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音词复音词
3.复合词 判定标准 组合以后意义不等于两个单音词的简 单相加,而产生了新的意义。 如: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古今同形的双音形式的判定: 心意:左将军心意楼船前有失军罪。 乐观: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 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语法依据
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二、复音词
1.叠音词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 周
南· 关雎》)
(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 周
南· 桃夭》)
注意与叠用词相区别。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2.联绵词 由不同音节连缀而成的意义不可分割 的整体。 如: 首鼠,又作首施、首尾、踌躇、踟蹰 胭脂,焉支、阏氏
联绵词的形成
(二)微殊
1、赦之,以劝事君者。 2、死生存亡,穷达贫富。 3、吾何爱一牛。 4、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5、大小之狱,虽不能察…
古今词义异同,不在迥异,而在微殊。
练习: 一、从下列词语中选出联绵词,并从语音上归类: 窈窕 仓廪 狼狈 依稀 跋扈 彬彬 踌躇 饥馑 望洋 扶摇 荒唐 葡萄 参差 社稷 二、分析下列加线部分,说明哪些是词组,哪些是 双音节词,在句中各是什么意思?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人不学,不知道 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
菜: 皮弁,天子之朝朝服也。 祭菜,礼先圣先师。 《說文· 艸部》:“菜草之可食者。” 《禮記· 學記》:“大學始教,皮弁祭菜。” 注:“菜,謂芹藻之屬。” 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粒,……而 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記載: 犹弦琴于室。颜回释菜于户外,子路、子贡 古代尊师之礼-释菜 仇泰然對一幕僚說:“某爲太守,居常 相与言曰:“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 …… 《周礼· 春官》:“春入学, 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爲小官,乃敢食 今复见厄于此。杀夫子者无罪 ……夫子弦歌 舍采,合舞。”郑玄注: 肉,定非廉士。” 鼓舞 ……盖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孔 “舍即释也,采读为菜。始 子 ……叹曰:“由与赐小人也……”子路曰: 入学,必释菜礼先师也。 “如此可谓穷矣!”夫子曰:“君子通于道 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 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大寒既至, 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词义转移
(一)理性意义变化 寺:(官署)→佛寺。 《说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 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后汉书 汉代有太常寺、鸿胪寺、大理寺等官署。 购:悬赏征求—高价收买 《史记· 项羽本纪》:“吾闻汉购我 头千金,邑万户。” 太宗尝出御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
葷:
瓜瓠葷菜,百果具備。 —管子 《說文· 艸部》:“葷,辛菜也。” 居常蔬食,不茹葷血。—舊唐書· 王維傳 公已絕葷久矣,亦尚思肉味否? —遊山日記
2、情感意义变化 武臣猛将 爪牙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将军者,国之爪牙也。”(《汉书· 李广传》)
谤 《国语》:“近臣谏,远臣谤。” 公开议论、指责 别人的过失
赠送的财物 贿 《诗经》:“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猖狂——古代指狂放不受礼法约束。 《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语境依据
聪明: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 死亡: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
修辞依据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 差异
玺: 《说文》:王者之印也。 段注:盖古者尊卑通称,至秦汉而后 为至尊之称。
差异的表现 差异的程度
词义古今差异的表现:
今
古今
古用今废 今用古无
古 今
今 古 古 1问问 古 今
古
A 不变
词义缩小
瓦:
乃生男子,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弄之瓦 瓦釜雷鸣 凡土器未燒之素皆謂之坏。已燒皆謂之瓦。
谷: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论语》 一曰三农,生九谷。 《周礼· 天官》 亟其乘屋,其始擂百谷。 《诗经》 《说文》:“谷,续也。百谷之总名。” 稻谷
古用今废 1.口语中消亡,书面语中却长期留存。 X+然 2.通语中消亡,方言中存留。 汤、走、塘 3.由词义降为语素义。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於耕。” 4.彻底消亡。 谷阳竖献饮於子反,子反醉而不能见。
烂漫——散乱,贬义词。 东汉以后逐渐变成褒义词。
不受礼法约束
古今词义差异程度
(一) 迥异 1、牺牲不成……不敢以祭。《孟子》 2、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 3、鸳鸯在飞,毕之罗之。 《诗· 鸳鸯》 4、横四海而无仇,超遐世而秀出。《闲邪赋》 5、仰视大火,俯听波声。《登大雷岸与妹书》 6、重我民,无尽刘。 《尚书· 盘庚上》 7、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史记》
词的形式与构造; 第六讲 古今词义异同
2.复音词
1.单音词
叠音词 联绵词 复合词
词的形式与构造
一、单音词 特点: 1.同形异词现象普遍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2.同词异形现象较多 3.名动同词现象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 禽、鼓 进入 所进的地方 使……进入
遂开门纳众。
B
C
D 转移
E
扩大
缩小
词义扩大
睡: 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 弗聽。 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 《說文· 目部》:“坐寐也。” 打盹(坐寐) 各種方式的睡覺。
皮: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 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清以后,其他事物的皮肤也可称皮。 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 以竹皮为冠。
(二)附加意义变化: 1、文化意义变化 二——古 “不专一”“背叛”的意义,现代没有。 赤、朱、黄、青、白、黑——古为正色 绿、紫、玄、绀、绛、丹、红——古为间色 现代没有正色、间色的文化区分。 四——现代与“死”谐音,因而有“不详”的文 化意义。古没有。 八——现代与“发”谐音,因而有“吉详”的文 化意义。古没有。
(1) 摹声式 如:“劈历”自然爆破声 “蟋蟀”动物鸣叫声 “锒铛”物件撞击声“嘘欷”人类情绪发声 (2) 衍音式。由单音词向前或向后衍生出一个表 音音节,衍化出的音节” “孔”——“窟窿”
联绵词的语音特点:
(1)双声(声母相同或相近) 如:仿佛 (2)叠韵(韵相同或相近) 如:蹉跎 (3)双声叠韵 如:缤纷(缤,真部;纷,文部。) (4)少数因变化而非双声、叠迭韵,但仍可间接求 得两字间的语音联系 如: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