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与焊接实训》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与焊接实训》是培养电子产品制造业的实用型技能人才的核心课程,是现代电子产品制造业一线技术人员的必修课。
特别适于为企业培训技术工人做培训教材,也可在实用电子专业中作为技能培训的教材。
二、教材性质是培养学生通用技能的,是属于基础技能课。
三:培养的目标是培训初、中级电子元件检测员或电子元器件生产与销售员的四.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产品中的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种类、特点以及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功能。
2.能够对电子产品中常用电子元器件进行检测。
3.了解各种元器件的焊装方法和工艺要求。
4.了解各种微型贴片元件的焊装方法及专用设备。
5.掌握各种元器件的焊接要求。
6.掌握常用元器件的焊接技能。
五.本课程安排的条件及课时本课程理论性不强,但技能实训要求比较高,重点在于练。
要能识别元器件、检测元器件、焊装元件。
因而必须有充分的实训的条件和实训的项目。
总课时约为120课时。
六.教学内容及重点1.教学内容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问世,新型电子产品得到了迅速的普及。
特别是家电、计算机和外围设备、数码产品、手机及通信设备等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娱乐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信息工具。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产品的制造基地,从基本电子器件、整机直到整个系统的设计生产,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中国制造的产品已遍布全世界,中国的制造水平已向国际标准靠拢。
因而,在电子产品的制造行业需要大批的高素质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特别需要具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技术人员。
因为他们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技术水平,需要不断地提高加工制造技术人员的素质。
不断更新实用型技能培训教材,是培训技能人才的技术保障。
本书采用“项目教学”的编写方式,先介绍普通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器件、电动机等方面的基本实用知识,然后介绍不同类型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和焊接实练,通过实训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是生产、装配、调试、检验和维修电子产品的基础。
随着电子新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不断地更新换代,电路结构和工艺也越来越复杂,这大大增加了产品生产与维修的难度。
迅速普及生产工艺和检修知识成为初学者的首要问题。
如何能够快速、全面地了解电子元器件的种类特点和使用特性,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代换和焊接方法,成为电子产品生产和维修的前提条件。
本书作为电子产品生产、维修的入门级教材,主要针对初级用户。
从电子元器件的种类、特点、功能入手,通过对电子产品中各种元器件的分析,并结合实际电路的特点,以实际图例与结构解剖图相结合的演示方式,使学习者对各种元器件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进而学会电子元器件的检修和焊装技能。
2.教学内容及重点本教材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即电子元器件的功能、特点和检测方法方面的知识。
第二部分是实训实练,这两部分都很重要。
各章节的重要程度以★号数表示。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第1章电阻器的基础知识1.1 电阻器的功能1.2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1.3 电阻器的命名及规格1.3.1 电阻器的命名1.3.2 电阻规格直标法1.3.3 电阻器的色标法1.4 不同种类电阻器的功能与识别1.4.1 固定电阻器1.4.2 熔断电阻器1.4.3 压敏电阻器1.4.4 热敏电阻器1.4.5 湿敏电阻器1.4.6 光敏电阻器1.4.7 气敏电阻器1.4.8 水泥电阻器1.4.9 可变电阻器1.4.10 排电阻器1.5 常用电阻器的检测方法1.5.1 固定电阻的检测方法1.5.2 熔断电阻的检测方法1.5.3 压敏电阻的基本性能及检测方法1.5.4 热敏电阻的基本性能及检测方法1.5.5 水泥电阻的基本性能及检测方法1.5.6 湿敏电阻的基本性能及检测方法1.5.7 可变电阻的基本性能及检测方法1.6 电阻器的代换原则★★★第2章电位器的基础知识2.1 