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老中医欧阳恒学术思想的继承总结

名老中医欧阳恒学术思想的继承总结

名老中医欧阳恒学术思想的继承总结作者:李小莎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19期作者单位:410005 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通讯作者:李小莎【摘要】中医是一门经验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可靠的疗效,欧阳恒老师在临床上以疗效弘扬中医,认为疗效是中医之生命。

在临床上应用中医药治疗很多皮肤外科疑难杂症,疗效卓著。

【关键词】名老中医;欧阳恒;学术思想;继承总结欧阳恒,男,汉族,1939年10月出生,湖南安仁县人,中共党员。

从事中医皮肤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四十余载,治学态度严谨,医德高尚,学术思想寓意深广,对于皮肤疮疡疑难病症的诊疗有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是我国中医皮肤疮疡专科首席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人和湖南省名中医。

作为欧老先生的学术继承人,笔者跟师侍诊,随身笔记,及时总结,现把欧阳恒老师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1 大胆接诊、审察内外、整体察病欧老师认为,面对中医无用论,取消中医论,不能畏惧,几千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医是科学,中医能治病,不仅擅长治慢性病,也能治急性病,还能治疗现代医学感到很棘手的难治性疾病。

面对形形色色的患者,首先要坚定信念和信心,在明确疾病性质的前提下,具体认知病情,不管其如何复杂,治疗难度如何大,甚或正处危急之中,也要做到来者不拒,不得将他们推诿于门外。

面对患者,大胆接诊,勤于耕耘,工于心计,精选方案,把诊疗工作做到细,做到位。

从整体观念出发,首先要把患者的局病看成是患者整体的病变,既要审察其外,又要审察其内,皮肤病尤为如此。

皮肤病虽形发于外,但与内脏的功能失调无不关系密切。

不能只看局部,不看整体,就犹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是看不好病的。

不仅如此,还要把患者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所以说,审察内外、整体察病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诊治疾病时,一定要谨遵这个原则。

2 四诊合参、病症结合、明病为先诊断疾病要审察内外,整体察病。

那么就要对患者做全面详细的检查和了解,必须四诊合参,即四诊并用或四诊并重。

四诊并用,并不等于面面俱到。

由于接触患者的时间有限,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有目的、系统地重点收集临床资料,才不致浪费时间,故《医门法律》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

此外,疾病是复杂多变的,证候的表现有真象,也有假象,脉症不一,故有“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的诊法理论。

在临床上,欧老师主张病症结合,以明病为先,病症的取舍以实用为原则。

舍病从证的情况,如结缔组织病、大疱性皮肤病、免疫缺陷性疾病等临床常见疾病,对于这些疾病西医学目前缺乏成熟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辨证治疗却能取得可靠的疗效。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宜舍其病而重中医之证;舍证从病的情况,如药疹,临床一旦诊断确立,就能做到及时停用致敏药物、给予对症处理与支持疗法,对其预后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如果只求辨证,勿明病名,就有可能在未停用致敏药物的情况下,一味给予中医药论治,以至于出现病因未除、中药缓不济急、预后不良的现象。

因此,病症取舍要以临床实用为原则。

辨证是决定立法、遣方用药的前提和依据,是中医诊断学最具特征的核心部分,包括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病症等,均在辨证的范围内。

病有内同而外异,也有内异而外同,必须作出精明的检诊,对患者的病情加以详尽透彻,触及本质的分析,继而选择治疗方案,决不可按图索骥地绳于经典墨守成规套用成方,即或是同一病的反复诊治,因其个体差异,时间的不同,也可能不是简单的重复,需作细心的观察。

在诊疗疾病的整个过程中,异中求同,认识其共性,同中求异,认识其特性,显示辨证论治的多点性、位点性,内位相应性的整体治疗。

3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中西互参欧老师认为,凡疾病的发生总是有其原因的。

临床上千差万别,病理变化异常复杂,详究其由来,细察其变化,总由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忧郁之苦,以及皮肉筋脉损伤动骨之灾,致使人体气血凝滞,经络阻隔,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

皮肤病多数是作为人体最大组织器官的一个独立疾病存在,有时也可作为人体内脏疾病在体表的一种信息提示“有外揣内”不同的病因侵入人体会有不同的变化,根据临床所获取的资料,从其发病、病史、症状、体征方面进行审察、分析,即辩证求因,就是在审察内外、整体察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一系列的具体表现,加以分析综合,求得疾病的本质和症结所在,从而审因论治。

所谓辨证求因的“因”,除了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通常的致病原因外,还包括疾病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症结,即问题的关键,作为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

这就要求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出的具体证候,从而确定病因是什么?病位在何处?其病程发展及病变机理如何?从而为治疗指出方向。

由此可知,仔细地辨证,就可对疾病有确切认识,诊断就更为正确,在治疗上就能达到审因论治的较高境界。

欧老师强调病症相结合,中西医相互渗透。

一般能用中医药解决的情况下,欧老师尽量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体现中医的“简、验、廉、便”特色。

但对于一些炎症明显外科疾病,如丹毒,采用清热解毒凉血之中药治疗的同时,举张联合西医抗生素治疗,可以显著地提高疗效;又如系统性硬皮病,属于免疫系统疾病,病情复杂,五脏六腑均可受累,治疗常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支持疗法等以控制炎症并减轻自身免疫反应;同时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欧老师将其辨为气血瘀滞、脾肾阳虚、热毒瘀络、寒侵肌肤型进行论治,分别施以活血化瘀,温阳通络温补脾肾,开腠散寒。

清热解毒,化瘀通络解肌散寒,宣肺通络治法,以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选用相应方药随证加减,临床证明具有明显的提高疗效和避免激素副反应的作用。

