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287)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287)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测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邮局的长途电话亭大都是用玻璃做的,隔音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A.能较好地反射声音; B.能较好地吸收声音;C.不能传播声音; D.以上都不对.2.(2分)如图所示,A为信号源,B为接收器,A、B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A分别发射出次声波、无线电波、可见光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 ()A.次声波B.无线电波C.可见光D.紫外线3.(2分)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4.(2分)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 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 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了D 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5.(2分)生活中的光现象丰富多彩。

如图1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插入水中的水中山的倒影屏幕上的手影瓶子在平铅笔好象弯折面镜中的像A. B C D6.(2分)下列关于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音乐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D.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7.(2分)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此事实说明()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8.(2分)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B.双耳效应C.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D.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9.(2分)用手指堵住双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听到自己的讲话声B.只能听到别人的讲话声C.自己和别人的讲话声都能听到D.自己和别人的讲话声都听不到. 10.(2分)自行车的车铃响时,用手握住车铃就听不到铃声了,这是因为()A.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全部吸收了。

B.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挡住无法听到。

C.车铃被握住后停止振动不在发出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对。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1.(3分)如图所示,鱼被它们喜欢的声音诱入鱼网,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表明12.(3分)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次,关于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频率不同D.音色不同13.(3分)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下列说法下正确的是......................................................................................................... ()A.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B.在月球上也能听到该哨声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的音调会更高14.(3分)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的大地震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伤害,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

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力不是大声呼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的机会。

用物理学知识解释他们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的原理,在他们的求救行为中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用硬物敲击后墙壁或管道发生而产生的。

15.(3分)把一个闹钟放在一个抽成真空的密闭的玻璃柜中,能看见闹钟的振锤在打铃,但却听不到铃声。

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16.(3分)两名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不能像在地面上直接谈话,是因为真空传播声音。

(填“能”或“不能”)17.(3分)声音是由发声体的而产生,声音可以在、、传播,________不能传声。

所以声音传播需要。

18.(3分)熟人给你打电话,接电话时听到他的说话声,你就知道他是谁了,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来判断的.19.(3分)地震波的传播形式有横渡和纵波.地震时从震源同时传出横波和纵波,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分别约为3.7×103m/s和9.1×103m/s.某地发生地震,一地震观测站距震源4.55×104m,则先传到观测站的地震波形式是 (选填“横波”或“纵波”),此波从震源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间约为 s.20.(3分)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使其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可以产生声音。

21.(3分)如图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1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发声,声音主要通过传递到人耳.22.(3分)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产生的。

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3.(3分)“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24.(3分)同学们上音乐课时,优美的琴声来自________,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的。

评卷人得分三、简答题25.(5分)攀登雪山是一项极富有挑战性的体育运动。

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雪山时有一个忌讳,那就是不许高声喊叫。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6.(5分)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看见室外树上的小鸟,也能听到室外小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只看见室外树上的小鸟却听不到室外小鸟的“歌声”。

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1)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2)女孩在两个房间都能看见室外树上的鸟,而只能在甲房间听到室外鸟的“歌声”,这说明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什么不同?27.(5分)如何理解:“不同物质传声本领不同”与“不同物质中声速不同”?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28.(5分)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评卷人得分五、论述计算题29.(6分)地球一周约4×107m,如果一个飞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问在1s的时间内,飞人能够绕地球运行多少周?太阳发出光,要大约经过8min到达地球。

如果让你驾辆能飞的高级赛车以300m/s的速度不停地跑,请问你要从太阳跑到地球大约需要多少年的时间?30.(6分)在平直双轨线铁道上,甲、乙两列车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匀速反向行驶.甲车鸣笛后5s,乙车上人听到,再过40s,两车恰好相遇而错车.求甲车鸣笛时两车间距离.【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A2.A3.D4.C5.C6.D7.A8.D9.A10.C二、填空题11.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12.B13.A14.固体振动15.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16.不能17.振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介质18.音色19.纵波 520.振动21.振动线和手指(固体)22.振动;大于23.振动、空气24.琴(琴弦的振动);空气三、简答题25.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在高声喊叫的同时,也引起了周围空气的振动,振动通过空气传递给了积雪层,往往会引起积雪层的振动,这样会引发雪崩的危险26.(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乙房间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无法传声。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27.解析: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能量会逐渐损失而衰减。

不同介质传声本领不同指的是声音的能量在传播过程中衰减程度不同,由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随距离衰减情况不同所致(不同介质吸声系数不同)。

如声源通过铁向外传播能量比通过空气向外传播能量更有效,故铁的传声本领强。

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是指声音通过不同介质传播的快慢不同,由介质结构特性决定。

如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空气中的4.5倍。

因此不同物质传声本领不同与声速不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有些固体如橡胶,其传声本领比空气强,但在橡胶中的声速却比在空气中小。

四、实验探究28.振动空气能传播声音五、论述计算题29.7.5周,15年 (注意:22题和23题只要求学生有计算过程,本学期不要求学生非要用“t=s/v”等物理公式进行计算)30.8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