电位器的功能2.2 电位器的主要参数2.3 电位器的命名及规格2.3.1 电位器的命名2.3.2 电位器规格直标法2.4 不同种类电位器的特点与识别2.4.1 线绕电位器2.4.2 碳膜电位器2.4.3 合成碳膜电位器2.4.4 实芯电位器2.4.5 导电塑料电位器2.4.6 单联、双联电位器2.4.7 单圈和多圈电位器2.4.8 直滑式电位器2.5 电位器的检测方法2.6 电位器的代换原则★★★第3章电容器的基础知识3.1 电容器的功能3.2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3.3 电容器的命名及规格3.3.1 电容器的命名3.3.2 电容器规格直标法3.3.3 电容器的色标法3.4 不同种类电容器的特点与识别3.4.1 纸介电容器3.4.2 瓷介电容器3.4.3 云母电容器3.4.4 涤纶电容器3.4.5 玻璃釉电容3.4.6 聚苯乙烯电容器3.4.7 铝电解电容器3.4.8 钽电解电容器3.4.9 单联、双联电容器3.4.10 微调电容器3.5 电容器的检测方法3.5.1 普通固定电容的检测方法3.5.2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方法3.5.3 可变、微调电容的检测方法3.6 电容器的代换原则★★★第4章电感器的基础知识4.1 电感器的功能4.2 电感器的主要参数4.3 电感器的命名及规格4.4 不同种类电感器的特点与识别4.4.1 空芯线圈4.4.2 磁棒线圈4.4.3 磁环线圈4.4.4 固定色环电感器4.4.5 固定色码电感器4.4.6 微调电感器4.4.7 偏转线圈4.5 电感器的检测方法4.6 电感器的代换原则★★★第5章变压器的基础知识5.1 变压器的功能5.2 变压器的主要参数5.3 变压器的命名及规格标志5.4 不同种类变压器的特点与识别5.4.1 电源变压器5.4.2 音频变压器5.4.3 中频变压器5.4.4 行输出变压器5.4.5 行激励变压器5.4.6 开关变压器5.5 变压器的检测方法5.6 变压器的代换原则★★★★第6章二极管的基础知识6.1 二极管的功能及特点6.2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6.3 半导体器件型号详解6.4 不同种类二极管的功能与识别6.4.1 普通二极管6.4.2 整流二极管6.4.3 检波二极管6.4.4 稳压二极管6.4.5 发光二极管6.4.6 光敏二极管6.4.7 变容二极管6.4.8 开关二极管6.4.9 双向触发二极管6.4.10 快恢复二极管6.5 二极管的基本检测方法6.5.1 二极管的常规检测方法6.5.2 光敏二极管的检测方法6.5.3 变容二极管、双向触发二极管的检测方法6.6 二极管的代换原则★★★★第7章三极管的基础知识7.1 三极管的功能7.2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7.3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7.4 三极管的命名及规格标志7.5 不同种类三极管的特点与识别7.5.1 NPN三极管7.5.2 PNP三极管7.5.3 塑料封装大功率三极管7.5.4 金属封装大功率三极管7.5.5 塑料封装小功率三极管7.5.6 高频三极管7.5.7 达林顿三极管7.5.8 带阻尼三极管7.5.9 光敏三极管7.5.10 开关三极管7.6 常用三极管的基本检测方法7.6.1 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的区分7.6.2 分辨三极管引脚的方法7.6.3 高频三极管和低频三极管的区分7.6.4 硅三极管和锗三极管的区分7.6.5三极管好坏的检测方法7.7 三极管的代换原则★★第8章场效应晶体管的基础知识8.1 场效应晶体管的功能8.2 场效应晶体管的特性曲线8.3 场效应晶体管的主要参数8.4 不同种类场效应晶体管的识别8.4.1 结型场效应管8.4.2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8.5 场效应晶体管的基本检测方法8.6 场效应晶体管的代换原则★★第9章晶闸管的基础知识9.1 晶闸管的功能9.2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9.3 晶闸管的命名及规格9.4 不同种类晶闸管的识别9.4.1 单结晶体管9.4.2 单向晶闸管9.4.3 双向晶闸管9.5 晶闸管的基本检测方法9.5.1 判别单向晶闸管的阳极、阴极和控制极9.5.2 判别单向晶闸管的好坏9.5.3 判别双向晶闸管的好坏9.6 晶闸管的代换原则★★★第10章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10.1 集成电路的功能10.2 集成电路的分类10.3 集成块的命名及规格10.4 集成电路的主要参数10.5 集成电路引脚分布识别10.5.1 单列直插式集成块的引脚分布规律10.5.2 双列直插式集成块的引脚分布规律10.5.3 扁平矩形集成块的引脚分布规律10.6 不同种类集成块的识别10.6.1 单列直插式10.6.2 功率塑封式10.6.3 双列直插式10.6.4 双列表面安装式10.6.5 扁平矩形表面安装式10.6.6 矩形针脚插入式10.6.7 金属圆形直插式10.7 集成电路的检测方法10.8 集成电路的代换原则★★第11章电动机的基础知识11.1 电动机的功能11.1.1 直流电动机的启动11.1.