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经典及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经典及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经典及解析一、中考化学综合题1.Ⅰ.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用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选填序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C或B,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此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常用甲酸(HCOOH)溶液滴加到浓硫酸中制CO气体,可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__(选填序号)。

该反应中浓硫酸既是催化剂又是脱水剂,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Ⅱ.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稀氯化铜溶液中,出现蓝绿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该同学对生成蓝绿色而不是蓝色固体的现象产生疑惑。

(查阅资料)(1).Cu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蓝色固体(Cu(OH)2),在氢氧化钠较少的情况下会生成蓝绿色碱式氯化铜(Cu x(OH)y Cl 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2).Cu(OH) 2在60℃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00℃分解完全。

碱式氯化铜在300℃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氯化氢,在400℃分解完全。

(猜想)蓝绿色固体可能是:①Cu(OH)2;②Cu x(OH)y Cl z晶体;③_______。

猜想①的理由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验证)该同学取31.25g蓝绿色固体,加热至100℃出现黑色固体。

则猜想________不正确。

继续加热到400℃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装置中药品足量)。

(实验数据)①最终得到剩余固体24.00g;②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得到固体14.35g;③浓硫酸装置中数据如表。

加热前100℃400℃250.00g251.80g253.60g(得出结论)猜想③成立,且碱式氯化铜中X∶Y:Z = _________。

(拓展延伸)为使实验中生成蓝色固体,少出现蓝绿色固体,应作_______________改进(选填序号)。

a.实验中将氯化铜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b.实验中应提供足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c.实验应该在80℃的水浴中进行【答案】分液漏斗AE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或随开随用,随关随停)2H2O22H2O+O2↑BD HCOOH H2O+CO↑Cu x(OH)y Cl z与Cu(OH)2的混合物CuCl2+2NaOH=Cu(OH)2 ↓+2 NaCl②甲X︰Y:Z= 2︰3:1a b(少写、多写、错写不给分)【解析】Ⅰ.(1)仪器①是分液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要收集干燥的氧气,需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AE;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通过控制活塞的开关,来控制装置中的压强,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与接触,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适合于装置C或B制氧气的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用甲酸溶液滴加到浓硫酸中制CO气体,通过分液漏斗可以向锥形瓶中滴加浓硫酸,因此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由于一氧化碳有毒不用排空气法,所以用D装置收集,甲酸(HCOOH)溶液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水和CO气体,化学方程式为:HCOOHH2O+CO↑;Ⅱ. 【猜测】蓝绿色固体可能是:①Cu(OH)2;②Cu x(OH)y Cl z晶体;③Cu(OH)2、Cu x(OH)y Cl z;猜想①的理由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2NaOH=Cu(OH)2↓+2NaCl;【实验】该同学取31.25g蓝绿色固体,加热至100℃出现黑色固体,说明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铜,则猜想②不正确;继续加热到400℃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甲装置,先通过浓硫酸时,通过质量变化可以检验是否生成水,后通过硝酸银时,然后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延伸】(1)解:氢氧化铜受热分解得到的氧化铜质量为wCu(OH)2CuO+ H2O80 18w 251.80g-250.00gw=8.00g则碱式氯化铜分解所得氧化铜质量为24.00g-8.00g=16.00g,所以铜元素的质量为16.00g××100%=12.80g设与硝酸银反应的氯化氢质量为nHCl+AgNO3=AgCl↓+HNO336.5 143.5n 14.35gn=3.65g,所以碱式氯化铜中氯元素的质量为3.65g× ×100%=3.55g则碱式氯化铜分解所得水的质量为253.60g-251.80g=1.80g,所以碱式氯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80g× ×100%+(16.00g-12.80g)=4.80g所以碱式氯化铜中X∶Y:Z = =2︰3:1;(2)为使实验中生成蓝色固体,少出现蓝绿色固体,实验中可以将氯化铜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这样可以保证氢氧化钠足量;实验中应提供足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这样可以保证氢氧化钠足量。

