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诊断原则ppt课件
精神障碍诊断原则
崔拥军
诊断原则
一、创建一个鉴别诊断 1.按照一个安全的等级制度排列鉴别诊断。包括最倾向的诊断(最危险、治
疗效果最好、预后最好)、中间等级、最不倾向的诊断。 2.家族史能够引导诊断,但是通常由于不能相信记录,临床医师应该尝试对
每个家族成员再次诊断。 3.躯体障碍和治疗可能引起或加重精神症状。 4.在症状不一致或者治疗不起效的时候,考虑躯体化障碍。 5.物质使用能够导致多种精神障碍。 6.因为它们的普遍性、潜在危害和治疗容易获得效果,总是要考虑心境障碍
诊断原则
三、分析不确定性 16.对将来行为最好的预测就是过去的行为。 17.当诊断时,出现某种障碍的更多症状会增加诊断可能性。 18.当诊断时,更多典型的特征会增加可能性;在出现不典型特征时,
寻找替换物。 19.当诊断时,对某种障碍先前治疗的独特反应会增加诊断的可能性
。 20.当你不能肯定诊断时,使用未确诊这个词。 21.要考虑病人完全没有精神诊断的可能性。
8)近期颅脑损伤史或外伤史。即使轻度的 颅脑损伤也会引起脑震荡后遗症或其他精 神障碍;
9)近期的酒精及物质滥用史,并因此而出 现摔伤、营养不良或其他生理问题;
10)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如糖尿病、亨廷 顿舞蹈症、其他代谢或退化疾病;
11)曾有意识改变,如思维能力受损、幻 觉,或伴有间歇性意识改变的精神症状;
2.家族史能够引导诊断,但是通常由于不能相信记录,临床医师应该 尝试对每个家族成员再次诊断。
精神障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大多数的综合征都有很强的家族 遗传倾向。尽管将整个诊疗策略建立在某一项发现上是不明智的,但 家族史可以为诊断路径的确立提供非常关键的信息。
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酗酒和其他物质滥用、躯体化障 碍、阿尔茨海默症所致痴呆、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人格障 碍,最常见是反社会人格障碍、发作性睡病均有很强的家族遗传倾向 。
首先,在与患者的出处面谈中考虑多重诊 断的可能性。在做出诊断决策之前,临床 医生会形成一系列的假设。之后随着诊断 评估的进行,有一些错误的诊断假设被拒 绝,而正确的假设得到保留。
其次,系统地筛选所以初期形成的可能诊
1.按照一个安全的等级制度排列 鉴别诊断
包括最倾向的诊断(最危险、治疗效果最好、预后最好)、中间等级、最不倾向的诊 断。
临床中出现漏诊和误诊可能在每个临床医生的身上都出现过,所以建立鉴别诊断清单 是非常重要的,更重的是对清单的内容进行排序。
诊断原则:依据安全层级对多种鉴别诊断进行排序。其目的是保护患者免受由此产生 的危险或伤害,如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治疗、不准确的预后、社会污点和不适当的 安置。
处于安全层次最优先的是:需要紧急治疗、可能对治疗反应最好和预后最好的情况。 安全的诊断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认知能力,治愈威胁生命的躯体疾病,甚至是挽 救一个垂危的生命。
诊断原则
四、多重诊断 22、当症状不能通过某个单一的障碍充分解释时
,考虑多重诊断。 23.当病人起病很急并伴随一个轴1障碍时,回避
人格障碍的诊断。 24.把多重诊断中最紧急,最能治疗或是最特殊的
一个列在首位。尽可能按年代列出诊断。
一、创建一个鉴别诊断
有时做出一个精神疾病的诊断是非常困难 的,所以正确的诊断行为对明确诊断是非 常有效的。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诊断原则
二、当信息来源相互矛盾时 7.病史优于当前的症状。 8.现病史优于既往史。 9.间接的信息有时优于患者本人提供的。 10.体征优于症状。 11.当评估产生危机的资料时要谨慎。 12.客观所见优于主观判断。 13.运用奥卡姆原则:选择最简单的解释。 14.马比斑马更常见:宁可选择更常见的诊断。 15.注意矛盾信息。
增大; 3)当前患者有重大的躯体疾病。如糖尿病,在低血糖时会出现焦虑
症状; 4)服用药物,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如果一服药就开始出现精神
症状,这种线索则更加明显; 5)出现过下述神经系统症状:半身乏力、麻木或瘫软、笨拙、走路
困难、颤抖、不自主运动、头痛加剧、眩晕、部分视野缺损、视力减 退或失眠、言语或记忆障碍、意识丧失、思维迟缓和对熟悉的物体或 程序失认; 6)体重明显下降,超过10%。饮食习惯改变或表现出自我忽视。这 些情况会引起维生素摄入不足的相关症状; 7)既往严重的躯体疾病史,包括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肾脏、 肝脏、肺或神经系统;
在安全层次最底层的是治愈希望渺茫、预后不好的情况。其他情况处于安全层次的中 间地带。
鉴别诊断清单成为我们的一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在为新病人做评估时,从混乱中找 到秩序。
决策树法:也是一种工具,引导使用者通 过一系列的步骤,达到一定的目标,如诊 断和治疗。
以下是关于恋爱的决策树图示:
2.家族史能够引导诊断
12)存在以下生理症状:发热、视力模糊 、腹部或脚踝水肿、黄疸或胸痛;
13)在进行了适当的治疗后,精神及行为
4.在症状不一致或者治疗不起效的时候,考虑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其实很常见,发病率为1%,但 却容易被漏诊。在进行首次诊断时要注意 以下情况:
但无论如何也要记住:在面对一种精神障 碍时,对于每一个新的症状我们都要回答 这个问题:有没有可能是躯体疾病在起作 用?
精神症状的生理原因
从症状、体征和病史信息中能够找到躯体疾病的线索,比如: 1)精神症状的首次发作。复发性精神障碍较少源于躯体疾病; 2)发病年龄超过40岁。随着年龄的增加,则罹患躯体疾病的可能性
当考虑患者的家族史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家族中某人的疾病 诊断很容易影响对其他成员的诊断;第二,对患者家属及亲属的诊断 本身可能存在偏差或错误;第三,对于患者的某一项诊断,阴性家族 史并没有提供给我们任何信息。
3.躯体障碍和治疗可能引起或加 重精神症状
躯体疾病在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 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躯体疾病可以产 生精神症状;躯体疾病能使现有的精神症 状恶化;躯体疾病的治疗能引起精神症状 ;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可相互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