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用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

怎样用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

怎样用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按摩治疗颈椎病属于患者可以接受,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整复错缝等作用,对神经根型的效果较为明显,对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也有一定的疗效。

对脊髓型颈椎病,按摩疗法应慎用。

(1)患者正坐,医者站在背后施按揉法于风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能舒筋通络,使颈肩部痉挛的肌肉得以放松。

再用法于颈肩部,以斜方肌为重点,施法3~5 分钟后,医者一手扶头顶,一手施法于颈胸椎部,在的同时,配合颈椎屈伸被动运动3 ~5次。

接着颈及患侧肩部,配合颈椎侧屈被动运动3~5次。

最后医者一手托住健侧下颌,一手颈肩部,配合颈椎旋转被动运动。

本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手法,其功能为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消除神经根炎症和水肿,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改善病灶部的缺氧状态。

(2)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后方,施拿法于风池、风府、肩井部以舒筋通络,进一步缓解痉挛的肌肉,能经通络而行气血,使颈肩部僵硬痉挛的肌肉逐渐趋于柔软。

(3)坐位,医者立于患者侧方,一手虎口托住患者枕部,一手以肘部托住其下颌,手掌环抱其头部向上牵引,利用患者的体重对抗,使椎间隙增宽,椎间孔扩大。

(4)坐位,医者一手扶住头顶,一手托住患者下颌作抱球势,徐徐摇动颈椎,待患者肌肉放松后,突然作颈椎伸位斜扳法,往往可听到弹响声。

本法功能为滑利关节,整复错缝,扳法拉开椎间隙,突发性动作可纠正后关节错缝,增加颈椎的活动范围,同时能改变骨赘和神经根的相对位置,以减少刺激和压迫,从而缓解和消除临床症状。

推拿对治疗颈椎病的利弊有哪些推拿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治疗时不用吃药和打针,仅凭推拿医生的双手和简单器械在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经络循行的路线、气血运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达到治疗的目的。

由于推拿痛苦小,简便易行,疗效有时立竿见影,深受病人的欢迎。

推拿对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有以下几方面:①疏筋通络,缓解疼痛和麻木。

②加宽椎间隙,扩大椎间孔.整复椎体和小关节滑脱,解除神经压迫。

③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有利于颈椎活动。

④松解神经根和软组织粘连,缓解症状。

尽管推拿在缓解须推病症状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由于颈椎病病因复杂.病理改变多种多样,颈部又有十分重要的结构如脊髓、神经根、推动脉等。

推拿医生对颈椎病病人不仅要有熟练的推拿手法,还要对颈椎疾病有一定认识。

强力的粗暴的推拿手法完全有害。

颈推病病人大多年龄偏大,往往伴有动脉硬化,骨质增生、韧带弹性下降甚至钙化、骨化,故强力的颈部被动活动可能会造成韧带、肌肉、骨质的损伤,加重疼痛,也可能因椎动脉的突然阻断使脑部缺血产生眩晕甚至昏厥。

尤其对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由于椎管容量本身小,已受到不同程度压迫,受到突然冲击可能会产生瘫痪。

所以推拿宜采用轻柔和缓的放松手法,来达到对颈椎病的疏筋通络、止痛止麻、解痉和最后缓解症状的目的。

颈推牵引有什么作用颈椎牵引是颈椎病保守疗法中最主要而且疗效确实的一种方法,其治疗作用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1)限制颈椎活动,减少对受压脊髓和神经根的反复摩擦和不良刺激,有助于脊髓、神经根、关节囊、肌肉等组织的水肿和炎症消退。

(2)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甚至解除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

