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教学设计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伊通一中艾威
一、教材分析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了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三个教学知识点。
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
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
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中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
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对问题研究的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2)培养探究问题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认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
1、人类红绿色盲症的主要婚配方式
2、伴性遗传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1、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2、遗传图谱的解题方法及思路。
设法解决:
(1)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⑵从学生感兴趣的红绿色盲伴性遗传特点引入,指导学生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根据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了解家族遗传,学绘遗传图谱,用直观、简洁方式表达。
掌握解遗传图谱类型题的解题规律:
4、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探究、讨论相结合模式,利用资料分析和遗传图解,通过质疑???→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依据释疑→结论→表达、交流的教学方法.
(2)讲练结合的方法对知识进行巩固.。
5、课时安排:2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伴性遗传之前,已学过减数分裂和性别决定的知识,已经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活动及结合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复习提问第一章学习生物的遗传规律,引导学生明确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在后代雌雄中出现的几率相同
[教学流程]
本节内容分为2课时完成:
的解释三、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一)各种婚配方式分析(二)遗传特点归纳四、进一步探究五、课堂小结2、用课件图示出红绿色盲患者
在生活中的影响,比如红绿色盲
者和健康者看到的不同感受。
3、指导读书P33:人类红绿色
盲症的发现。
提出问题1:道尔
顿是个化学兼物理学家,可是他
却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
者,也是他第一个提出色盲的
人,由此说明他具有什么精神?
及时引导:我们学习也一样,应
该向道尔顿学习,发现问题及时
解决。
[探究]红绿色盲是___染色体上
的____性遗传病
家族之谜:
由课本的资料分析提出系列问
题:
(1)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
别的?说明红绿色盲遗传与什么
有关?
(2)Ⅰ代中的1号是红绿色盲
患者,他将自己的红绿色盲基因
传给了Ⅱ代中的几号?
(3)Ⅰ代1号是否将自己的红
绿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2号?这
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
上还是Y染色体上
(4)为什么红绿色盲基因只位
于X染色体上?
引导学生讨论X和Y染色体上的
基因可能分布情况。
对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肯定和鼓
励,为了让学生加深红绿色盲基
因位置的印象,教师分析下图:
让学生明了红绿色盲基因只分布
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因为缺
少与X染色体同源的区段,而没
有红绿色盲基因。
同桌为一组讨论提出的
系列问题。
回答相关的
问题。
(1)(回答:男性。
与
性别有关。
)
(2)(答案:3号和5
号。
)
(3)(答案:没有。
因
为Ⅰ代1号传给Ⅱ代2
号的是Y染色体,如果
红绿色盲基因位于Y染
色体上,则Ⅱ代2号肯
定是色盲患者。
所以色
盲基因是在X染色体
上。
)
(4)因为X、Y染色体
在形态上有差别,红绿
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
体上,在Y染色体上没
有相应的等位基因的原
因,所以写色觉基因
时,一定先写性染色
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
因型,如XbY.
由学生总结,教师补
充:伴性遗传的概念
(5)(答案:因为Ⅱ代
3号和5号只有一条染
色体上有色盲基因,而
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
被显性的正常基因所掩
盖。
)
学生积极思考,动手书
写,规范正确书写要求
2、女性有两条X染色
体,需要两个b才能色
盲,而男性只有一条X
染色体,只要一个b就
能患色盲。
探究精神。
从现实中寻找与
伴性遗传有关的
红绿色盲问题进
行调查、讨论和
学习,通过调查
发现问题“在人
群中男女发病率
不同”,及红绿
色盲者和健康者
看到的不同感
受。
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把学生引
入到观察、探
究、分析的积极
心理活动状态,
使教学中红绿色
盲探究活动更能
顺利开展。
探究、讨论模式
结合:从体检报
告中分析遗传现
象→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提出
依据释疑→结
论,教师进行适
当的引导,通过
问题推进的办法
提高学生质疑、
假设、探究的能
力。
这样极大调动了
学生的学习热
情,使学生处于
积极又激情学习
的状态。
鼓励学生热烈积
极讨论,大胆假
设大胆回答。
并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
X染色体特有区段
Y染色体特有区段
色盲基因
第3节伴性遗传
一、伴性遗传
1、概念
二、红绿色盲遗传
1、遗传性质
2、基因型分析
3、遗传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