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的热处理示范课教案

钢的热处理示范课教案

钢的热处理常识教案
课 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专业 数控技术应用 学 时 1
授课 班级 12数控1班 授课 教师 授课
模式
理论

一、教学课题:
1.5.3钢的常用热处理常识
二、教学目的
掌握部分:1、热处理的目的、分类;
2、常用热处理工艺的方法和应用。
了解部分:典型零件的常用热处理工艺分析。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钢的常用热处理工艺(四把火)。
难点: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的区别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演示法为辅。(图片、实物样件、动画和视频演示)。

五、教学过程 备注

课件、视频及动画、多媒体教室、实物样件
教师提前
10分钟到
教室准备

教学准备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到课情况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金属材料的分类和金属加工方法的分类部分
内容。(5分钟)

导入方法:历史事件导入法、实例导入法。
一、历史事件导入:列举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经历过的石器时代
——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人类所使用过的工具和武器。让学生思
考这样的工具和武器有哪些特点
二、实例导入: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建造过程,所碰到钢材短缺的问题来
说明热处理对国防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吸引学生对钢的热处理知
识的关注。

1.5.3钢的常用热处理常识
一、钢的热处理:(概念解释)
1、钢的热处理是采用适当的方式对钢铁材料或工件进行加热、
保温和冷却以获得预期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
2、热处理能显着提高钢的力学性能,满足零件使用要求和延长
寿命;还可改善钢的加工性能,提高加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3、热处理在机械制造中应用很广,汽车、拖拉机中有70%~80%
的零件进行热处理,各种刀具、量具、模具等几乎100%要进行热处

抽点
新 课
课堂导入
复习
理。 二、常用热处理的工艺方法: 主要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简称“四把火”。任何一种热处理工艺都由加热、保温、冷却三个阶段组成。 (一)退火 1. 定义 退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500~600oC,保温一定时间,然后随炉冷或将工件埋入石灰、沙堆等冷却能力弱的介质中缓慢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2、目的与作用 ? 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机加工工件中的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加工性能。 (二)正火 1. 定义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500~600oC,在炉外的空气中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工艺。 2. 目的与作用: 正火与退火相比: 二者的加热温度相同;正火冷却速度较快,转变温度较低,所以设备利用率高;钢材正火能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消除工件的热加工缺陷。一般来说:低、中碳钢采

以讲授法
为主

热处理工
艺曲线

配合视频
演示
用正火而不采用退火。
(钢件在铸造、锻造、热轧、焊接等热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粗大晶粒、
内应力等缺陷,通过正火处理可以消除这些缺陷,达到细化晶粒、均匀组
织、消除内应力的目的。)

(三)、淬火
1. 定义
淬火就是把钢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经过保温后,在水、
盐水或矿物油(如机油、变压器油和柴油等)中迅速冷却至室
温的热处理工艺。
2、目的与作用:
淬火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是改善
零件使用性能最主要的热处理工艺。
(四)、回火
1. 定义
回火是把淬火后的工件重新加热到某一温度,经保
温后空冷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根据加热温度的高低,回火又可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回火。
2.目的与应用
⑴减少或消除淬火内应力,防止工件变形或开裂。
⑵获得工艺要求的力学性能。例如轴、齿轮在高温回火后强度得到提升,
不容易开裂,弹簧在中温回火后弹性和强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配合视频
知识扩展:
“四把火”随着加热温度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可演
变出不同的热处理工艺 。为了获得一定的强度和韧性,
把淬火和高温回火结合起来的工艺,称为调质处理。

三、应用实例
(一)菜刀的热处理加工过程
(二)车床齿轮的热处理加工过程

演示
通过化学
热处理与
表面淬火
的不同之
处引入。

渗碳是工
业中最常
用的表面
热处理工
艺。重点
讲授。

配合图
片、视频
演示

小结: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四把火”,其中淬火与回
火关系密切,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根据所学知识,让学生讨论哪些零件需要表面热处理。
作业:预习下节:钢的表面热处理。

小结与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