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优秀的教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们的辛勤劳动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
有人说:学生是一艘轮船,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能否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教师这个航标起到导航的关键作用。
对于学困生就更需要一盏导航的明灯,照亮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就是太阳,她们就是那渴望阳光的花朵。
学困生就像那花丛中迟迟未开的小花苞,他们更需要阳光的关照。
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这是我们教师的职责。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具有教学能力,其次,应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具有高尚的人格。
恪守职业道德、知行统一,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乐业、敬业、精业、重视形象、净化心灵、懂爱懂美、有责任心、做事细心、有恒心,怎样才能做一个无愧于社会的优秀老师呢?
一、以德为先
良好的师德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先决条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一个人,不管她学历有多高,不管她教学经历有多长,教学经验有多好,没有崇高的师德,也是没有用的。
教师应该当好学生的人生的引路人,用自己好的作风,好的思想、好的道德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和教师朝夕相处,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如果教师自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那
么学生就真正能做到“不令则行”。
如:我们能做到不讲粗口,上课不迟到,不接打手机,说道做到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却能够持久、深刻、直接地影响学生。
二、有责任感,有事业心
教师,社会给了无数的光环,而也给教师提出了许多的要求。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职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对待,用心对待,用心耕耘。
我们是学生生活上的服务生,是知识的引导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那么就要求教师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无论是成绩好的优等生,还是学习困难的后进生,我们都要一视同仁。
现在我们学校里的教师有三种:一是把学生的事当作学校的事去坐;二、把学校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三是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
前一种是得过且过,第二种是任劳任怨,而第三种则是爱的真谛。
只有真正有责任感、有事业心的人才会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这样才生活得快乐,教育得幸福。
三、重视形象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
师的个人修养和形象对于学生发展具有强烈的外在的示范性与内在的感染力。
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自我形象设计,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
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
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
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
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俗话说:“教育是一个良心活!”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因此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是每一位教师都应遵循的原则。
师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老师,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受益匪浅;师德高尚的老师,会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蜡烛一样,无怨无悔。
最后,我觉得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作为教师,就要勇于把平凡当成一种磨炼,把日常当成一种修养,
把岗位当作责任,关注工作上的每一个细节,关注学生的每一点细微的变化,自觉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总之,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为人师表,敬业、精业、乐业,才能做一个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社会的优秀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