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支架设计验算书(总5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德商高速公路夏津至聊城段路桥二标聊城北互通式立交MRK82+835.15主线桥支架设计验算书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五局集团德商高速公路夏津至聊城段路桥二标项目经理部目录一、设计计算说明 (3)1.1、设计依据 (3)1.2、工程概况 (3)1.3、预应力砼现浇连续箱梁施工顺序 (5)1.4、支架总体方案 (5)二、荷载计算 (6)2.1、荷载分析 (6)2.2、荷载分项系数 (8)2.3、荷载效应组合 (9)三、模板、背肋及脊梁计算 (9)3.1、模板荷载的计算 (9)3.1.1、设计荷载 (9)3.1.2、侧压力的计算 (10)3.1.3、底板压力计算 (13)3.2、模板计算 (14)3.2.1、底模计算 (14)3.2.2、侧模计算 (17)3.2.3、内模顶模计算 (18)3.3、背肋的计算 (19)3.3.1、底模背肋 (19)3.3.2、侧模背肋 (21)3.3.3、内模顶模背肋 (23)3.4、脊梁的计算 (26)3.4.1、底模脊梁 (26)3.4.2、侧模脊梁 (29)3.4.3、内模顶模脊梁 (33)3.5、拉杆计算 (36)四、支架计算 (38)4.1、支架布置情况 (38)4.1.1、立杆和横杆的布置 (38)4.1.2、剪刀撑及斜杆的布置 (39)4.2、立杆力学特性计算 (39)4.3、立杆强度验算 (40)4.4、整体稳定性验算 (41)4.5、斜杆两端连接扣件抗滑强度验算 (44)4.6、局部稳定性计算 (46)4.7、底座和顶托强度验算 (47)五、地基承载能力验算 (47)六、计算结果总结 (51)聊城北互通式立交MRK82+835.15主线桥支架设计验算书一、设计计算说明1.1、设计依据①《德商高速公路夏津至聊城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路桥施工二标第四册第四分册》;②《德商高速公路夏津至聊城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路桥施工二标第四册第五分册》;③《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④《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JTG D62-2004);⑤《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⑥《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J823-2008);⑦《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⑧《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周水兴等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⑨《竹胶合板模板》(JT/T156-2004);1.2、工程概况聊城北互通立交主线桥中心桩号为MRK82+835.15,桥址区地貌类型属于鲁西北平原,地表开阔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32.10~34.10m之间,相对高差约2.00m。
大桥主体第四、五跨跨越省道S258,4号墩位于省道中间位置,两侧桥台均位于农田内。
跨径组合为左幅:2×(3×30)+2×(3×25)+2×(3×30)m;右幅:3×(2×30)+2×(3×25)+2×(3×30)m,桥长518.2m。
本桥平面位于半径R=6500m的右偏圆曲线上,墩台径向布置,纵面位于R=29000m,T=420.5,E=3.049m的凸型竖曲线内。
除0号台、1~6号墩轴线与路线中心交角135°,6~9号墩采用斜转正的形式过渡(由右偏角135°到90°)外,其他墩台轴线与路线中心线交角均为90°。
右幅6号墩处与D匝道桥相接,D匝道桥桥宽10m,上部采用4×25m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平面位于A=155缓和曲线和R=320m的右偏圆曲线上。
本桥左幅第三~四联以及右幅第四~五联上部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其中右幅第四~五联等宽,桥宽13.25m,采用单箱双室截面。
左幅第三~四联为变宽,桥宽从13.75m变化到17.75m,变化起点桩号为K82+820,终点桩号为K82+910,其中左幅第三联采用单箱双室截面,左幅第四联采用单箱三室截面。
现浇箱梁梁高为140cm,顶板厚度从横隔板位置到跨中位置按45cm-25cm 依次过渡,底板厚度除梁端加厚段外其余部位从横隔板位置到跨中位置按65cm-40cm-22cm依次过渡,腹板厚度从横隔板位置到跨中位置按60cm-45cm依次过渡,具体情况见《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四册第四、五分册。
1.3、预应力砼现浇连续箱梁施工顺序本桥左幅第3、4联以及右幅第4、5联按设计要求均采用满堂支架整体现浇施工,施工顺序按施工图给出的“施工概略流程图”实施,详见附件5:预应力现浇连续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1.4、支架总体方案根据连续箱梁结构设计特点及地质、地形条件,本项工程施工时以WDJ碗扣式满堂支架为支撑结构。
满堂式碗扣支架体系由支架基础、可调节底托、Φ48×3.5mm 碗扣立杆、横杆、斜撑杆、可调节顶托、横向分配梁(10cm×10cm 方木)、纵向分配梁(6cm×8cm木方),方木横向长度因桥梁宽度而定,比顶板一边宽出0.5m左右,以便支撑外模支架及检查人员通行。
在支架搭设范围内原地面开挖30cm后进行压实,使地基承载力达到160MPa以上,然后50cm砖渣,填筑后标高高于原地面20cm,在其顶部浇筑5cm厚细石砼封层,在再相应范围内进行20cm厚C15混凝土硬化,于支架两侧设置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泡支架基础。
