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鸡白痢诊断与防治主答论文

鸡白痢诊断与防治主答论文

鸡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治
摘要:对于养鸡成产者而言,鸡白痢病是发病率较高并且危害严重的一种细菌病之一,它也是导致10日内雏鸡死亡的常见罪魁祸首。

因此,鸡白痢病的诊断和防治显得日益重要,也成为养鸡成产者研究的主要对象。

本文笔者响应这一需求,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践研究分析,论述了鸡白痢病的发病症状以及病原,紧接着对如何诊断鸡白痢病进行了诠释,最后针对这一疾病提出了其防治措施,希望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关键词:鸡白痢病;诊断;防治;症状
一、鸡白痢病的表现症状以及病因
鸡白痢病是在鸡群中易发生的一种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在各地都出现过,其对禽类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危害。

可见及时发现其症状,并针对病因早做准备十分重要。

(一)鸡白痢病的发病症状
雏鸡若患有鸡白痢病,其主要症状如下:
1、食欲不振,不吃饲料或少吃私聊;
2、比较怕冷,身体会缩成一团;
3、精神状态不佳,显得无力,多处于昏睡状态,翅膀多为下垂姿
态。

4、排便不畅,粪便多为白色粘稠或淡黄、淡绿色的稀释状,肛门
很可能会被变硬的粪便堵住;
5、呼吸不顺,出现困难现象
成年鸡若患有鸡白痢病,其主要症状如下:
1、病情比较严重的成年鸡精神处于萎靡状态,排除的粪便比较稀,多为黄绿色或者淡青色。

2、内脏器官会变得水肿,抵抗力大大降低,甚至有坏死点出现,肾脏会出现充血或苍白贫血的现象,最后腹膜炎也不可避免。

3、产蛋鸡会出现卵巢收缩,卵子性质改变,产蛋减少,严重的停止产蛋。

4、成鸡大多数是属于隐性带菌,在十分严重的时候有贫血和下痢。

(二)鸡白痢病的病原
鸡白痢病的病原就是禽白痢沙门氏菌,为两端钝圆的细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这种病菌若在麦康盖进行培养,其能生长得很好,会生产出一些细小的、透明的、比较圆整光滑的不变色菌落,它既没有荚膜、鞭毛也没有芽胞。

常用消毒剂就可以将其消灭,这种杆菌对很多抗生素都很敏感,但是也非常容易形成抗药性,若该菌污染的食品误被人食用容易发生急性胃肠炎,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二、如何诊断鸡白痢病
由上可知,鸡白痢病的表现症状以及病原,但是如何诊断这一疾病呢?我们可以通过下文五种方式达到目的:
(一)细菌分离培养法
这一方式主要是先采集患病鸡的内脏器官,例如鸡肝脏、心脏等,然后把其进行划线处理,接着在康凯琼脂进行培养,在这一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温度基本要控制在37℃,时间为24小时。

这之后就会分离出来似沙门氏菌的3株菌类,从其形状判断其与沙门氏菌的符合,这就是细菌分离培养法,操作简单,容易判定疾病。

(二)镜检法
采用镜检法就是把病鸡的染色置于革兰氏染色镜下进行观察,观察者就可以看到有很多散在排列,形态清晰可见,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特征。

这种方式比较实用,效率也高。

(三)生化特性试验
通过生化特性试验,其所分离3株疑似沙门氏菌对葡、乳、麦、甘、蔗的利用模式与沙门氏菌的一般模式相符合(⊕、-、⊕、⊕、-);这些菌株均发酵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不发酵肌醇,不产生硫化氢、吲哚,这些与沙门氏菌菌的特性都十分符合(表1)。

表1 生化试验结果
注:+表示产酸产气,+表示产酸或阳性,-表示阴性。

(四)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就是把3株沙门氏菌的分离菌放在TSB肉汤,在肉汤中经过培养后会产生浑浊。

3株细菌对头孢噻呋、壮观霉素、甲砜霉素、阿米卡星这四种抗生素都存在高敏现象;其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则是存在中敏现象;其对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氟哌酸、链霉素则是低敏或者不敏感,如下表2所示。

表2药敏中各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大小单位:mm项目头孢噻呋壮观霉素甲砜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氟哌酸链霉素
注:抑菌圈20mm以上为高敏,10~20mm为中敏,10mm以下为低敏。

