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对药膳食疗学的认识

我对药膳食疗学的认识

我对药膳食疗学的认识
中国药膳的历史,源远流长,近2000年前的典籍中记载:“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

”(《后汉书·列女传》)由此可见,汉代已经有了药膳应用的史实。

经过历代研究改进,从而发展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门实用营养方面的学科,或称之为“中医营养学”。

它不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疗奠定了“药食同源”的保健基础,而且具有人群预防和临床针对疾病的治疗意义。

与此同时,它也包涵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博大精深的国粹成分。

药膳食疗是中华医药学中的一颗明珠,是东方文化的瑰宝。

药膳食疗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

它可以食用者得到美味的享受,又在享受中使身体得到滋补,使疾病得到治疗,它具有“观之形美,食之味佳,入口不苦,效在充腹,功在健身,益在享乐”的优点。

食疗药膳的制作应用,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评价它的标准是:色、香、味、形、器、效。

食疗药膳具有丰富饮食,保健养生,治病防病的作用,多用以养身防病,在保健、养身、康复中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慢性病、老年病、妇儿疾病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的到保养调理与治疗。

中医食疗药膳博大精深,但也不乏汗牛充栋的,不是说凡是果蔬谷肉都可以原封不动的作为食疗的,必须讲究药膳的应用和烹调的原则,必须重视因症、因时、因人、因地而异,药膳的搭配烹调方法亦应讲究宜忌、用量、火候等。

因此,我们应重视发掘它的精华,为人们的褒奖养生服务,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虽然在学习药膳食疗这门课程之前对于药膳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是经常有接触到药膳的,只是我们并没有将它归为一门学科而已。

例如在去年的夏天由于天气比较炎热,白天运动过度有段时间晚上经常难以入睡,渐渐地演变为失眠。

而失眠属中医“不得眠”、“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病证范畴。

中医认为失眠主要因长期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以致心失所养或心神不宁。

我妈就给我煮了《丹核佛片汤》。

连续两天的服用之后,效果很好,睡眠很快得到改善,没过多久就不在失眠了。

具体膳方如下:
丹核佛片汤
配方:核桃仁5个,佛手片6克,丹参15克,白糖50克。

制法:将丹参、佛手煎汤,核桃仁、白糖捣烂如泥状,加入丹参、佛手汤中,用文火煎煮10分钟即成。

功效:疏肝理气,解郁安神。

用法:每日2次,连服数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常见疾病,像感冒,发烧,头痛等,我们有时也会用药膳来进行调理。

感冒常用《黄芪姜枣汤》
黄芪姜枣汤
配方:黄芪15克,大枣15克,生姜3片。

制法:以上三物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约1小时即可。

功效:益气补虚,解表散寒。

用法:吃枣饮汤。

风寒外袭导致的头痛时有时会用
《川芎白芷炖鱼头》
寒湿导致的腹泻会用:
《姜橘椒鱼羹》
配方:鲫鱼250克,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

制法:生姜片、橘皮、胡椒用纱布包扎后填入鲫鱼肚内,加水适量,小火煨熟,加食盐少许调味。

功效:温中散寒,健脾利湿。

用法:空腹喝汤吃鱼
还有很多平时看似不是药膳的其实也可以说是药膳,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可见药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是有很重要的用途的。

通过这学期对药膳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着对于我在以后的生活中有很有帮助。

相信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中华药膳将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我想给老师点建议,能不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多讲一些适合广东气候的药膳,毕竟药膳还是有一定的地域特征的,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