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种猪生产概述(PPT 64页)
种猪生产概述(PPT 64页)
管理
• (1) 加强运动 • (2)后备母猪宜小群低密度饲养,一般每栏数量 不超过6头,每头占地不低于1.5m² ,且同栏猪只体 重不宜相差太大。 • (3)对于瘦肉型猪种,在第一次配种前,限制饲 料摄入量将导致减少背膘,可能会影响繁殖性能。 如果背中部脂肪厚度少于7mm,就会发生繁殖方 面的问题。
日粮起码含粗蛋白14%(最好16%)、 赖氨酸0.7%、钙0.95%和磷0.80%。
为了使后备猪的更好地生长发育,有 条件的猪场可饲喂些优质的青绿饲料。
饲养方式 • 90kg前自由采食,90kg后限制饲养; • 直接用干粉料或颗粒料投喂,分早晚两次 投放; • 每天2.0-2.5kg, 具体视情决定。 • 配种前的15天, 加大喂料量,以促使发情排 卵,并增加排卵数。
3次/天。
“空怀母猪八成膘,容易怀胎产仔高”
3天
泌乳期
减料
断奶
3天 减料
4~7天
干奶
加料
发情
母猪的淘汰
1.正常淘汰:
年龄大、生产性能下降、病残母猪。
传统饲养:利用7~8胎,年更新率25%; 集约化饲养:利用6~7胎,年更新率30~35%。
2.异常淘汰
长期不发情,经药物处理无效的后备母猪; 发情但正常公猪连配两期未受孕的后备母猪; 出现假孕的母猪。
奶后不能正常发情;
有的母猪在哺乳期采食大量精料导致营养过剩,造
成体况肥胖,也导致不能正常发情;
哺乳期容易发病,进而影响到断奶后的正常发情。 !正常情况下,母猪断奶后7~10天开始发情
初产母猪产后不易发情,主要是体况较差造成的。
!提供充足的、全价的饲料
日粮能量水平不仅能促使断奶后尽快发情,还能增加初
获得体格健壮、 发育良好、具有品种 的典型特征和高度种 用价值的种猪。
初配年龄和体重: • 初情期的平均日龄为200天(其范围为5~9 月龄) • 通常后备母猪是在配种前,7或8月龄和体 重达到110~130千克时选留(我国的地方 早熟猪种3~4月龄,体重30~50kg即可达 到性成熟)。
营养要求 • 在青年母猪发育时期,饲喂含有全价蛋白 质和氨基酸平衡的饲料是非常重要的。
正常发情、配种,但产仔数少的母猪;
头3胎累计产仔数低于24头;
第2~4胎累计产仔低于26头; 第3胎后连续三胎累计产仔数低于27头。 母性差,易压死或有咬、吃仔猪恶习的母猪; 出现肢体疾病影响生产的母猪。
(二)母猪的配种
• 1 发情与排卵 发情周期:母猪是多周期发情动物,可全年发情配种,母 猪从上次发情终止,到下次发情初始称为发情周期,一般 为19-23天,平均21天。历经发情前期、发情中期、发情 后期和休情期。 • 前期表现不安、食欲下降、外阴红肿,阴道分泌的粘液较 少,不接受分猪的爬跨。 • 中期鸣叫、跳栏、食欲减退,爬跨其它猪只,频频排尿, 外阴充血红肿,阴道分泌的粘液量多且粘稠,听到公猪叫 声表现呆立、接近公猪、极度兴奋、头对头相闻、四肢叉 开、举尾、接受试情公猪爬跨等 • 接受公猪的爬跨。 • 后期性欲减退,站立反应消失,不接受公猪爬跨,阴道粘 液排出量减少。 • 休情期:生理活动处于相对静止时期,恢复正常。
(一)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 空怀母猪:指未配或配种未孕的母猪,包 青年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
• 工作目标:促使青年母猪早发情、多排卵、 早配种达到多胎高产的目的;对断奶母猪 或未孕母猪,积极采取措施组织配种,缩 短空怀时间。
• 1、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 后备母猪是指5月龄到初配前留作种用的 母猪。 目标:
产母猪的排卵数和经产母猪的受胎率。
!较高能量水平
炎热的季节,在日粮中额外添加一些维生素,可以提高
受胎率(优质青绿饲料)。
!提高维生素添加水平
空怀母猪饲喂高水平的抗生素能提高产仔数。
!科学应用抗生素(人没病不要吃药)
空怀母猪的给料方法
断奶后膘情较差的母猪,断奶前后少减料或不减料, 干乳后增加营养,尽快恢复体况; 断奶后膘情好的母猪,断奶前后要控料,加强运动; 正常体况的空怀母猪日喂1.8kg~2.0Kg/头,习惯上
与公猪接触
设围栏 将试情公猪放入青年母猪群中 将青年母猪放入公猪群中
26
31 46 7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hacker和Kirkwood,1988
• (8)做好配种前的疫苗注射及其它日常管 理工作。(准备配种前两月注射乙脑、细 小病毒等,新购种猪应按免疫程序全部注 射一次疫苗)
经产空怀母猪的生理特点
经过3~5周的哺乳期,造成母猪体况较差,往往断
• (7)用公猪去刺激育成母猪,能获得较 高的发情率和受胎率 • 国外作法:
•在体重65~75kg时,选择有潜 力的青年母猪,与公猪接触,每天 至少20分钟,记录日期与所发生 的情况。
在体重100kg前青年母猪达到初情期的管理效果 处 理 青年母猪达到初情 期的比例(%) 0
没有任何处理 和其他的青年母猪混合在一起
种猪生产
本章重点介绍种猪(种公猪、后备母猪、 妊娠母猪、泌乳母猪等的饲养管理技术,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种猪饲养管理 的全过程,认识通过改善种猪的饲养管理, 达到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种母猪的饲养管理
• 种母猪的选择 • 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特征; • 生殖器官发育良好,不过小,无异形; • 四肢粗壮结实,行走自如,无裂蹄现象;。 • 乳头6对以上,排列整齐,发育正常; • 性情温顺,忌暴烈; • 母亲的繁殖性能指标优良; • 体型不宜过大。
• (4)加强猪群调教训练,利用清理栏舍、喂 食之便,经常对猪只进行抚摩、轻拍,使其感 受亲善行为,避免后期生产管理中因怕人而惊 吓,造成流产现象。 • (5)注意观察母猪发情现象,一般6~7月龄、 体重90~100公斤之后备母猪往往有发情征状: 食欲减少、烦躁不安、阴部肿胀发红,此时不 宜配种,一般须发情两次过后,年龄在7~8月 龄,体重达110公斤以上,第三次发情才开始 配种使用。 • (6)大多数青年母猪在体重120kg时都可以 安全配种生产。对于早熟的地方品种6-8月龄 时,体重50-60kg配种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