4 选方用药、取象比类、触类旁通取象比类,取象的目的是比类,象是客观存在的,是以某些事物为特征的一种关系,用象对属于同一类别的关系进行比较;比类则是根据同类关系加以阐述,援物比类,触类旁通。

这种独具特色的思维,可以拓展临床视野,获取新的知识,适用于各种创造模式,具有很重重要的临床意义。

俗话云:“愚以智取,疑以誑消”,欧老师运用取象比类法,“随意遣药,灵活组方”,疗效颇佳。

在具体操作上,于论治的前提下,巧妙地运用中药所具有天然的特定物象,根据药象学理论创制:(1)以色治色法;(2)以皮治皮法;(3)以形治形法;(4)寓搔意治瘙法;(5)参考“红升白降外科家当”说,对治疗过程中的证候变化,善于掌握病机转归,随证应变,不拘一格。

5 制裁随心、创制新方、善用石虫欧老师遣方用药,一方面遵循常规用药,另一方面独辟蹊径,特别是后者尤多特色。

常应用复方“制裁随心”,如应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于头面部加羌活、藁本;发于胸胁部加川楝子、延胡索;发于下肢加牛膝、黄柏;发于上肢加桑枝、姜黄;鉴于疾病在不同发展阶段主兼证的变数,在主方上随证加减,以使方药更好的适应比较复杂的病症,更多地发挥效应,收到预期效果。

如脓疱型银屑病,欧老师根据病情的发展,分“三期”论治,即毒热期、温、缓解期、康复期,总以清热解毒之黄连解毒汤为主。

毒热期合清热凉血之清营汤;缓解期合益气养阴之竹叶石膏汤;康复期,则合滋阴养胃之益胃汤,竟收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对于皮肤疑难杂症,欧老师在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善于深入研究,大胆创新,疗效卓著。

如治疗白癜风用“以色治色”疗法,创紫铜消白方;治疗寻常性银屑病,治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之法,创竹黄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独辨阳虚寒凝证,治以温经通络,祛风止痒,创当归玉真方。

治疗顽固型痤疮,以清肺泄热,解毒化瘀之抑痤方等,临床每验每效。

此外,对于一些顽固性湿疹、结节性痒疹等瘙痒剧烈的皮肤病,欧老师在辨证施治的同时,加用虫类搜风止痒药,如蜈蚣、全蝎、小白花蛇、乌梢蛇、鼠妇虫、僵虫等,疗效更佳。

由于皮肤瘙痒引起夜寐难安,常加用珍珠母、灵磁石、代赭石等。

6 弘扬国粹、施用疗效,发展中医中医是中国的国粹,有着数千年悠久文化的历史。

疗效是中医的生命线,也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

老百姓看的是疗效,临床上,能用中药治疗的,尽量不用西药,总是用中药弘扬疗效,充分发挥中医在治疗疑难病上威力特长。

用事实说话,不管任何经验秘方什么的,要将优秀的部分通过重复可检验的事实展示给世人,求得最佳疗效。

欧老常把用药比喻为用兵,祖国医学就像一个宝库,里面有许多兵器,对付疾病有很多办法,诸多疾病都有中医的用武之地。

欧老师曾说过,年轻人要把中医学好用好,就必须把中医的思维一以贯之,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多加实践,才能提高疗效。

中医的自信,来源于临床疗效,欧老师对临床难治性皮肤病,如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红斑狼疮等,都有独到的自己独到的认识和治疗法则,他认为皮肤病之症状与体征是客观存在的“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或者说有时可以意念到,并多以皮损形式表现出病种的各自特征。

就其成因来说,其临床表现之源头总是可以找得到的,不外是外感“六淫”,内伤脏腑,经络阻隔三个方面,并不妨碍辨证论治的正常进行。

如“疣”类疾病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但抗病毒药物往往对其并没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皮损局限者,还可进行激光治疗;但皮损多泛发者,赖於“激光”也有不及之时,西医便无特殊药方可治。

中医则不然,不管是来自哪种致病因子,只要有证可寻,便有药可治。

就疣类病而言,有寻常疣、扁平疣等之别,其中有一说肝气受风热之扰,郁滞於体表所致者,当摄其气血,调其脏腑,通其经络,借清热疏风、行滞方药之力,以触发机体内在的自我调节能力,达阴平阳秘、阴阳自和而治愈。

临床上,欧老师治愈很多西医连病名都没搞明白的疾病,用疗效来证明中医,弘扬中医,发展中医。

7 医德高尚、治学严谨、毫无保留跟着欧老师学习,首先强调学习做人,作为一位名医,在利益驱动的今天,他从不量钱开药,完全根据病情的需要用药,强调以最少的钱治愈疾病,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欧老师常说,一旦选择了学医这一治病救人的职业,便要一生笃志立行,自强不息。

要学好中医,必须专心致志,更要有献身精神。

将孙思邈“大医精诚”作为自己一生圭臬。

从老师那里不但要学习治学的态度和精湛的医术,还要学习“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的责任心和爱心。

他说,对于医生,患者永远是第一位的,患者的利益是至高的。

一个医生,如果对病人没有爱心,也就缺少了灵魂,他永远不会成为一代大医。

再者,治学严谨,在培养中医人才方面,注重理念创新,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中医人才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提出当代中医优秀人才首先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临床科研中的动手能力,他的学生遍布全国,现多为中医皮肤界的领军人。

欧老师常告诫本人,医不在于治病,贵在治愈难病。

临床上无好药治疗的疑难性皮肤病症,在欧老师的精心辨治下,常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深受患者的崇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