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的安装一、液压支架安装㈠安装程序程序1:地面准备(设备解体、装封车)→副井运输→井下轨道大巷运输→工作面顺槽绞车运输→工作面顺槽临时组装硐室组装→工作面安装程序2:地面准备(设备解体、装封车)→副井运输→井底车场组装硐室组装→井下轨道大巷运输→工作面顺槽绞车运输→工作面安装㈡液压支架组装1. 主顶梁、前梁、尾梁组装(以ZFS6200/18/35液压支架为例)地面解体的液压支架由绞车运至顺槽组装硐室外暂存,按照安装方向和顺序依次进入组装硐室组装,具体起吊点布置见图6-16。
⑴液压支架顶梁、前梁、尾梁、主体,运至顺槽组装硐室组装,前梁千斤顶的前部铰接销在支架进入切眼后组装。
⑵将支架前梁、尾梁车停放在组装点的辅路上,分别用Φ18×64圆环链配连接环上M20×75螺栓锁牢(将圆环链绕过平板车轮对或轮轴,配合连接环和螺栓,与轨道连锁,前后轮对称各设一处拴挂点),架体车停放在主路上,用同样方式锁牢。
下方挡车设施处于关闭状态。
⑶组装顶梁:先将顶梁运到主道的硐室的正下方,用4个3t手拉葫芦(双链)拴挂在顶梁四个角的起吊孔上,拆除封车绳,四点平稳起吊吊离平板车100~200mm后,将平板车运出,再将顶梁升至一定高度的位置,将基本架运输到顶梁下,配合手拉葫芦调整将四颗立柱逐颗对柱窝组装,安装铰接销及挡销。
组装时,起吊葫芦必须带载。
⑷组装尾梁:将尾梁卸在主道上的组装位置,用2个3t手拉葫芦(双链)拴挂在尾梁前端两侧的起吊孔上,另1个3t手拉葫芦(双链)拴挂在尾梁后端的起吊环上,三点平稳起吊,将尾梁升至铰接位置,利用手拉葫芦调整对孔,安装铰接销及挡销。
安装尾梁千斤顶铰接销及挡销时,起吊葫芦必须带载,并在尾梁下打木柱撑实。
⑸组装前梁:将前梁卸在主道上的组装位置,用2个3t的手拉葫芦(双链)拴挂在前梁后端两侧的前梁千斤顶铰接耳孔上,另1个3t的手拉葫芦(双链)拴挂在前梁前端的钢丝绳套或Φ18×64圆环链上(绳套或Φ18×64圆环链绕套在前梁和护帮板的铰接处),三点平稳起吊适当高度。
用手拉葫芦调整方向,使支架顶梁与前梁铰接,安装铰接销及挡销。
将前梁放下后两侧必须用8#铁丝不少于4股分别与底座箱封牢,防止运输过程中摆动。
⑹组装前梁、尾梁时用卸扣与起吊横梁耳座销轴连接,手拉葫芦挂在卸扣上,下端手拉葫芦钩头挂在尾梁、前梁起吊孔中或钢丝绳套以及Φ18×64圆环链上。
⑺前、尾梁组装分别进行,不准同时操作。
2. 掩护梁组装(以ZTF6500/19/32支架为例)⑴同组装尾梁方法一样,将支架架体运至组装硐室,架体车运至组装点主路上,主顶梁车停放在副路上,同样方法锁车。
⑵用2个3t的手拉葫芦(双链)拴挂在掩护梁两侧的起吊孔上,另2个2t的手拉葫芦(双链)拴挂在掩护梁后端两侧的起吊孔上,四点平稳起吊,将掩护梁升至铰接位置,利用手拉葫芦调整对孔,将铰接销安装到位。
起吊横梁图6-2-1 尾梁、掩护梁、前梁吊装示意图㈢液压支架安装液压支架的安装分为普通综采工作面支架安装和综放工作面支架安装两种形式。
两种形式在方法和步骤上没有本质区别,仅因为综放支架分为排头支架和中间支架,而排头支架比中间支架外型尺寸和重量大,解体较为零散,安装过程中组装比中间支架烦琐,具体施工工艺有所不同。
下面以综放工作面支架安装为例进行介绍。
1. 排头支架安装(以ZTF6500/19/32支架为例)排头支架的安装方法分为整架安装法和切眼组装安装法两种。
