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附录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附录

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附录附录Ⅰ A 丸剂丸剂系指饮片细粉或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和浓缩丸等类型。

蜜丸系指饮片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其中每丸重量在0.5g(含0.5g)以上的称大蜜丸,每丸重量在0.5g 以下的称小蜜丸。

水蜜丸系指饮片细粉以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水丸系指饮片细粉以水(或根据制法用黄酒、醋、稀药汁、糖液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糊丸系指饮片细粉以米粉、米糊或面糊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蜡丸系指饮片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浓缩丸系指饮片或部分饮片提取浓缩后,与适宜的辅料或其余饮片细粉,以水、蜂蜜或蜂蜜和水为勤合剂制成的丸剂。

根据所用黏合剂的不同,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浓缩水蜜丸。

丸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除另有规定外,供制丸剂用的药粉应为细粉或最细粉。

二、蜜丸所用蜂蜜须经炼制后使用,按炼蜜程度分为嫩蜜、中蜜和老蜜,制备蜜丸时可根据品种、气像等具体情况选用。

除另有规定外,用塑制法制备蜜丸时,炼蜜应雄热加入药粉中,混合均匀;处方中有树脂类、胶类及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味时,炼蜜应在60℃左右加入;用泛制法制备水蜜丸时,炼蜜应用沸水稀释后使用。

三、浓缩丸所用提取物应按制法规定,采用一定的方法提取浓缩制成。

四、除另有规定外,水蜜丸、水丸、浓缩水蜜丸和浓缩水丸均应在80℃以下干燥;含挥发性成分或淀粉较多的丸剂(包括糊丸)应在60℃以下干燥;不宜加热干燥的应采用其他适宜的方法干燥。

五、制备蜡丸所用的蜂蜡应符合本版药典该饮片项下的规定。

制备时,将蜂蜡加热熔化,待冷却至60℃左右按比例加入药粉,棍合均匀,趁热按塑制法制丸,并注意保温。

六、凡需包衣和打光的丸剂,应使用各品种制法项下规定的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和打光。

七、丸剂外观应圆整均匀、色泽一致。

蜜丸应细腻滋润,软硬适中。

蜡丸表面应光滑无裂纹,丸内不得有蜡点和颗粒。

八、除另有规定外,丸剂应密封贮存。

蜡丸应密封并置阴凉干燥处贮存。

除另有规定外,丸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测定。

除另有规定外,蜜丸和浓缩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15.0%,水蜜丸和浓缩水蜜丸不得过12.0;水丸、糊丸和浓缩水丸不得过9.0%。

蜡丸不检查水分。

【重量差异】除另有规定外,丸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以10 丸为1 份(丸重1. 5g 及1. 5g 以上的以1 丸为 1 份),取供试品10 份,分别称定重量,再与每份标示重量(每丸标示量×称取丸数)相比较(无标示重量的丸剂,与平均重量比较),按表 1 的规定,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 2 份,并不得有1 份超出限度 1 倍。

表1 标示重量(或平均重重量差异限度量)0.05g 及0.05g 以下±12 0.05g 以上至0.1g ±11 0.1g 以上至0.3g ±10 0.3g 以上至 1.5g ±9 1.5g 以上至3g ±8 3g 以上至6g ±7 6g 以上至9g ±6 9g 以上±5 包糖衣丸剂应检查丸芯的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包糖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其他包衣丸剂应在包衣后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凡进行装最差异检查的单剂量包装丸剂,不再进行重量差异检查。

【装量差异】单剂量包装的丸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取供试品10 袋(瓶),分别称定每袋(瓶)内容物的重量,每袋(瓶)装量与标示,并不得衣1 袋(瓶)超出装量相比较,按表 2 的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 袋(瓶)限度1 倍。

表2 标示装量装量差异限度0.5g 及0.5g 以下±12 0.5g 以上至1g ±11 1g 以上至2g ±10 2g 以上至3g ±8 3g 以上至6g ±6 6g 以上至9g ±5 9g 以上±4 【装量】装量以重量标示的多剂量包装丸剂,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附录ⅫC)检查,应符合规定。

以丸数标示的多剂量包装丸剂,不检查装量。

【溶散时限】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 6 丸,选择适当孔径筛网的吊篮(丸剂直径在 2.5mm以下的用孔径约0.42mm 的筛网; 2.5~3.5mm 之间的用孔径约1.0mm 的筛网;3.5mm 以上的在在用孔径约2.0mm 的筛网),照崩解时限检查法(附录ⅫA片剂项下的方法加档板进行检查。

除另有规定外,小蜜丸、水蜜丸和水丸应在 1 小时内全部溶散;浓缩丸和糊丸应在 2 小时内全部溶散。

操作过程中如供试品黏附挡板妨碍检查时,应另取供试品 6 丸,以不加挡板进行检查。

上述检查,应在规定时间内全部通过筛网。

如有细小颗粒状物未通过筛网,但已软化且无硬芯者可按符合规定论。

蜡丸照崩解时限检查法(附录ⅫA片剂项下的肠溶衣片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除另有规定外,大蜜丸及研碎、嚼碎等或用开水、黄酒等分散后服用的丸剂不检查溶散时限。