(3)解除肌肉痉挛,恢复颈脊拄的平衡,降低椎间盘内压,缓冲椎间盘向四周的压力。

(4)牵开小关节间隙,解除滑膜嵌顿,恢复颈椎间的正常序列和相互关系。

(5)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直,改善推动脉的血供。

(6)使颈椎管纵径拉长,脊髓伸展,黄韧带皱招变平,椎管容积相对增加。

正确的牵引治疗不仅可使肌肉痉挛解除,同时也可改善神经根刺激症状。

颈椎病自我过伸仰枕法①患者仰卧,将枕头上缘置于平肩位,使头向后过伸呈仰枕位,坚持20~30分钟。

②继之将枕头向上移至肩与枕后粗隆之间,尽可能使枕头与后项部充分接触,并使局部体位舒适,以保证颈椎的生理前屈位。

此位置可自然入睡,坚持1~1.5小时却可,每日1~2次。

③枕头应呈长圆柱形,断面直径15厘米,长度约40厘米,内装乔麦皮为宜。

腰肌劳损自我推拿法①摩腰肌:用双手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腰椎两侧肌肤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的有节律的按摩。

用劲自然,动作缓和协调,每分钟120次左右,做2分钟。

②理腰筋:双手叉腰,拇指在后,指面紧压在腰部骶棘肌肌腹上,并沿骶棘肌肌腹行走的方向,用深在均衡而持续的压力,自上而下,缓缓移动,顺筋而理。

反复20次。

此法能使筋肉理顺而舒展。

③扣腰肌:双手叉腰,拇指在后,拇指指面抵着腰部骶棘肌脊椎缘,然后用力由内向外扣拨,扣拨时可上下移动,反复50次。

此法可缓解腰肌痉挛,有消除腰肌疲劳的作用。

哪些颈椎病需手术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症状复杂多变,表现为颈部僵硬疼痛、活动受限、颈肩部疼痛、上肢无力、手指麻木等,严重者出现颈以下瘫痪。

个别患者可有血压升高或降低、心绞痛、心律失常、视力下降、听力障碍、乳房疼痛、吞咽困难等特殊症状。

一般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等几种。

颈椎病治疗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说到手术治疗,不可等闲视之。

因为颈部解剖结构复杂,生理作用重要:支撑颅脑;供应大脑的血管从颈椎两侧经过;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起始部位;颈椎内部的脊髓是大脑与全身神经联系的关卡:头部以外的感觉,均须经过颈脊髓才能上传,而大脑指挥躯体运动,同样无法超越颈脊髓。

所以,颈椎病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以策安全。

但是,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必须考虑手术治疗。

1984年,我国骨科界众多专家讨论通过了“颈椎病的手术适应证” 试行草案,现在仍然可行。

脊髓性颈椎病,颈脊髓受到增生骨赘、黄韧带、突出椎间盘压迫,症状轻微的,可作非手术治疗,同时注意观察,如有颈以下身体瘫痪,出现不同程度感觉和运动障碍,脊髓受压症状不断加重或突然加剧,必须尽快手术治疗。

否则时间拖长,受压神经变性,恢复困难。

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或猝倒症状反复发作,经血管造影明确椎动脉受压部位和程度,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可考虑手术。

极少数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受压神经定位准确,可酌情手术治疗。

交感神经型手术效果较差,手术治疗应慎重。

极少数情况下,第六颈椎上下椎体骨质增生速度过快,骨赘过大,可以压迫前方毗邻的食道(此处本来比较狭窄),引起周围炎症、水肿,加重狭窄,出现吞咽困难症状。

还可伴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头后仰时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通过调整食物、服药利尿、颈椎牵引或石膏颈围固定、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措施,仍不能缓解,应采取手术治疗,将压迫食道的骨赘切除,效果颇好。

这种手术,一般不易损伤脊髓、神经及血管,较上述手术安全。

颈椎病手术方式也颇多,有的从颈前作切口进入(前路),将食道和气管拉向一边,即见到颈椎椎体,切除部分椎骨和椎间盘。

有的从后面项部作切口(后路),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到达椎板,将椎板切开或切除部分,达到减压目的。

选择手术进路,主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利于解除对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或食道压迫。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是在X线监护下,应用特殊器械切除颈椎间盘,不须开刀,减少了对人体的损伤。

