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药典凡例附录

中国药典凡例附录


13
(三)未修订内容 6、检验方法与限度:明确药典收载方法为仲裁方 法;对正文中提及的限度、数字进行了明确规定。 本版药典正文收载的所有品种,均应按规定的方法 进行检验;如采用其它方法,应将该方法与规定的 方法做比较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掌握使用,但是在 仲裁时仍以本版药典规定的方法为准。 本版药典中规定的各种纯度和限度数值以及制剂的 重(装)量差异,系包括上限和下限两个数值本身及 中间数值。规定的这些数值不论是百分数还是绝对 数字,其最后一位数字都是有效位。 例:本品含阿替洛尔(C14H N2O3)应为标示量的90.0 %-110.0%。
18
9、精确度:对取样量的准确度和试
验精密度作出了明确规定。

试验中供试品与试药等“称重”或“量取” 的量,均以阿拉伯数码表示,其精确度可根 据数值的有效数位来确定,如称取“0.1g”, 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称取“2g”, 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称取“2.0g”, 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称取 “2.0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22

Ⅷ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 Ⅸ核磁共振波谱法
ⅩK锥入度测定法 ⅪL溶血与凝聚测定法



23
拉曼光谱法指导原则 化学药品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 抑菌剂效力检查法指导原则 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
12
鉴别项下规定的试验方法,系根据反映该药 品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特性所进行的 药物鉴别试验,不完全代表对该药品化学结 构的确证。 供直接分装成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原料药,应 按照注射剂项下相应要求进行检查,并应符 合规定。 各类制剂,除另有规定外,均应符合各制剂 通则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性片 状的固体制剂。 除另有规定外,片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重量差异】 检查法 取供试品片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 后,再分别精密称定各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 (凡无含量测定的片剂,每片重量应与标示片重量比较),超 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的一倍。

24
(二)修订内容 制剂通则中12个 检查方法44个 指导原则6个 其他7个

25
(三)删除内容 原VIIG甲氧基测定法(并入VIIF甲氧基、乙 氧基与羟丙氧基测定法

26
三 制剂通则修订内容

Ⅰ A 片剂
含片:药物缓慢溶解→缓慢溶化 持久局部作用→局部或全身作用 崩解时限检查→溶化性检查: 30分钟内应全部崩解→10分钟内不 得全部崩解或溶化。

3
中国药典发展简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卫生部 成立药典委员会,开始组织编写药典
1953年版《中国药典》-仅有一部 1963年版《中国药典》-分为一、二部 1977年版《中国药典》 1985、1990、1995、2000版《中国药典》 2005版《中国药典》-分为一、二、三部 2010版《中国药典》-分为一、二、三部 《中国药典》(增补本)-基本每年一部

8
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附录 共同构成。本部药典收载的凡例、附录对药 典以外的其它药品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 国家药品标准:药典、部颁标准、试行标准 凡例和附录中采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 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附录有关规定不一致 的情况时,则在正文中另作规定,并按此规 定执行。

9
30

ⅠB 注射液 1、增加:注射液所用原辅料应从来源及工艺 等生产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并应符合注射用 的质量要求。


2、增加:注射液必要时应进行相应的安全性 检查。如异常毒性、过敏反应、溶血与凝聚、 降压物质、热原或细菌内毒素等。
31

3、增加:注射剂所用辅料在标签或说明书中 应标明其明称。


4、【装量】:量具→量入式量筒(In)
5、增加【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查:静脉输液 及椎管注射用均应检查。
32
【装量】注射液及注射用浓溶液照下述方法检查,应 符合定规定。 【装量差异】除另有规定外,注射用无菌粉末照下述 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平 均 装 量 装量差异限度 0.05g以下至0.05g 〒15% 0.05g以上至0.15g 〒10% 0.15g以上至0.50g 〒7% 0.50g以上 〒5% 【渗透压摩尔浓度】除另有规定外,静脉输液及椎管 注射用注射液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照渗透压摩尔浓 度测定法(附录Ⅸ G)检查,应符合规定。
中国药典凡例附录介绍
湘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黄 宇
1
药典的定义
药典系国家对所编纂制定的药品标准的
统一集成并对其中共性要求给予统一的 规定。药典已作为专有概念为世界各国 沿用至今
2
中国药典发展简况
中国自古修编药典 《新修本草》-公元659年 唐朝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公元1078年 宋 《中华药典》-1930年,国民党政府卫生 署参照英美药典编写
平均片重或标示片重 重量差异限度
0.30g以下 0.30g及0.30g以上
〒7.5% 〒5%
糖衣片的片心应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包糖衣后不再 检查重量差异。薄膜衣片应在包薄膜衣后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 规定。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可不进行重量差异的检查。 29
【崩解时限】照崩解时限检查法(附录X A)检查,应符合 规定。 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的片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发泡量】阴道泡腾片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 取25ml具塞刻度试管(内径1.5cm)10支,各精密 加水2ml,置37℃〒1℃水浴中5分钟后,各管中分别投入供 试品1片,密塞,20分钟内观察最大发泡量的体积,平均发 泡体积应不少于6ml,且少于3ml的不得超过2片。 【分散均匀性】 分散片找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微生物限度】口腔贴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和外用可溶 片等局部用片剂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Ⅺ J)检查, 应符合规定。
6