【微生物限度】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ⅫC检查,应符合规定。

附录Ⅰ B 散剂散剂系指饮片或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

散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供制散剂的饮片、提取物均应粉碎。

除另有规定外,内服散剂应为细粉;儿科用及外用散剂应为最细粉。

二、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制备含有毒性药、贵重药或药物剂量小的散剂时,应采用配研法混匀并过筛。

三、多剂量包装的散剂应附分剂量的用具;含有毒性药的内服散剂应单剂量包装。

四、除另有规定外,散剂应密闭贮存,含挥发性药物或易吸潮药物的散剂应密封贮存。

除另有规定外,散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粒度】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散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照粒度测定法(附录ⅪB 第二法,单筛分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通过六号筛的粉末重量,不得少于95%。

【外观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明亮处观察,应色泽均匀,无花纹与色斑。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9.0。

【装量差异】单剂量包装的散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取供试品10 袋(瓶),分别称定每袋(瓶)内容物的重量,每袋(瓶)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按表中的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 2 袋(瓶),并不得有 1 袋(瓶)超出限度1 倍。

标示装量装量差异限度0.1g 及0.1g 以下±15 0.1g 以上至0.5g ±10 0.5g 以上至1.5g ±8 1.5g 以上至6g ±7 6g 以上±5 【装量】多剂量包装的散剂,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附录ⅫC检查,应符合规定。

【无菌】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散剂,照无菌检查法(附录ⅩⅢB检查,应符合规定。

【微生物限度】除另有规定外,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ⅩⅢC)检查,应符合规定附录Ⅰ C 颗粒剂颗粒剂系指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饮片细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制剂,分为可溶颗粒、混悬颗粒和泡腾颗粒。

颗粒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除另有规定外,饮片应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进行提取、纯化、浓缩成规定相对密度的清膏,采用适宜的方法干燥,并制成细粉,加适量辅料或饮片细粉,混匀并制成颗粒;也可将清膏加适量辅料或饮片细粉,混匀并制成颗粒。

应控制辅料用量,一般前者不超过干膏量的 2 倍,后者不超过清膏量的 5 倍。

二、除另有规定外,挥发油应均匀喷入干燥颗粒中,密闭至规定时间或用倍他环糊精包合后加入。

三、制备颗粒剂时可加入矫味剂和芳香剂;为防潮、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也可包薄膜衣。

必要时,包衣颗粒剂应检查残留溶剂。

四、颗粒剂应干燥,颗粒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结块、潮解等现象。

五、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应密封,在干燥处贮存,防止受潮。

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粒度】除另有规定外,照粒度测定法(附录ⅪB 第二法,双筛分法)测定,不能通过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不得过15%。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 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 6.0%。

【溶化性】取供试品1 袋(多剂量包装取10g,加热水200ml,搅拌5 分钟,立即观察,应全部溶化或呈混悬状。

可溶颗粒应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浑浊;混悬颖粒应能混悬均匀。

泡腾颗粒检查法取供试品 3 袋,分别里盛有200ml 水的烧杯中,水温为15~25℃,应迅速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5 分钟内颗粒均应完全分散或溶解在水中。

颗粒剂按上述方法检查,均不得有焦屑等。

【装量差异】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取供试品10 袋,分别称定每袋内容物的重量,每袋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按表中的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 2 袋,并不得有 1 袋超出限度 1 倍。

标示装量装量差异限度1g 及1g 以下±10 1g 以上至1.5g ±8 1.5g 以上至6g ±7 6g 以上±5 【装量】多剂量包装的颗粒剂,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附录ⅫC检查,应符合规定。

【微生物限度】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ⅩⅢC检查,应符合规定。

附录Ⅰ D 片剂片剂系指提取物、提取物加饮片细粉或饮片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或用其他适宜方法制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制剂,有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等。

片剂以口服普通片为主,另有含片、咀嚼片、泡腾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和肠溶片等。

含片系指含于口腔中缓慢溶化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片剂。

咀嚼片系指于口腔中咀嚼后吞服的片剂。

泡腾片系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的片剂。

阴道片与阴道泡腾片系指置于阴道内使用的片剂。

肠溶片系指用肠溶性包衣材料进行包衣的片剂。

片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用于制片的药粉(膏)与辅料应混合均匀。

含药量小的或含有毒性药的片剂,应根据药物的性质用适宜的方法使药物分散均匀。

二、凡属挥发性或遇热不稳定的药物,在制片过程中应避免受热损失。

三、压片前的颗粒应控制水分,以适应制片工艺的需要,并防止成品在贮存期间发霉、变质。

四、片剂根据需要,可加入矫味剂、芳香剂和着色剂等附加剂。

五、为增加稳定性、掩盖药物不良臭味或改善片剂外观等,可对制成的药片包糖衣或薄膜衣。

对一些遇胃液易破坏、刺激胃黏膜或需要在肠道内释放的口服药片,可包肠溶衣。

必要时,薄膜包衣片剂应检查残留溶剂。

六、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有适宜的硬度,以免在包装、贮运过程中发生磨损或破碎。

七、除另有规定外,片剂应密封贮存。

除另有规定外,片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