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级经济师思维导图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中级经济师思维导图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市场供给
计算公式:点弹性、幅弹性
需求弹性Ed>1,富有弹性;(薄利多销:价格上涨,消费者收入降低) 需求弹性Ed=1,单一弹性
需求弹性Ed<1,缺乏弹性;(厚利厚销:价格上涨,消费者收入增加)
基本类型
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多,大) 商品的重要性(例如:生活必须品,高档商品首饰;低)
商品用途的多少(多,大) 时间(时间短,小)
均衡价格: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供给量=需求量)
均衡价格运用(政府干预)
最高限价Leabharlann 目标:保护消费者后果
供给减少、需求增加 黑市高价 生产者变相涨价
保护价格(支持价格)
目标:保护生产者
后果
生产者变相降价 商品过剩 黑市交易
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一般来说)
1.产品价格(反向变化)(最重要的因素) 2.消费者偏好 3.消费者个人收入 4.替代品价格(同向变化) 5.互补品价格(反向变化) 6.预期(买涨不买跌) 其他
需求函数 需求规律:需求与价格间呈反向方向变化的关系(大多数商品,炫耀、吉芬商品除外) 需求曲线:需求与价格的曲线,横坐标需求(Q),纵坐标价格(P)。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供给:在一定时间及各种可能出现的价格下,生产者愿意并能够为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1.产品价格(正向变化) 2.生产成本(反向变化) 3.生产技术(正向变化)
4.预期 5.相关产品的价格 6.其他(生产要素价格及国家政策)
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的规律:供给与价格间呈正方向变化的关系。 供给曲线:便是供给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影响弹性需求的因素
需求价格弹性
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化之间的比率
Eij>0,替代品 Eij<0,互补品
Eij=0,无关
类型
需求交叉弹性
需求量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之间的比率
Ey>1,高档品 0<Ey<1,必须品
Ey<0;低档品
分支主题
需求收入弹性
弹性
价格相对变化与所引起的供给量相对变化之间的比
Es>1,供给价格弹性充足 Es<1,弹性不充足 Es=0,无弹性
Es=∞,供给完全有弹性
分支主题
类型
1.时间(首要因素) 2.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3.投入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影响因素
需求供给弹性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市场需求 均衡价格
需求的含义
需求:在一定时间及一定价格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起能够购买的数量。 要素:1.愿意:购买意愿;2.能够:支付能力。 市场需求: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