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腕部基础解剖

手腕部基础解剖

手、腕部基础解剖
原创紫葫芦与解剖2018-05-11作者小墨
1骨与关节手的骨骼包括腕骨8块、掌骨5块和指骨14块。

腕骨包括8块骨,分成近侧列和远侧列各4块。

从桡侧到尺侧的顺序,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构成近侧列,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构成远侧列。

豌豆骨与三角骨的掌面相关节,因此豌豆骨与其他骨是分离的。

其他腕骨与相邻的腕骨相关节。

近侧列其他3块腕骨形成了一个近侧凸的弓,并与桡骨及桡尺远侧关节的关节盘相关节。

弓的凹面是远侧的陷凹,包围着头状骨和钩骨近侧的凸面。

两列腕骨因此相互紧密的连接,并可运动。

腕骨与掌骨腕骨、掌骨、指骨关节指骨间关节未显示腕关节运动桡腕关节和腕骨间关节的运动总是放在一起考虑的,因为它们参与了所有的运动且受相同的肌肉支配。

这些运动包括屈曲(约85°),伸(约85),内收(偏向尺侧)(约45°),外展(偏向桡侧)(约15°)和环转运动。

2韧带、肌腱腕部的韧带与肌腱掌面屈肌腱、动脉和神经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迫所引起的三个半指(拇指、食指、中指的桡侧)酸痛、麻木等症候群的病症。

多见于30-60岁女性。

引起腕管综合症相关症状的原因是由于包在腕管内的正中神经受到了压迫。

正中神经是
一条混合神经,也就是说该神经既有感觉功能,同时也能传导大脑发出的运动信号来支配肌肉的运动。

正中神经负责拇指、食指、中指以及环指的感觉和动作。

任何使得腕管内空间缩小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正中神经受压。

这些因素或病因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少见的病因如骨刺,最为常见的病因是腕管内韧带以及韧带润滑层(滑膜) 的肿胀与增厚。

腕管内压力增大腕管容积减小腕管内容物增多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感觉异常最常见的症状,拇指、食指、中指的桡侧的三个手指有蚁行感、麻木、肿胀痛,夜间或清晨明显;还常有难以形容的烧灼痛,并有肿胀与紧张感。

手指麻木桡侧三个半指异样感及麻木感,有时累及五指,开始为间歇性;患手活动不灵,执行精细动作时手感笨拙,甚至严重功能障碍。

肌肉软弱约44%患者有轻度拇短展肌的软弱,约21%有严重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消瘦。

营养改变拇指和食指严重发绀,指尖出现营养性溃疡,严重者坏死,间隙性发白和发绀。

三个常用的特殊检查屈腕试验(Phalen 征)令患者腕自然下垂、掌屈、肘关节伸直,持续1min后引起神经支配区麻木即为阳性。

阳性率约为71%。

腕部叩击试验(Tinel征)用指叩打患者腕部屈面或腕横韧带时,在其桡侧的某个手指出现麻木即为阳性。

阳性率约94%。

止血带试验在患者患侧上臂缚一血压计的气囊,然后充气加压至收缩压以上,若在1min内出现桡侧的某手指麻木或疼
痛为阳性。

阳性率约为70%。

腕部的伸肌腱掌指和指间韧带3肌肉1.外部的长屈肌和伸肌(不再描述)(参考前臂肌)。

2.内在肌:鱼际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拇短展肌、拇收肌小鱼际肌: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掌中肌:骨间肌和蚓状肌浅层拇内收肌起点:横头-第三掌骨掌侧面;斜头-头状骨、第二三掌骨基底止点:拇指近节指骨基底尺侧作用:拇指内收拇短展肌起点:大多角骨和舟状骨、屈肌支持带止点:拇指近节指骨基底桡侧作用:第一腕掌关节、掌指关节掌侧外展,协助对指、掌指关节屈曲、内旋拇对掌肌起点:大多角骨、屈肌支持带止点:第一掌骨的桡侧缘作用:对指拇短屈肌起点:大多角骨、屈肌支持带、小多角骨、头状骨止点:拇指近节指骨基底桡侧和腱帽作用:屈曲拇指掌指关节和腕掌关节、协助拇指对向小指1.拇短展肌2.拇收肌
3.拇短屈肌
4.拇对掌肌小指对掌肌(7)起点:钩状骨的钩部和屈肌支持带止点:第五掌骨尺侧作用:小指对掌(屈曲略带旋转),抬高第五掌骨小指短屈肌(6)起点:钩状骨的钩部和屈肌支持带止点:小指近节指骨尺侧作用:屈曲小指掌指关节、协助小指对向拇指小指展肌(5)起点:豌豆骨和尺侧腕屈肌止点:小指近节指骨内侧和底部(第5指)作用:外展小指骨间掌侧肌起点:2.4.5掌骨掌侧面止点:第2.4.5指近节指骨底和伸指肌腱扩张部(指背腱膜)作用:沿手中轴(第3
指)内收手指,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骨间背侧肌起点:掌骨骨间隙止点:2~4指近节指骨底,伸指肌腱扩张部(指背腱膜)作用:沿手中轴(第3指)外展关节,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第1.2蚓状肌起点:外侧的两根指深屈肌腱止点:第4.5指伸指肌腱扩张部(指背腱膜)侧面作用:伸指间关节,屈掌指关节第3.4蚓状肌起点:内侧的两根指深屈肌腱止点:第4.5指伸指肌腱扩张部(指背腱膜)侧面作用:伸指间关节,屈掌指关节4手部功能姿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