支架设计时取最小应力160Kpa作为地基承载力设计的控制应力,地基回填前需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若达不到此要求,需对地基进行强夯处理,使达到承载力要求。
支架立杆布置时,横、纵桥向间距均为60cm,支架横杆竖向步距为120cm,支架顶层横杆步距宜比最大步距减少一个碗扣的距离,本工程为0.6m;立杆顶端采用可调U形托撑,支撑于模板主肋底部,底部采用可调底座,支承在5cm×20cm的枕板之上;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等于350mm。
模板系统由底模、侧模、芯模、端模等组成,箱梁底模板采用定型大块15mm厚竹胶模板,铺设于纵向分配梁(6cm×8cm方木)之上;侧模模板为15mm厚竹胶板,固定于背肋(6cm×8cm方木)之上,并采用10cm×10cm方木做脊梁;翼缘板模板为15mm厚竹胶板,铺设于纵桥向分配梁(6cm×8cm方木)之上。
支架的四周及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纵向剪刀撑间距为4.2m,横向剪刀撑间距为3.6m;支架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刀撑的间距为3.6m。
支架采用满挂密目安全网进行安全防护,高度随支架搭设高度相应提升,离支架顶高度应保持在2m以内。
在六号墩位置箱梁端部设置人行梯架,梯架采用之字型并附着于支架外侧搭设,并设置相应的栏杆、脚手板和挡脚板,搭设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要求。
二、荷载计算2.1、荷载分析支架荷载计算内容及荷载标准值取值①新浇砼及钢筋重、箱体自重均布荷载—q1=26KN/m³;计算时梁体混凝土容重:砼②施工人员、堆放及运输的工具及材料荷载—q2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P172表8-1可知,当计算模板及其下肋条时均布荷载取2.5kPa;当计算肋条下的梁时均布荷载取1.5kPa;当计算支架立柱及替他承载构件时均布荷载取1.0kPa;③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载—q3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P172表8-1可知,q取2kPa;3④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q4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P172表8-1可知,计算竖向荷载时q取2kPa,计算侧向荷载时4q取4kPa;4⑤操作层的栏杆与挡脚板自重—q5根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4.2.2条第二项q取0.14kPa;5⑥外侧满挂密目式安全网自重—q6根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4.2.2条第三项q取0.01kPa;6⑦底模、内模及其支撑自重—q7参照《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4.2.3-1表q取1kPa;7⑧支架自重—q8按双排脚手架假设每增加2根立杆所增加的面积分别计算横梁处、跨中腹板处、一般底板处、翼板处等每平米的立杆数量,进而计算每平米钢管自重,钢管单位重量采用3.84kg/m。
本工程立杆横、纵向间距均为60cm ,步距为120cm ,支架高度为800cm 。
计算可得8q =3.24kPa ;⑨横、纵向支撑方木自重—9q方木采用材质为红松,γ木=6kN/ m ³,根据横、纵向方木布置情况,计算可得:当验算横向分配梁时,9q =0.2 kPa ;当验算纵向分配梁时,按γ木=6kN/ m ³进行自重计算; 当验算立杆时,9q =0.4 kPa 。
⑩支架受风荷载—10q10z s o q =0.7w μμ式中:10q —风荷载标准值(kN/m ²);z 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规定采用,见附录A 表A ;s μ—风荷载体型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规定的竖直面取0.8;o w —基本风压(kN/ m ²),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规定采用,见附录A 图A 。
经查:z μ=1.56;s μ=0.8;o w =0.6kN/m ²2210z s o q =0.7w =0.7 1.560.80.6k /m =0.52k /m N N μμ⨯⨯⨯;2.2、荷载分项系数计算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构件强度时的荷载设计值,取其标准值乘以下列相应的分项系数: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2;计算结构倾覆稳定时,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4。
2.3、荷载效应组合模板、支架设计计算荷载组合三、模板、背肋及脊梁计算3.1、模板荷载的计算3.1.1、设计荷载①施工荷载(机械堆放和混凝土的冲击力);②人群荷载;③结构自重;④混凝土振捣产生的荷载。
3.1.2、侧压力的计算1、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计算侧压力砼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罐车运输,我项目混凝土搅拌站每日共生产1500m³混凝土,其供应能力每小时能供应62.5m³混凝土。
根据《聊城北互通式立交主线桥施工图纸》,取最不利情况对1跨进行验算,腹板厚45cm、横隔板厚2.0m,则梁腹板的截面面积S计算如下所示:S=0.45×25×3+2×9.25=52.25m²由于箱梁为一次性浇筑,故砼浇筑速度V计算如下所示:V=62.5/52.25≈1.20m/h模板计算时,考虑混凝土不是均匀沿整个梁截面浇筑,为安全考虑因此浇筑混凝土的速度设为1.5m/h,入模的温度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