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11.1.3 直流电动机的反转11.2 电动机的分类11.3 电动机的主要参数11.4 不同种类电动机的特点与识别11.4.1 机械稳速直流电机11.4.2 电子稳速直流电机11.4.3 电压伺服电机11.4.4 频率伺服电机11.4.5 录像机的鼓电机11.4.6 录像机的主导轴电机11.4.7 光控电机11.5 电动机的检测方法11.6 电动机的代换原则★★★★第12章贴片元件的种类和结构12.1 表面安装电阻器12.2 片式电位器12.3 表面安装电容器12.4 表面安装电感器12.5 表面安装半导体器件12.6 片式表面波滤波器12.7 片式振荡器12.8 片式磁芯12.9 片式开关(SMS)★★★第13章常用检测仪表的使用方法13.1 电流表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13.2 电压表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13.3 万用表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13.4 兆欧表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13.5 钳形电流表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13.6 万用电桥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13.7 信号发生器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13.8 示波器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13.9 试电笔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13.10 频率计数器13.11 场强仪13.12 频谱分析仪13.13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13.14 逻辑分析仪13.15 静电测量仪器13.16 电路板装配测试设备★★★★第14章焊接基础知识14.1 锡焊的机理及工艺要素14.2 手工焊接工具与焊接材料14.3 锡焊操作的正确姿势14.4 焊接操作的基本步骤14.5 焊接质量要求14.6 典型不良焊点外观及其原因分析第二部分检测与焊接技能实训★★★★实训项目一:电阻器的检测与焊接实训1.1 电阻器的检测方法1.1.1 普通电阻的检测方法1.1.2 熔断电阻的检测方法1.1.3 压敏电阻的检测方法1.1.4 热敏电阻的检测方法1.1.5 水泥电阻的检测方法1.1.6 湿敏电阻的检测方法1.1.7 可变电阻的检测方法1.2 电阻器焊接前预加工处理1.3 电阻器的焊接操作★★★实训项目二:电位器的检测与焊接实训2.1 电位器的检测方法2.2 电位器的安装焊接操作★★★★实训项目三:电容器的检测与焊接实训3.1 电容器的检测方法3.1.1 普通固定电容的检测方法3.1.2 电解电容的检测方法3.1.3 微调电容的检测方法3.1.4 可变电容的检测方法3.2 电容器焊接前预加工处理3.3 电容器的焊接操作★★★实训项目四:电感的检测与焊接实训4.1 电感的检测方法4.2 电感焊接前预加工处理4.3 电感的焊接操作★★★实训项目五:变压器的检测与焊接实训5.1 变压器的检测方法5.2变压器的安装、焊接操作★★★实训项目六:二极管的检测与焊接实训6.1 二极管的检测方法6.1.1 普通二极管的检测方法6.1.2 整流二极管的检测方法6.1.3 检波二极管的检测方法6.1.4 稳压二极管的检测方法6.1.5 发光二极管的检测方法6.1.6 光敏二极管的检测方法6.1.7 变容二极管的检测方法6.1.8 开关二极管的检测方法6.1.9 双向触发二极管的检测方法6.2 二极管焊接前预加工处理6.3 二极管的焊接操作★★★★实训项目七:三极管的检测与焊接实训7.1 三极管的检测方法7.1.1 NPN型三极管的检测7.1.2 PNP型三极管的检测7.1.3 判别PNP三极管的引脚极性7.1.4 判别NPN三极管的引脚极性7.1.5 PNP型三极管性能的检测7.1.6 NPN型三极管性能的检测7.2 三极管焊接前预加工处理7.3 金属大功率三极管的安装焊接操作★★★实训项目八:场效应晶体管的检测与焊接实训8.1 场效应晶体管的检测方法8.1.1 结型场效应管的检测8.1.2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检测8.2 场效应晶体管焊接前预加工处理8.3 场效应晶体管的焊接操作★★★实训项目九:晶闸管的检测与焊接实训9.1 晶闸管的检测方法9.1.1 单向晶闸管的检测9.1.2 双向晶闸管的检测9.1.3 单结晶体管的检测9.2 晶闸管焊接前预加工处理9.3 晶闸管的焊接操作★★★★实训项目十:集成块的检测与焊接实训10.1 集成块的检测方法10.1.1 在路检测法10.1.2 开路检测法10.2 集成块焊接前预加工处理10.3 配备散热片的集成电路的焊接操作★★实训项目十一:电机的检测与焊接实训11.1 电机的检测方法11.2 电机的安装、焊接七.课时课时的安排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120课时左右,如需要在课程中间添加电工电子及信号测量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则课时数应取140左右,如已具有电路基础知识的情况,课时数可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