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题专练一、结论型(知识运用型)1.碳酸钙在高温下煅烧一段时间后,得到白色固体。
两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确定白色固体的成分,对其可能的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Ⅰ组:[作出猜想] 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请你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
Ⅱ组:[作出猜想] 白色固体可能全部是氧化钙。
[设计方案] 取试样于试管中,加入水,再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
Ⅱ组的方案正确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组为了进一步研究碳酸钙分解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称取一定量白色固体,用足量盐酸溶解,产生的气体经除杂、_____后,被已称量好的足量的“吸收剂”吸收……“吸收剂”宜选用________________,该方案中还需补充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① ; ② ; ③ 。
( 3 ) 取适量块状固体B 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 。
就白色固体C 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 可能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 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 还可能是: 。
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写下表):二、评价型1.实验室常用石蕊试纸检验物质的酸碱性。
酸性物质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碱性物质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
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下图进行实验。
(Ⅰ) (Ⅱ) (Ⅲ)请回答:(1)该学生通过上述实验能否得出满意的结论? 。
(2)若能,说明理由。
若不能,请你设计还需要进行的实验,以得到满意的结论。
(用语言叙述或图示均可)2、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为了测定该样品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该样品10g ,并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反应前反应后A 组玻璃管与氧化铁的质量43.7克玻璃管与固体物质的质量43.7克B 组烧杯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80克 烧杯和烧杯中物质的质量186.2克⑴你认为,应当选择_______组的实验数据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计算的结果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位同学所用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分析型1、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装置。
在相同的条件下,你预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填序号)。
谈谈你进行这种预测的理由 。
A B C D2、小丽午餐时买了一份清炒菠菜和一份豆腐肉片汤,但同学告诉她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
[发现问题]菠菜为什么不能与豆腐同食?[查阅资料]a .制作豆腐需要加入石膏(主要成分:CaSO 4);b .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c 、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是诱发人体结石的物质之一。
[提出猜想]菠菜与豆腐同食可能会产生人体不能吸收的沉淀物。
[设计实验]雪碧饮料氢氧化钠浓硫酸水[发现新问题]被溶解的沉淀是什么?产生的气体又是什么?于是她又设计如下实验进一步探究:[反思与应用](1)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煮沸2~3min捞出后再烹饪,其目的是:(2)联想到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请提出一个你想要探究的新问题:四、设计型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催化剂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请你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可能的因素再作出两种猜想,并设计验证方法或操作以证明你的猜想。
(将有关内容填在下表中)2、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
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
请你按照以上四步,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根据装置图回答(1)~(2)题问题:(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1).双氧水(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出氧气,实验室常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
①明确实验目的: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②收集有关资料:双氧水是一种无色___________,二氧化锰是一种___________;反应条件___________;氧气的密度___________于空气的密度且___________水。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_。
④进行科学实验。
(2).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NH4Cl和Ca(OH)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Ca(OH)2==CaCl2+2H2O+2NH3。
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为0.77l g/L,空气的密度为l.293 g/L,且在常温常压下,l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①明确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收集有关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_。
④进行科学实验。
五、综合型1、牙膏有关问题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
请在表中填写三种摩擦剂所属物质的类别(物质类别是指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等)。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 (填“易溶”、“难溶”等)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
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如下: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4)请你仍用石灰石为原料来制备碳酸钙(其他试剂自选)2、小明家购买了一瓶白醋,标签上注明醋酸的质量分数≥5%。
小明想,这瓶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与标签的标注相符?请你与小明一起,用有关酸碱的知识,定量测定白醋中醋酸的含量。
【实验原理】(1)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OOH + NaOH = CH 3COONa + H 2O 。
(2)在混合溶液中,当醋酸和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时,再增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就呈碱性,而1滴氢氧化钠溶液约为0.05 mL ,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①用 取12.0 mL 白醋(密度近似为1.0g/ mL ),倒入烧杯中,再加入20 mL 蒸馏水稀释。
②量取45.0 mL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近似为1.0 g/ mL ),用胶头滴管取该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地滴加.....到稀释后的白醋中,同时不断地搅拌烧杯中的溶液。
滴至恰好完全反应,剩余氢氧化钠溶液5.0 mL。
【交流反思】(1)在实验步骤①中,加适量水稀释白醋,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2)在实验步骤②中,小明如何确定醋酸和氢氧化钠已完全中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判断白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与标签的标注相符?课后小练1、某活动性小组的同学,正在设计实验证明Fe、 Cu、 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化学老师给他们提供如下药品:稀盐酸、铜丝、硝酸银溶液、铁丝、银片、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锌溶液(仪器任选),让他们从中选择药品设计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每种方案选择的药品最多不超过四种)。
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方案所选药品实验步骤涉及反应方程式1232、小芳同学从超市购买了一瓶维生素C泡腾片。
下图是维生素C泡腾片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维生素C泡腾片功能:补充人体维生素C,增强机体抵抗力主要成分:维生素C,辅料成分:碳酸氢钠、氯化钠、酒石酸晶体、蔗糖、糖精钠、阿朴胡萝卜醛、橘味香精、橙味香精、维生素B1贮藏:低温、避光、防潮小芳同学根据使用说明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一杯水中,发现维生素C泡腾片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片刻后变成为一杯鲜甜的橙味饮品。
小芳同学感到很好奇,产生的气泡是什么?请参与小芳同学的探究:我的猜想我的实验方案气泡的成分是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我的结论理由是根据维生素C泡腾片贮藏条件,请说明保存时要低温和防潮的原因是:。
3、实验室常用下图A与B装置支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4)(1)(2)(3)A B《1》写出图中标有(3)、(4)的仪器名称(3)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2》小高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使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要用A装置制取干燥的气体,则瓶(1)应盛放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盐酸 C浓硫酸《4》写出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分别加水浸没集气瓶(2)中导管的末端和锥形瓶中长颈漏斗的末端,然后用热毛巾捂住洗气瓶(1),若集气瓶(2)中______________和锥形瓶内_____________,则该装置漏气。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猜想三:全部是Ca(OH)2;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