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执笔人:金矿
参与人:夏凯生
企业人员:刘凯
1.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JQKC008 适用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
学时数:72 学分:4
先修课程:《旅游概论》、《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心理学》
后续课程:《景观设计与制图》、《计算机辅助制图》
课程性质:本专业培养从事旅游及景区的营销策划、景观设计、景区接待与讲解的专业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策划理念、掌握实用的旅游策划手段与方法,具备独立的旅游营销策划能力,为旅游企业的发展战略策划、创业策划、产品策划、形象策划、节庆策划、广告策划及营销策划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课程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

2.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策划理念、掌握实用的旅游策划手段与方法,具备独立的旅游营销策划能力,为旅游企业的发展战略策划、创业策划、产品策划、形象策划、节庆策划、广告策划及营销策划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1知识目标(Knowledge)
2.1.1基础知识
A1:了解策划的基本概念;
A2:学习策划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案;
A3:熟悉策划方案的流程体系;
2.1.2专业知识
B1:掌握旅游策划的原则和技巧等;
B2:熟悉旅游战略策划的流程及重要关注点;B3:掌握旅游创意策划的知识体系;
B4:掌握旅游产品策划的过程和方法;
B5:熟悉旅游形象策划的原理和方法;
B6:掌握旅游营销策划的方法和原理;
B7:了解旅游演艺策划的过程与关注点;
B8:掌握旅游节庆策划的内涵与体系;
B9:掌握旅游广告策划的原理和方法;
B10:认识旅游公共关系策划的流程体系;2.2能力目标(Ability)
2.2.1专业能力
C1:独立策划能力
C2:组织协调能力
C3:创新创意能力
C4:方案设计能力
2.2.2方法能力
D1:信息搜集整理能力
D2:策划案创作能力
2.2.3社会能力
E1:人际交往能力
2.3素质目标(Quality)
2.3.1思想政治素质
F1: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
F2: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2.3.2人文素质
G1:了解并热爱旅游行业与景区行业
G2: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礼仪素质
2.3.3身体素质
H1:具备承担景区工作所必须的身体素质
H2: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
2.3.4心理素质
I1: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
I2:敏捷的问题意识和准确的判断能力
I3: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抗压能力
3.课程设计思路
依据对营销策划、活动策划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设置课程教学内容。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性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

3.1课程的设计思路
以学生实训为主体,注重教学做评四位一体。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注重培养职业道德和任职能力。

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和应变能力。

3.2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根据景区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和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将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重点在于培养景区营销策划人才,因此本门课程选取旅游创意策划、旅游产品策划、形象策划、营销策划、节庆策划及广告策划作为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文案撰写、方案可行性分析及方案执行等能力。

4.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说明:教学内容指项目化的工作任务、模块。

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只填对应的编号即可。

5.课程教学实施条件
5.1教学条件
实验实训时所需要的校内或校外设备情况
5.2教师能力要求
具备营销策划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1名,聘请景区活动策划、营销策划的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人数2名
5.3教学方法与建议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组织模式,采用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的教学方法。

5.4教材选用
《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着重培养学生从事营销策划及相关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忽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对学生的实操能力训练不到位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一本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教材必不可缺,因此我们选择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由李峰、李萌编辑。

5.5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
1、考核内容,旅游策划方案的撰写、创意性思维、方案可行性分析、方案执行、总结分析、方案的修订等;
2、考核标准,突出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强调过程考核为主。

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项目参与度、创新思维、团队意识、方案撰写与执行、项目最后的汇总等环节。

60分以下不合格、60—70分及格、70—85分良好、85分以上优秀;
3、评价主体,突出三方评价体系,即学生互评+教师测评+行业企业点评,全方位监控学生培养质量,使学生得到真实的提升;
4、成绩比例本门课程放弃传统考试,以考核为主,尤其是过程考核比重较大,强调应用性。

过程考核占70℅,期末考核30℅。

突出项目化操作和实战,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6.实务考试
附录:课程教学项目设计参考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