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思维导图

2019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思维导图

★本章思维导图
价格总水平
度量
世界度量价格总水平方法 我国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指标:CPI
变动的决定因素
P=MV/T 总供给和总需求
直接影响:工资、利率、汇率
变动的经济效应
间接效应
企业生产经营决策 收入分配结构
经济增长
就业
三个条件:就业者条件、收入条件和时间条件
第九章
失业
失业人口
没有工作、当前可以工作、正在找工作
-2-
二十一、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二十二、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第四部分 统计 二十三、统计与统计数据 二十四、描述统计 二十五、抽样调查 二十六、回归分析 二十七、时间序列分析 第五部分 会计 二十八、会计概论 二十九、会计循环 三十、会计报表 三十一、财务报表分析 三十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第六部分 法律 三十三、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三十四、物权法律制度 三十五、合同法律制度 三十六、公司法律制度 三十七、其他法律制度 各章思维导图见下文:
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 消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函数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关系
两者互为补数,相加等于收入
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11边际储蓄倾向
投资函数
决定因素
投资函数 投资乘数
主要因素: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投资风险 其他因素:预期通货膨胀率、折旧 I=I(r)=e-dr K=1/S
总需求
财政基本职能
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投资储蓄恒等式
两部门恒等式 三部门恒等式 四部门恒等式
I=S I=S+(T-G) I=S+(T-G)+(M-X)
消费 理论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凯恩斯消费理论
假设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
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 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
莫迪利安尼生命消费周期理论 若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降低
经济利润(超额利润)
企业追求的最大利润
正常利润
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的
短期成本函数
短期总成本 TC=总固定成本 TFC+总可变成本 TVC
TFC:如管理人员工资 TVC:如生产工人工资
平均成本:ATC=TC/Q=TFC/Q+TVC/Q
边际成本:MC=TC/Q
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加额 边际成本是产量变动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变动
-2-
-3-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 本章思维导图
第一章
市场需求
影响因素 需求函数
需求曲线
消费者相关、产品价格、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预期
Qd=a-bP
价格与需求呈现反向变动关系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需求曲线的移动
点移动 线移动
价格因素 非价格因素
市场供给
影响因素 供给函数
现代方法:科斯定理产权明晰
公共 物品
特点
非竞争性、非排他

通过纳税间接购买,无法分割,政府提供
分类

部分间接、部分直接购买,可分割,私人可提供
与市场失灵
搭便车的存在
私人物品的需求曲线:Q 上的求和 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P 上的求和
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无意义
政府干预
公共物品主要提供者
逆向选择
劣质商品驱逐优质商品
经济周期类型
三因素分解法 两因素分析法
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 +(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按周期波动时间长短
长、中、短
按经济总量绝对或相对下降
古典型、增长型
经济周期各 阶段特征
扩张阶段
投资机会多,增长速度快,会伴有通货膨胀
紧缩或衰退阶段
短期成本曲线
总成本曲线 平均成本曲线
总成本曲线 总可变成本曲线
规律一致
总固定成本曲线
平衡于横轴
ATC
MC
先下降,后上升,成 U 形
AVC
AFC
随 Q 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
-5-
-6-
四、市场结构理论
★本章思维导图
市场结构的分类及特征
只有一个 少数几个
有很多
完全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两种效应
收入效应 名义收入不变,实际收入变化
替代效应 实际收入不变
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正常品 双反 低档物品 收入为同,但小于替代
-4-
-5-
三、生产和成本理论
★本章思维导图
企业的形成理论
企业本质特征: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交易成本的节约 市场机制和企业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信息的不完全性原因
TP、MP 和 AP 曲线及其位置关系
三条曲线都是先上升后下降 总产量(TP)最大时,边际产量(MP)=0 平均产量(AP)最大时,AP=MP
第三章
成本
机会成本
生产要素用于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用在其他用途所得的最高收入
显成本
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
隐成本
企业自己拥有并使用的资源的成本,也称机会成本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道德风险
一方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
通过多种方式提供信息服务
-7-
-8-
七、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本章思维导图
第七章
国内生产总值 的计算方法
生产法 支出法 收入法
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 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 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
反向变化:利率、税收和价格总水平 影响因素 同向变化:货币供给量、政府购买
预期 总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 三大效应:财富、利率和出口
总供给
影响短期的基本因素:价格和成本 长期只取决于劳动、技术、基本和经济体制
-8-
-9-
八、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本章思维导图
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因 素分析
类型
自愿
摩擦性、结构性
非自愿(周期性、需求不足型):宏观研究重点
就业和失业的统计
发达国家和我国
奥肯定律
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就业弹性系数 菲利普斯曲线
劳动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 第三产业或服务业占比例大,就业弹性系数就高
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曲线 关系只存在短期内,长期不存在
- 10 -
★本章思维导图
效用理论
总效用(TU) 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 边际效用(MU) 相当于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基数效用论 效用可直接度量,用边际效用论来分析 序数效用论 效用不可度量,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分析
无差异曲线
完备性
消费者偏好基本假定
可传递性
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高
特征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完全竞争市场
价格的决定者
产品有差异 价格接受者 产品无差异
各种市场厂商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需求曲线 完全垄断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需求曲线
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向右下方倾斜,且为行业需求曲线 右下方倾斜,与行业需求曲线不重合
=单位产品价格即三线合一 完全垄断企业:平均收益=单位产品价格;同时大于边际收益
投资就业机会少,经济不景气,下降趋势
预测经济波 动的指标
一致指标又称同步指标
先行指标又称领先指标
制造业订货单、股价指数、M2
滞后指标
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经济新常态
三大特征、九个方面
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
六大内容、四降一升
-9-
- 10 -
九、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
商品边际替代率
MRS=-X2/X1
第二章
预算线的变动
收入 预算线平移,左减右增
相对价格
只有一种商品价格变动 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
价格上升,绕纵轴向左旋转 价格下降,绕纵轴向右旋转 同比例上升,左移 同比例下降,右移
消费者均衡
含义:实现效用最大化 条件: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价格之比 位置: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
非竞争、非排他
需求显示
私人物品: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的 公共物品: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
政府融资(强制融资)
融资(谁付费、怎么付)
私人融资(自愿融资)
联合融资
生产(谁负责、如何将投入转为产出)
政府生产 合同外包
供给的制度结构
决策、融资、生产和受益分配
第十一章
市场和市场效率
市场系统
主体
政府经济活动范围
居民、企业、政府 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矫正外部性 维持有效竞争 调节收入分配 稳定经济
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点弹性和弧弹性的计算
影响因素:替代品、重要性、用途和时间
富有弹性:薄利多销;缺乏弹性:少销厚利
Eij>0,替代关系
商品间的关系
Eij<0,互补关系
Eij=0,无关
高档品、必需品和低档品
时间、生产周期和投入品的替代性
-3-
-4-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四章
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
完全竞争: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完全垄断
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成本曲线相同 企业可获得超额利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