巨细胞瘤有潜在恶性行为,不能等 同与一般良性肿瘤,应积极治疗或观察随访。
3、照射剂量:肿瘤量40-50Gy/4-5月,休 息2周后手术,如肿瘤较大,术后再加术后放 疗,15-25Gy/2周左右,使总剂量达65- 70Gy。
骨肉瘤
骨肉瘤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骨恶性肿瘤,可发 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多发于青少年。发生部位 多见于肢体长骨,临床表现以疼痛、肿胀为 主。
截肢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手段,辅助治疗方法
主要有: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化疗。一般 要求放射治疗和化疗联合运用(1:在条件允 许的情况下放化疗可同时进行。2:先化疗2 疗程再放疗)。照射范围应包括整个受侵骨全 骨照射剂量50GY/5W,再缩野针对原发灶补 量10—20GY/1—2W。
短、而常规分割显效虽慢,但止痛持续时间 相对要长一些。
(3)若照射剂量达DT30Gy。疼痛不缓解甚至 加重,应考虑是否存在病灶进展、病理性骨 折,甚至新病灶出现等情况,可适时改变治 疗计划。 (4)如射野内包括脑组织,周围神经或者其 它重要脏器,则应给激素,利尿剂减轻急性 放射反应。并及时缩野尽量使重要组织器官 不超过其耐受剂量。
由于放化疗对本病疗效不佳,目前治疗以根
治性切除为主。骨巨细胞瘤对射线属中度敏
感肿瘤,射线对其往往只能起抑制作用。放
射治疗一般适用于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或手
术切除不彻底存在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多 主张单程放疗,照射范围应包括病灶外1— 2CM,照射剂量45—50GY/5—6W。注意事项: 1:骨巨细胞瘤放疗显效慢,大部分患者放疗 结束后3个月X片才表现肿瘤缩小、脱钙或再 钙化等征象,不应将脱钙误诊为恶化。2:若 放疗后瘤体缩小、已钙化后又出现骨吸收征 象应考虑恶变。
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1:及早截肢,配合放化疗。 2:肿瘤局部切除后为防止复发可靠考虑局部足量 放疗60GY/6W(照射范围应包括手术瘢痕在内)。
转移性骨肿瘤的放射治疗
1:骨转移的机制 一般为多发,单发少见。骨转移多为静脉性, 肺癌及乳癌则多为动脉性但以静脉有关。转 移部位多为红骨髓分部区域成年人多见脊柱, 肋骨,骨盆,股骨,儿童骨转移不限。骨内 转移部位主要在骨髓很少发生在骨膜及骨皮 质。骨转移时骨代谢异常:骨内肿瘤增大, 骨受破坏多为肿瘤压迫性破坏而和破骨细胞 造成的骨吸收几乎无关。
骨纤维肉瘤
骨纤维肉瘤发病率低,占骨肿瘤1/5。分中央型 (起源于髓腔)和周围型(起源于骨膜)。多发于青 少年或成年,好发于四肢长骨。临床表现以轻微 间歇性疼痛为主,周围型还可伴有软组织肿块。 目前治疗以根治性切除为主,术后放疗者, 肿瘤剂量60—70GY/6—8W。
尤文氏肉瘤(Ewin,gs肉瘤) Ewin,gs肉瘤实际上是一种骨髓组织转化而来的 恶性肿瘤,多发于青少年,好发于四肢长骨, 髂骨,肋骨。临床表现以疼痛、肿块、皮温升高
骨转移的诊断
①骨核素扫描:是骨转移的早期诊断方法,
骨核素扫描对骨破坏非常敏感,骨代谢特别 是骨新生5%时就有核素异常浓聚,而钙质变 化30-50%时X线片才会有反映。单发浓聚区必 须进行鉴别诊断,因为恶性肿瘤患者中有1/3 可出现良性单发浓聚区。
②X线摄影:骨转移的X线片表现有溶骨性, 成骨性及混合性3种形式。 ③CT/MIR检查: ④针吸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