⑴整架安装法将在组装硐室组装完好的支架由绞车牵引进入切眼,根据前部运输机定位(先安装完前部运输机时)或按设计部门标定位置,将1#支架运至轨道头后停稳,卡好阻车器,用切眼的中部或下头绞车联好支架或平板车适当预紧绳,将平板车的车嘴与三角滑板用销轴可靠连接,拆掉封车装置,拖架绞车的钩头用不小于Φ18×64圆环链联在支架前过桥上。
带紧预留的平板车或支架的绞车绳。
慢速开动绞车将支架拖下平板车压在滑板上,利用调向绞车将1#架调至安装位,调至与煤壁垂直位置。
调支架过程中,及时改支影响调整支架的摩擦支柱或单体,但严格执行“先支后回”原则。
接通支架液控系统,升架接顶,并联接运输机拉移装置,按照排头支架井下组装要求完善排头支架。
见支架下道调向示意图6-2-2。
图6-2-2 支架下道调向示意图⑵切眼组装法同整架安装法一样,将1#架架体调至安装位置,接通支架液控系统,升架接顶,同时将1#架前梁、掩护梁、尾梁运至安装地点卸车,就地组装前梁、掩护梁、尾梁。
首先对起吊工字钢棚支设木(或工字钢)抬棚加固,做到一梁四柱,单体对应工字钢棚支设。
也可以采用专用起吊锚杆做为起吊点,其起吊方案按照锚杆起吊的相关要求执行。
现以采用工字钢棚起吊组装方法做以介绍,见图6-2-3。
①用三个3t的手拉葫芦(双链)起吊掩护梁,使掩护梁与支架顶梁铰接,插上铰接销及挡环挡销。
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掩护梁下操作。
②用两个3t葫芦起吊尾梁至适当高度,用2t葫芦拉起千斤顶与尾梁交接,插接销子时,人员手臂伸入掩护梁尾梁下方,除葫芦吊牢外,必须在下方支牢木点柱。
③千斤顶活塞杆伸缩对孔时,一人操作控制阀一人站在掩护梁外侧观察,两孔对正时停止供液,插入铰接销。
④组装完掩护梁、尾梁后,组装前梁,用三个不小于3t葫芦起吊前梁,先将前梁与顶梁交接,插上交接销,然后再连接前梁千斤顶。
⑤组装过程中葫芦的上、下连接均采用Φ18×64圆环链加M20×75螺栓形成或用直径不小于15.5mm的钢丝绳套。
⑥组装完毕后,用调向绞车将支架进一步调正与标定的架边线重合,升架接顶达到初撑力。
⑦其它排头支架的安装工序和要求与1#端头相同。
图6-2-3切眼组装掩护梁、尾梁吊挂图示2. 中间支架安装当工作面切眼顶板压力显现较大、破碎,切眼通常采用锚网带配合工字钢套棚复合支护,安装过程中改支棚频繁,且易冒落。
为有效控制顶板,加大安装过程中因支柱改支造成的空顶区域的支护强度,通常在安装中间支架时采用一组中间支架作为掩护支架来加强顶板管理。
当切眼压力较小,或只采用全断面锚网带,中间支设两排单体支柱加强支护时,也可以不采用掩护支架安装工艺。
以采用掩护支架安装中间支架的方法为例,安装程序为:掩护支架安装、调整→中间支架正常安装→掩护支架调整归位⑴掩护支架安装、调整①当切眼端头一侧排头支架安装到位以后,将一组中间支架运入组装硐室组装上前梁、尾梁,运往切眼端头。
②在切眼端头安装位置支设两路单工字钢抬棚,一路拖住老空侧工字钢棚,另一路拖住面前侧圆木棚(或工字钢棚),并做到每架棚下均有单体支设。
用绞车将掩护支架下道,同时调整到位,与煤壁平行布置,距离煤壁2.8m左右;前梁梁朝向已安装到位的排头支架,相距为1.8m。
接通液控管路,接实顶板达到初撑力。
调正过程中做到单体先支后回。
详见图6-2-4所示。
③当切眼支护为架棚支护时,掩护架升起接顶前在前梁上挑两根不小于3.95m长的工字钢梁,工字钢搭接在前梁上的长度不小于700mm。
一路托住面前侧圆木棚(或工字钢棚)、另一路托住老空侧工字钢棚,工字钢另一端用单体支双柱拴牢,为安装中间支架创造条件。
⑵中间支架安装①所有中间支架依次进入组装硐室,按照组装程序和方法将前梁、尾梁组装完好。