(五)动物回归试验
动物回归实验具体如下:首先,用3株沙门氏菌培养物分离株滴服3只健康易感的鸡,这三只鸡都在2d的时候显现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排便稀释的现象,在第3d的时候就有鸡死亡了。

其次,实验人员把死亡的鸡进行解剖,会发现鸡的肝、脾有肿大,肝脏部位出现灰白色针尖状的灶性坏死点。

由以上的发病的表现的状况、临床的一些症状、解剖分析,再加上实验室的检验分析,实验者就可以确定其为雏鸡沙门氏菌病,也就是鸡白痢。

三、鸡白痢病的防治措施
通过对鸡白痢病的发病症状和病原分析,以及诊断过程中发现的鸡白痢病的特性,鸡白痢病的防治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预防措施
鸡白痢病有着很强的传染性,这一疾病通过鸡蛋也能直接传播,也能借助于接触传染,其主要传播方式为消化道感染。

这种病危害雏鸡的同时,近些年来青年鸡发病数量也是急剧增长,可见做好预防工作意义重大。

1检疫净化鸡群:这就需要借助于血清检验,把检测出来的带菌种鸡进行剔除。

一次检查之后不能放松警惕,还有继续进行检查,第二次检查可在16周龄时进行,在这之后,要做到每隔1个月就大检查1次,做到发现阳性鸡及时处理掉,把养鸡场的阳性率争取控制在不超过0.5%为止。

2做好消毒工作:首先,对种蛋要及时的进行消毒。

在这一过程中,要把种蛋进行分类、把不合格的挑拣出来,把合格的用孵化器进行下一步操作,当种蛋的胚龄落盘后要用福尔马林熏蒸进行消毒,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左右。

当出雏达过半的时候,在器皿内再次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其次,养鸡场的孵化室要有自己的消毒制度,并且严格执行,防患未然。

其三,维护好各个鸡舍的环境,保证环境清洁无污染,对于地面要及时清理鸡粪,喂鸡的各种器具也要做到定期进行消毒,做到鸡舍健康卫生。

其四,对于维鸡的饲养,在平时的要注重管理,要居安思危,学会防患于未然,及时对维鸡进行免疫强化。

如果当地出现这种疾病,要提前进行预防,在雏鸡的饲料中可以加入0.04%的痢特灵、0.05%氯霉素、0.005%氟哌酸让鸡食用,防止传染。

(二)治疗措施
对于这一疾病,要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就是采用新亚生物的杆浆速治的方法,这一方法主要是针对大肠杆菌和浆膜炎的二联血清抗体。

第二种就是把杆浆速治与头孢双管齐下,用头孢配合作用会更好,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用量,一般为0.5ml/kg,一瓶可以医治可治疗500只鸡,一针就能达到控制大群的效果。

但是对于病情比较
严重的鸡需要再注射一针,这样治愈率会大大提高,可以达90%以上。

[1]
(三)、土方
经笔者走访和查询资料发现,在养鸡场存在这样一个土方子,对这一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其内容为:花椒15g,蜂蜜30g,大黄、甘草各6g,加水200ml,煎汁100ml和面粉做成小一点的药丸,每只小鸡1d喂3次,每次1-3丸。

也能够采用煎汁的形式,浓缩汁为30ml,每天鸡服3-5滴,或稀释3倍放在水中让鸡引用。

[1]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鸡白痢病已经成为养鸡业的不断发展的一大阻碍,了解这一疾病的症状和发病原因成为每一个养鸡工作者的必备技能。

随着这方面疾病的越来越复杂,使用的药物种类也增多,抗生素的过多、过量使用,都增加了其可能性。

增强对这一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不仅对养殖业意义重大,对我过绿色健康食品的发展也是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进元.鸡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治[J].畜禽业,2014,02:70-71.
[2]衡思立.雏鸡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02:189.
[3]李晓峰,郑振宇,杨红瑞,张怡磊,阎峰宾.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畜禽业,2013,06:68-69.
[4]龚建森.鸡白痢凝集抗原的研制与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2.
[5]褚明德.鸡白痢病的诊断及防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12:81-82.
[6]陈隆达,罗美鸿.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J].当代畜牧,2011,03:11-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