2.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

某兴趣小组请你参与研究:铁与水蒸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性质和利用。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略)(推断)观察到D中的黑色固体变红,则B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实验探究) B装置中的剩余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1)碎瓦石能防止爆沸,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2)铁的氧化物中,只有Fe2O3是红棕色,其余均为黑色,只有Fe3O4能被磁铁吸引;(初步探究) B装置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猜想和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3O4;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__________;(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____________则猜想二正确酸;(实验结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分再利用)若将B装置中剩余的黑色固体ag,经过一系列转化,全部变为红棕色固体Fe2O3(假设转化过程中铁元素无损耗),增加的质量为x,则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

(用a来表示,精确到0.01)【答案】氢气 Fe 和 Fe3O4 固体全部溶解,并有气泡冒出 Fe+4H2O══Fe3O4+4H20.03a≤ x< 0.43a【解析】(1)观察到D中黑色固体变红,则B中生成的气体具有还原性,再根据反应物为“铁与水蒸气”,所以该气体是氢气;(2)【猜想与假设】能被磁铁吸引的只有Fe与Fe3O4,则猜想一Fe3O4;又不可能只有Fe没有其他反应产物,猜想二是Fe与Fe3O4;验证猜想一与猜想二,关键是否含有Fe,故猜想二: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实验探究】根据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进行设计实验:若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冒出,则猜想二正确;【实验结论】根据“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和猜想,所以铁和水蒸气反应会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 Fe3O4+4H2;(3)假设黑色固体全是铁,则3Fe-----Fe2O3质量增加112 160 48ag x则x=0.43a假设黑色固体全部是四氧化三铁,则2Fe3O4------3Fe2O3质量增加464 480 16ag x则x=0.03a,根据猜想,所以x的取值范围为0.03a≤x<0.43a。

3.2018年2月《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加工木材的方法(如图),把天然木材放在NaOH和Na2SO3的混合液中煮沸以除去部分木质素,接着在100℃以上的高温中进行机械压缩制成致密木材。

(1)致密木材是由天然木材加工而成的,其密度为天然木材的3倍。

①加工致密木材的材料主要取自于植物的_____(填植物器官名称)。

②充分压缩后木材的厚度减小到原天然木材的20%,这一过程主要是_____变化。

若在压缩过程中底面积保持不变,则说明处理过程中木材的质量减少了_____(用百分数表示)。

(2)致密木材的硬度、拉伸强度都很大,为天然木材的10倍左右,甚至超过了部分金属。

①致密木材的拉伸强度和纤维素有关。

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12H10O5)n,则其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C:H:O=_____。

②拉伸强度=,它用来表示材料的坚韧程度。

拉伸强度与我们所学的科学量_____的单位是相同的。

(3)与其他材料相比,致密木材的优点是_____。

A.加工过程中没有任何污染B.可代替部分金属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C.原料来源丰富,能通过无限制砍伐树木加工制成【答案】茎物理40%72:5:40 。

压强 B 。

【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详解】(1)①加工致密木材的材料主要取自于植物的茎;②充分压缩后木材的厚度减小到原天然木材的20%,这一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主要是物理变化。

在压缩过程中底面积保持不变,设原来的密度为ρ,体积为v,则压缩后的密度为3ρ,体积为15v,故此时的质量为135v,故减少的质量为:ρv-35ρv=25ρv,则说明处理过程中木材的质量减少了 40%;(2)①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12H10O5)n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C:H:O=(12×12):(1×10):(16×5)=72:5:40;②拉伸强度=,则拉伸强度与我们所学的科学量压强的单位是相同的;(3)致密木材可代替部分金属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故填B。

【点睛】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

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4.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铁的应用和防护(1)某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铁粉与胃酸反应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nH2O ,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_有关。

(3)如图实验说明NaCl在铁生锈中的作用是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