②由牵引绞车将组装完好的中间支架运进切眼,到达临时轨道端头,同安装排头支架滑板掩护支架图6-2-4 中间支架安装方法方法一样下道,在掩护支架的支护下,将其调整到位,垂直煤壁,与已安装完好的排头支架平行布置,在调整的过程中及时改支影响的支柱,改支必须坚持先支后回,最后接通液控管路,接实顶板达到初撑力。
③加固掩护架所支护的空间,如支设单体必须保证“一梁三柱”,采用牵引绞车将掩护支架后退1.5m,至第二组支架安装所需的支护位置,将倾向架设的两根工字钢梁从已安装完好的中间支架前梁上抽出,重新按要求架设,同时将支架安装用三角滑板由绞车牵引后移。
④采用同样的方法步骤,将所有的中间支架安装调整到位。
⑶掩护支架的调正归位。
①当所有中间支架安装到位后,将掩护架调整为正常支架,调整前先检查加固掩护架所支护的空间,在安装好的支架顶梁上架设两根3.95m倾向工字梁。
另一端用单体支双柱栓牢,维护好调架空间。
所有柱棚保证一梁三柱以上。
单体支柱随调随改,并做到先支后回,单体随支随拴。
②使用绞车将掩护支架调整就位。
见图6-2-5。
3. 最后排头支架安装(图6-2-6)⑴掩护支架调正后,在其外侧架设两组倾向抬棚用于维护排头支架的调架空间,其中一组抬棚托住原切眼工字钢棚,另一组抬棚托住扩宽侧木棚(或工字钢棚)。
棚梁使用3.6m工字钢梁,一端搭在掩护支架顶梁上,长度不少于700mm,另一端对应棚梁支设单体支柱,数量不少于3棵。
单体随调随改,做到先支后回。
⑵排头支架进入切眼时,尾梁朝前,与正常支架方向相反。
⑶同1#排头支架安装方法相同将其逐架安装、调整到位。
4. 调整立柱加长段中间支架安装升紧接实顶板后,应根据采高要求及时调整立柱加长段,具体方法如图6-2-7:⑴升起支架,在顶梁下支牢木柱,木柱断面不小于160×160mm。
⑵拆立柱加长段固定块,降立柱使加长段伸出2节或3节后,停止操作,把固定块重新卡好。
工作过程中支架下方严禁有人。
⑶前后排立柱分别进行。
加长段拔出前加长段拔出后加长段固定后图6-2-7 中间支架拔立柱接顶方法5. 切眼工字钢的回撤⑴单体支柱随支架安装逐架回撤。
工作面两端头及中间走向抬棚顶板压力大、倾角大,维护困难,影响安装及回撤安全,故不再进行回撤。
⑵由于切眼沿空压力大,维护困难,套支的工字钢棚梁也不再回撤,上下端头支架窝的工字钢棚梁不再回撤,煤机窝的工字钢棚不回撤。
⑶对于顶板完整,倾角小于8°的地段工字钢梁(锚索固定除外)回撤前检查好周围的棚子,升紧两侧支架,用皮子保护好活柱,根据现场顶板好差情况采用及时回撤或隔架回撤法。
⑷工字钢棚撤出后,及时升起支架,接顶达到初撑力。
⑸用绞车回撤工字钢棚,要有专人在有掩体地点观察回撤情况,发现工字钢及钩头被卡住,或绞车张力过大时,立即停止回撤,检查原因并处理,严禁死拉硬拽。
⑹拴钩头时要派专人监护,先敲帮问顶,待所有人员撤至有掩体的安全地点后,方可发出回撤工字钢信号。
⑺上下头绞车房的工字钢棚回撤时,先由外向里检查加固,支设点柱,后路畅通,然后由里向外逐架回撤。
⑻安装液压支架时回撤的单体支柱、轨道、工字钢梁、板梁等物料,可用平车盘混装,运出切眼至顺槽卸车,装车后必须用钢丝绳两头封牢,防止提松时拥车。
⑼安装期间回撤支护材料,必须由外向里逐架检查顶板支护情况,维护好退路,保证退路巷道顶帮支护安全、可靠,回撤顺序由里向外逐架进行。
支护材料的回撤严格执行“先支后回”制度。
坚持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施工必须在安全支护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