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甾体及其苷类

第九章 甾体及其苷类


第二节 强心苷
四、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1.理化性质 2.苷键的水解 3.显色反应-检识 五、强心苷的提取和分离
一、强心苷的概述及生物合成
强心苷(cardiac glycosides)是存在植物中具有 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是治疗心力衰竭不可缺少的 重要药物。 • 主要用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节律障碍等心脏疾患 如:西地兰、地高辛、毛地黄毒苷等。
A/B 顺、反
顺 反 顺
顺、反
顺、反 顺、反
B/C C/D C17-取代基


8~10个碳 的脂肪烃
反反
戊酸
反顺
C2H5


8~10个碳 的脂肪烃


不饱和内酯 环


六元不饱和 内酯环
反 反 含氧螺杂环
天然甾体化合物的B/C环都是反式,C/D环多为
反式,A/B环有顺、反两种稠合方式。甾体化合物 可分为两种类型: A/B环顺式稠合的称正系,即C5上 的氢原子和C10上的角甲基都伸向环平面的前方,处 在同一边,为β构型,以实线表示;A/B环反式稠合 的称为别系,即C5上的氢原子和C10上的角甲基不在 同一边,而是伸向环平面的后方,为α构型,虚线表 示。C3上有羟基,多为β构型。

分布:主要有十几个科几百种植物中含有强心苷,
特别以玄参科、夹竹桃科植物最普遍。
•其生物合成是以甾醇为母体经多次转化而逐渐生成,涉 及大约20种酶的作用。
毛地黄毒苷元的生物合成途径
CH2OH
O
O
- C6
HO
HO
O
O C3
OH
HO
HO
强心苷元
HO OO
O OH O + C3
HO OH
CH2OH O
OH
甲型强心甙元 (强心甾烯)
乙型强心甙元 (海葱甾二烯)
乙型强心苷元:C17位侧链为不饱和内酯,有为六元 环的△α β ,γ δ ,-δ -内酯。
O O
O
O
O
O
OH
HO
HO
洋地黄毒苷元
O
OH
H
乌沙苷元
O
O
OH O
HO
夹竹桃苷元
O
O
CHO
OH HO
绿海葱苷元
OCH2CH3
OH HO
蟾毒素
常见的含强心苷的天然药物
铃兰、紫花洋地黄
O
O
O
O
CHO
OH RO
R为鼠李糖 铃兰毒苷
OH RO
洋地黄毒苷
黄花夹竹桃
O O
O O
CHO
OH RO
黄夹苷甲
OH RO
黄夹苷乙
可强心利尿、祛痰定喘、祛瘀镇痛。
羊角拗
O O
HO
OH RO
R为L-夹竹桃糖 羊角拗苷
可治疗心力衰竭,风湿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蟾酥
O O
OH HO
蟾毒灵
⑷三氯醋酸试剂(Rosen-Heimer反应)
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25%的三氯乙酸乙 醇溶液,加热至60℃呈红色至紫色反应。
⑸五氯化锑反应
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25%的五氯化锑氯 仿溶液,加热至60~70℃加热3~5分钟,斑点呈 灰蓝、蓝、灰紫色等颜色。
第二节 强心苷
一、强心苷的概述及生物合成 二、强心苷的结构 1.强心苷的母核结构 2.强心苷的糖 3.苷元和糖连接的方式 三、强心苷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3
5
7
4
6
甾核四个环可以有不同的稠合方式。甾核C3位
有羟基取代,可与糖结合成苷。甾核的C10和C13位 有角甲基取代,C17位有侧链。根据侧链结构的不 同,天然甾类成分又分为许多类型。
1.甾体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天然甾体化合物的种类及结构特点
名称 植物甾醇
胆汁酸 C21甾醇 昆虫变态激素
强心苷
蟾毒配基 甾体皂苷
将样品溶于氯仿,加硫酸-醋酸酐(1:20),产 生红 紫 蓝 绿 污绿等颜色变化, 最后褪色。也可将样品溶于冰乙酸,加试剂产生同 样的反应。
⑵氯仿-浓硫酸试剂(Salkowski反应)
将样品溶于氯仿,加入硫酸,硫酸层显血红色 或蓝色,氯仿层显绿色荧光。
⑶Tschugaev反应
将样品溶于冰乙酸,加几粒氯化锌和乙酰氯共 热;或取样品溶于氯仿,加冰乙酸、乙酰氯、氯化 锌煮沸,反应液呈现紫红 蓝 绿的变化。
二、强心苷的结构
1.强心苷的母核结构
强心苷元中甾体母核四个环的稠合方式 与甾醇不同。
天然存在的强心苷元的B/C环都是反式, C/D环都是顺式,A/B环二种稠合方沙苷元。
甲型强心苷元:C17位侧链为不饱和内酯,有为五元 环的△α β -γ -内酯。
⑵α -去氧糖:有2,6-二去氧糖如D-洋地黄毒糖 (D-digitoxose)等;2,6-二去氧糖甲醚如L-夹竹 桃糖(L-oleandrose)、D-加拿大麻糖(Dcymarose)、D-迪吉糖(D-diginose)和D-沙门 糖(D-sarmentose)等。
CH3
O OH H , OH
HO
第九章 甾体类化合物
第一节 概述
1.概念
甾体化合物是天然化合物存在的一类化学成分, 包括植物甾醇、胆汁酸、C21甾类、昆虫变态激素、 强心苷、甾体皂苷、甾体生物碱、蟾毒配基等。尽 管种类繁多,但它们的结构中都具有环戊烷骈多氢 菲的甾体母核。
12
R
17
11
13
16
1 10
9C
D
2
A
B 8 14
15
2.甾体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甾体化合物是由甲戊二羟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转化 而来。
乙酰辅酶A 角鲨烯 2,3-氧化角鲨烯 羊毛甾醇
接着可衍生成甾醇类、C21甾类、强心苷元类、甾 体皂苷元类等。
3.甾体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
甾类成分在无水条件下,遇强酸亦能产生各种 颜色反应,与三萜化合物类似。
⑴李-布氏反应(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等功效。
2.强心苷的糖 构成强心苷的糖有20多种。 根据它们C2位上有无羟基可以分成: α -羟基糖(2-羟基糖) α -去氧糖(2-去氧糖) α -去氧糖常见于强心苷类,是区别于其它苷类
成分的一个重要特征。
⑴α -羟基糖:除D-葡萄糖、L-鼠李糖外,还有6-去 氧糖如L-夫糖(L-fucose)、D-鸡纳糖(Dquinovose)、D-弩箭子糖(D-antiarose)、D6-去氧阿洛糖(D-6-deoxyallose)等;6-去氧糖 甲醚如L-黄花夹竹桃糖(L-thevetose)、D-洋地黄 糖等。
OH
D-鸡纳糖
CH3 HO
O H , OH
OH OH
D-弩箭子糖
CH3 O H , OH
HO OH OH
D-6-去氧阿洛糖
O
CH3 HO
H,
OH
HO OH
L-夫糖
CH3 HO
O OCH3 H, OH
OH
D-洋地黄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