附录
2005版 一部 98 二部 137 三部 134 指导原则 2005版 10
2010版 112 152 149 2010版 16
增加 14 15 18 增加 6
修订 47 69 39
7
一、 凡例
定义:略 内容: (一)增加内容:总则、正文、附录。 1、总则:明确了药典的组成、内容、 英文名;明确了凡例与附录的地位;明确中 国药典的各项规定仅针对符合GMP的产品而言。
11

5、项目与要求:按药品标准内容逐一规定各项下应 该明确的内容。 2010版增加: (1)制法项的规定:明确工艺应验证并经国务院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过程符合GMP。 (2)来源于动物组织提取的药品,其所用动物种属 要明确,要有明确的病毒灭活工艺要求以及质量管 理要求。 (3)明确生产过程引入的有机溶剂应能有效革除, 如标准正文未明确规定,但生产中确有引入,应按 附录相关规定执行。

2、正文:明确收载的标准为按批准的处方、 工艺、贮藏运输条件所制定的技术要求;规 定了正文的排序。

3、附录:明确附录的收载内容为制剂通则、 通用检测方法、指导原则。
10
(二)修订内容: 4、名称与编排:规定了药典中收载的药品名 称命名原则。

2010版删去对正文的描述。 正文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 称》为法定名称;英文名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 (INN)。 正文按药品中文名称笔画顺序排列;单方制剂在 其原料药后面;
27

咀嚼片:
咀嚼或吮服使片剂溶化后吞服→咀嚼后吞服
删去“经胃肠道发挥作用或经胃肠道吸收发 挥作用。 控、缓释片:删去介质“水”,仅保留“规 定的介质”。 删去“必要时,薄膜包衣片剂应检查残留溶 剂”

分散均匀性:取供试品2片,置20℃±1℃的 100ml水中,振摇3分钟,应全部崩解并通过 二号筛。 →取供试品6片,置250ml烧杯中, 加15℃-25℃的水100ml,振摇3分钟,应全 28 部崩解并通过二号筛。



8、计量:规定了计量单位、符号及正文中各类温度、 浓度等的具体范围。 本版药典使用的滴定液和试液的浓度,以mol/L(摩 尔/升)表示者,其浓度要求精密标定的滴定液用 “XXX滴定液(YYYmol/L)”表示;作其他用途不需精 密标定其浓度时,用“YYYmol/LXXX溶液”表示,以 示区别。 溶液后记示的“(1→10)”等符号,系指固体溶质 1.0g或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未指 明用何种溶剂时,均系指水溶液;两种或两种以上液 体的混合物,名称间用半字线“-”隔开,其后括 号内所示的“:”符号,系指各液体混合时的体积 (重量)比例。
22
14

试验结果在运算过程中,可比规定的有效数 字多保留一位数,而后根据有效数字的修约 规则进舍至规定有效位。计算所得的最后数 值或测定读数值均可按修约规则进舍至规定 的有效位,取此数值与标准中规定的限度数 值比较,以判断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
15


原料药的含量(%),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重量计。 如规定上限为100%以上时,系指用本药典规定的分 析方法测定时可能达到的数值,它为药典规定的限 度或允许偏差,并非真实含有量;如未规定上限时, 系指不超过101.0%。 制剂的含量限度范围,系根据主药含量的多少、测 定方法、生产过程和贮存期间可能产生的偏差或变 化而制定的,生产中应按标示量100%投料。如已 知某一成分在生产或贮存期间含量会降低,生产时 可适当增加投料量,以保证在有效期(或使用期限) 内含量能符合规定。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