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超声波法)试验实施细则

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超声波法)试验实施细则

地基专业作业指导书
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超声波法)试验实施细则
文件编号:
版本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超声波法)试验实施细则
1.目的
为了规范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超声波法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超声波法检测现场实施和内业分析计算。

通航建筑物可参照执行。

3.引用文件
3.1检测依据的技术标准
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检测技术规程DB29-112-200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2合同文件
工程检测合同是检测依据标准之一,检测人员进场前,应了解合同的主要内容,合同义务必须履行。

当合同的内容与采用的技术标准有矛盾时,应向委托方说明,但原则上应优先履行合同义务。

4.职责
4.1现场检测人员负责现场检测。

提倡谁检测谁分析的原则,若现场检测人员由于时间的关系需委托他人进行内业分析时,检测人员应将现场检测的基本情况,资料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现场检测的全部资料无一缺少的移交给内业分析人。

检测人员对检测的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关资料的质量负完全责任。

4.2内业分析人负责曲线绘制,对绘制的曲线负责。

由于人为原因(例如擅自修改原始记录数据,调整或平滑曲线)导至工程质量问题或工程质量纠纷,应由内业分析人员负责。

内业分析中非技术方面的疑难问题,应请示公司总经理协助解决。

内业分析中技术方面的疑难问题应请示公司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协助解决。

4.3一般情况下,内业分析人应同时负责编写检测报告并对所编写报告的质量负责。

4.4公司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负责报告审核,根据报告中的波形曲线检查报告分析的质量,对报告结论的合理性负责。

5.工作程序
5.1检测数量及检测部位确定
灌注桩成孔质量的检测数量及检测部位按规范或设计单位的要求执行,若委托方确定的检测数量少于规范或设计要求,项目经理应向委托方说明,经解释说明后可按合同要求的检测数量执行。

检测的部位应首选施工有异常或设计认为重要的桩。

5.2现场准备
5.2.1安排组成试验小组,该小组由项目经理、现场检测工程师和测试工人组成。

5.2.2由项目经理或现场检测人员前往现场踏勘,了解下述现场及试验基本情况:
工程总体布置的有关资料;
拟测灌注桩的地质、地形、水文和气象等有关资料;
灌注桩的结构图、施工资料以及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5.3试验装置、设备、材料、工具的准备
5.3.1灌注桩成孔质量检测宜采用超声波检测仪。

超声波法检测仪参数应符合以下规定:
检测精度应不低于0.2%FS;
测量系统为超声波脉冲系统,发射频率88kHz,发射功率不小于5W;
检测通道至少为二通道;
记录方式为模拟式或数字式;
从绞车悬挂下来的传感器在遇到护筒(孔壁)或孔底时应自动控制停机,也有紧急返回功能。

5.3.2孔底沉渣检测宜采用电阻率法检测。

电阻率法检测仪参数应符合以下规定:
电极间距0.02m±0.5㎜;
电阻率测量误差≤5%。

实测前必须由现场检测人员对所用设备进行检查清点,填写《物资进/出场表》和《设备使用记录》,确认设备正常后方可进入测试现场。

现场检测实施超声波法检测前,应利用护筒作为标准距离标定仪器系统。

标定应至少进行2次。

5.3.3标定完成后,应及时锁定标定旋钮,在该孔的检测过程中不得变动。

5.3.4超声波法检测,应在清孔完毕后,孔中泥浆内气泡基本消散后进行。

5.3.5仪器探头宜对准护筒中心轴线。

5.3.6宜正交X-X ′、Y-Y ′二方向检测,直径大于4m 的桩孔、支盘桩孔、试成孔及静载荷试桩成孔应增加检测方法。

5.3.7应标明检测剖面X-X ′、Y-Y ′走向与实际方位的关系。

5.3.8连续跟踪监测时间宜为12h ,每间隔3~4h 监测一次,比较数次实测孔径曲线、孔 深等参数的变化,得出合理的结论。

5.3.9现场检测的图像应清晰、准确。

当不满足要求时,应降低泥浆中的砂子和泥土的比
重后,重新检测。

5.3.10泥浆护壁灌注桩成孔的沉渣厚度检测,宜在清孔完毕后,灌注混凝土前进行。

5.3.11沉渣检测仪应能绘出孔深~泥浆视电阻率曲线。

沉渣厚度检测应至少进行3次,取3次检测数据的平均值为该成孔的沉渣厚度值。

6现场数据记录与初步分析
6.1退场前试验人(即现场检测人员)及记录人(即现场记录工人)共两人必须分别在每页记录表上签字。

6.2对于有异常的桩孔尽量向现场施工人员询问施工详情,给予室内分析判断以佐证。

7.室内分析
7.1内业分析计算由现场人员或报告编写者完成。

7.2超声波在泥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按下式计算:
()()21'02t t d d c +-=
式中:c —超声波在泥浆介质中传播的速度(m/s);
0d —护筒直径或导墙宽度(m );
d '—两方向相反换能器的发射(接收)面之间的距离(m );
21t t 、—对称探头的实测声时(s )。

7.3孔径d 可按下式计算:
()221't t c d d +⋅+=
式中:d —实测孔径或槽宽(m );
c —超声波在泥浆介质中传播的速度(m/s);
d '—两方向相反换能器的发射(接收)面之间的距离(m );
21t t 、—对称探头的实测声时(s )。

7.4孔垂直度可按下式计算:
()%100⨯=L E K
式中:E —槽的偏心距(m);
L —实测孔(槽)深度(m)。

槽的偏心距计算按下图计算:
'
'' c
D '' ''
c ''D ''
如图所示,假设O 为测试探头中心点,AB 、CD 为孔顶截面探头两个测试方向,LOA 、LOB 、LOC 、LOD 为探头中心至孔顶截面孔壁四个方向的距离,O '为孔顶截面中心。

A "B "、C "D "为孔底截面探头两个测试方向,LOA "、LOB "、LOC "、LOD "为探头中心至孔底截面孔壁四个方向的距离,O "为孔底截面中心。

根据上图,可以计算得出孔顶截面的半径:
/4R =+,
孔顶位置探头中心偏离:'/2oo =。

同样可以得到孔底截面的半径R '、OO "。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孔顶、孔底截面中心的偏位为E (O 'O ")。

首先计算孔顶截面探头中心O 相对于截面中心O '的偏离坐标X0、Y0,以及孔底截面探头中心O 相对于截面中心O "的偏离坐标X0"、Y0"。

X0=LOB -(LOB +LOA )/2; Y0= LOC -(LOC +LOD )/2;
X0"=LOB "-(LOB " +LOA ")/2; Y0"= LOC "-(LOC " +LOD ")/2
E 7.5现场记录图应满足下列要求:
有明显的刻度标记,能准确显示任何深度截面的孔径及孔壁的形状;
标记检测时间、设计孔径、检测方向及孔底深度。

7.6按规范方法评价各桩孔的宽度、深度、垂直度及孔底沉渣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按下表要求判定成孔质量状况,其中,第一项垂直度为主控项目,必须满足,其余各项为一般项目,需80%的测点满足。

8. 质量记录
8.1 基桩检测项目概况表;
8.2 成孔质量检测记录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