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任务的表现性评价案例
评分规则
1、初听录音。这两个小朋友在看谁的照片?★
2、再听录音。青青、东东各说了些什么?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干什么★★
3、一说。照片是在什么时候拍下的,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怎么样。★
4、二说。照片是在什么时候拍下的,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怎么样。周围的环境,照片上的人在说什么,当时的心情。★★
目标制定的说明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看图片,听录音,细思考,练说话”,调动学生各感官并用。听有明确的要求,层层递进,使听的训练有层次,说的训练有坡度,便于学生学说。
任务设计
1、学习倾听,听清同学介绍照片时说了些什么,明白意思。
2、带一张照片,和同学一起边看边用几句完整连贯的话说一说内容。
3、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5、“热情的小主人”评选。★★★
评价样例
评价内容
得到★
1、初听
2,再听
3,一说
4,二说
5,“热情的小主人”
实施效果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创造互相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把自己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感受生活的美好。
使用说明打“”表示,可多选。
任务设计及使用
说明
激发学生把生活热情带入课堂,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教学时从看图和听录音入手,不盲目看和听,要带着要求。第一遍听录音,初步感知范例内容,弄清有哪两个人物。再听录音,提高要求,深入感知范例内容,让学生知道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照片。重视模仿说话的质量,为后面学生介绍自己的照片“搭好梯子”。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学生所介绍的照片。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刺激学生的记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了这个基础,再做到完整连贯。要组织好学生的评议,针对说话时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纠正,如:学生无法说完整或说不连贯,教师在旁边要及时适当修正。大面积操练、让全员参与的一个环节,落实质量。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对学生说得好的要大力表扬,不足处再予以修正。
单一任务的表现性评价主题
设 计 者
学 校
设计时间
14.12.
适用年级
一年级
适用学期
第1,学期
适用学科
语文
使用说明
学情调查
课堂教学
课堂作业
课外作业
实践活动
阶段评价其他√√Fra bibliotek评价目标
表现”一词在英文中经常可视为“show”(做秀),有表达、表示、展现、表露出来的意思。所谓表现,强调的是将内在的东西表露、外显、展示出来,让别人(也包括表现者本人)能够清晰具体地感受到,直观形象地观察到。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表现”作为一种观念和行为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表现”不仅是为了张扬个性,也是为了打造优秀的自我。“注重个性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我们希望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内蕴、灵活的头脑、顽强的毅力,更应有张扬的个性。不善表现、不会表现的人,消极等待、被动等待的人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次张扬个性和开放自我的机会,更是失去一次追求卓越、实现自我的机会。因此,“表现力”已成为当今学生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素质。课堂是培养学生表现力的主阵地,但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普遍发现这一现象:低年级的孩子爱发言、爱嚷嚷,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很少举手发言,即使有些人讲得很不错,他们也不愿举手交流。此外,学生普遍存在着表现手段单一、表现层次肤浅、表现内容贫乏等不足。表现力滞后实质上影响着儿童创新人格的发展。因为创新,于儿童来说,是不断追求新意、尝试冒险和体验成功的过程,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表现,是建立在儿童表现力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