同样在X线监护下,将特殊药物胶原酶注射到病变颈椎间盘,可以溶解突出椎间盘,解除压迫,达到治疗目的。

这两种方法,国内正在进一步探索,逐渐开展。

治疗要从多方面开展由于颈椎病的症状各异,一旦有了这方面的症状,一定要请专科医生帮助确诊,否则延误诊断,耽搁治疗。

一旦诊断明确,我们就要从多方面进行治疗。

(1)从心理上:对疾病要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颈椎病病程比较长,病情常有反复,发作时症状可能比较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

因此,一方面要消除恐惧悲观心理,另一方面要防止得过且过的心态,放弃积极治疗。

(2)从身体上: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或初次发作的病人,要适当注意休息,病情严重者更要卧床休息2-3周。

所以颈椎病的间歇期和慢性期,应适当参加工作.不需长期休息。

但卧床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肌肉萎缩、组织粘连、关节粘连等变化,阻碍颈椎病的恢复。

(3)从预防上:。

无论是睡眠、休息.还是学习工作,甚至日常一些动作,都要保持良好的习惯,时刻不忘颈椎的保护。

同时加强颈肌的锻炼。

(4)从治疗上: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分。

绝大多数病人经非手术治疗能够缓解症状甚至治愈不发。

但每一种治疗方法均有其独特的操作、作用和适应症,需要有专科医师指导,而且有一定的疗程。

切忌病急乱投医,朝三暮四,频繁更换治疗方法或多种方法杂乱并用,不但得不到治疗效果.反而加重病情。

颈椎病手术的适应征颈椎病治疗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说到手术治疗,不可等闲视之。

因为颈部解剖结构复杂,生理作用重要:支撑颅脑;供应大脑的血管从颈椎两侧经过;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起始部位;颈椎内部的脊髓是大脑与全身神经联系的关卡:头部以外的感觉,均须经过颈脊髓才能上传,而大脑指挥躯体运动,同样无法超越颈脊髓。

所以,颈椎病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以策安全。

但是,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必须考虑手术治疗。

1984年,我国骨科界众多专家讨论通过了“颈椎病的手术适应证” 试行草案,现在仍然可行。

脊髓性颈椎病,颈脊髓受到增生骨赘、黄韧带、突出椎间盘压迫,症状轻微的,可作非手术治疗,同时注意观察,如有颈以下身体瘫痪,出现不同程度感觉和运动障碍,脊髓受压症状不断加重或突然加剧,必须尽快手术治疗。

否则时间拖长,受压神经变性,恢复困难。

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或猝倒症状反复发作,经血管造影明确椎动脉受压部位和程度,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可考虑手术。

极少数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受压神经定位准确,可酌情手术治疗。

交感神经型手术效果较差,手术治疗应慎重。

极少数情况下,第六颈椎上下椎体骨质增生速度过快,骨赘过大,可以压迫前方毗邻的食道(此处本来比较狭窄),引起周围炎症、水肿,加重狭窄,出现吞咽困难症状。

还可伴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头后仰时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通过调整食物、服药利尿、颈椎牵引或石膏颈围固定、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措施,仍不能缓解,应采取手术治疗,将压迫食道的骨赘切除,效果颇好。

这种手术,一般不易损伤脊髓、神经及血管,较上述手术安全。

颈椎病手术方式也颇多,有的从颈前作切口进入(前路),将食道和气管拉向一边,即见到颈椎椎体,切除部分椎骨和椎间盘。

有的从后面项部作切口(后路),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到达椎板,将椎板切开或切除部分,达到减压目的。

选择手术进路,主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利于解除对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或食道压迫。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是在X线监护下,应用特殊器械切除颈椎间盘,不须开刀,减少了对人体的损伤。

同样在X线监护下,将特殊药物胶原酶注射到病变颈椎间盘,可以溶解突出椎间盘,解除压迫,达到治疗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