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纤拉丝操作

光纤拉丝操作

光纤拉丝
1.1.拉丝炉抽真空
将顶盖板和下盖板分别盖住上下炉口。

拆下虹膜,按上抽真空盖板。

将拉丝炉旁的触摸式控制屏保护气关掉,打开抽真空。

观察压力表,抽真空至-0.8bar时为止。

关闭抽真空,打开炉子保护气。

拆掉下盖板,并将延伸管的炉门虹膜关到合适的位置。

1.2.预制棒进炉对中准备
如果发现所挂预制棒垂直度不够,调节平台上的水平螺栓,用水平仪查看是否水平。

取下炉子上盖,按手动进棒“↓”键将预制棒送至炉子上盖板位置,清零。

按“←、→、↑、↓”键将光棒平移对预制棒炉子进行对中。

按手动进棒“↓”,送棒进拉丝炉(确保预制棒锥体全部进入炉盖内)。

继续对中,确保预制棒棒尖在拉丝炉口上盖中心轴位置。

设定预制棒直径、预制棒长度。

预制棒调整到拉丝炉中心位置后,按手动提棒“↑”键进行提棒操作。

提起预制棒,放好玻璃马弗,按手动进棒“↓”开始进棒(典型值为365mm)。

1.3.拉丝炉升温
设置好“预备、掉头、穿丝、生产”的加热温度。

在控制面板上按“掉头”键,开始对炉子进行加温。

检查并确认拉丝炉已工作在“掉头”模式。

设置加热时间步长,开始加热,等待预制棒“头子”的坠落。

1.4.掉头子
打开虹膜,利用镜子观察棒尖加热情况。

如果在设置时间左右“头子”没有下来,可以进棒1-2mm后等待。

在“头子”下来时,完全打开虹膜,让“头子”掉到剪锥桶中。

1.5.穿丝
一人剪头子,另一人在控制面板上,将拉丝炉功率从“掉头”切换到“穿丝”状态。

用专用工具在石英管下部剪断“头子”同时将延伸管下部虹膜关小,移开剪锥桶同时将光纤引下。

1.6.光纤辅助牵引
用手慢慢的把光纤拉至辅助牵引处。

将光纤引到辅助牵引轮上。

设定好线速度(5m/min),合上辅助牵引轮。

用专用铁桶收集废光纤。

1.7.光纤穿模具
通过辅牵引牵至光纤足够细(一期要求:130μm-170μm;二期要求:130um-140um)。

如光纤直径较粗可以通过加速或提升预制棒来达到合适的光纤直径,如果光纤直径较细则做相反操作。

先打开辅牵引,在涂覆模座上方切断光纤,将光纤穿过模具,并用黄铜针引导光纤穿过固化炉到主牵引位置。

当光纤到达主牵引后,拆下铜针,引导光纤至牵引轮和皮带之间。

如果穿丝不成功,清除断光纤,必须将拉丝模具卸下,进行重新清洗后再进行上述穿纤操作;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1次穿模。

1.8.上盘
光纤上盘到收线机,检查收线机上光纤大盘是否安装完毕。

在收线机的控制面板上,按RUN键准备收线。

牵引光纤快速的穿过跳舞轮、减震器、换向导轮,使跳舞轮翘起,用脚踩下踏板,开始自动收线。

如果光纤在收线机和牵引轮之间断裂或丢失,牵住光纤重新开始。

合上收线机安全门。

开始送棒逐步升高拉丝速到21m/min(可以通过提高炉温和增加送棒量来调节拉丝速度)。

拉丝速度到达21m/min时,首先代开第一盏UV灯,手动打开外涂覆,外涂下来之后打开内涂覆。

1.9.光纤拉丝升速
逐渐手动加速,并且尽量保持光纤直径接近设定值。

根据裸光纤的直径情况,加大线速度及进棒速度。

将功率由“穿丝”状态打到“生产”状态,逐渐增加拉丝温度或功率同时观察拉丝张力的大小。

升速至150m/min且裸光纤直径稳定后,将“手动”切换到“自动”。

将搓扭轮的插梢拔掉,
慢慢的合上搓扭。

当速度达到500m/min时氦管会自动闭合,操作人员注意是否正常。

继续升速,速度达到800m/min时氦气开始打开,同时氦管水箱开始自动加热。

达到目标速度(典型值为1800m/min)时,再次调节X-Y使预制棒保持在炉体中心位置。

将光纤切换到另一个空盘上,进行升速盘的换盘操作,同时准备进行光纤升速大盘的送样测试,升速盘换盘长度一般为25km。

升速盘(如“YA”)长度定为5-20km;筛选满盘设定长度为24.45km时,下盘规定如下根据裸光纤张力,适当调节炉子功率。

合上延伸管虹膜。

拉丝升速中及升速稳定以后的点检请参见《光纤拉丝工艺点检表》点检正常后进行正常拉丝。

工艺点检表应严格按要求进行点检,如有工艺参数超标应及时通知当班主任,并通知主管工艺工程师,由主管工艺工程师采取相关措施,如遇特殊情况需在工艺参数超标的条件下继续拉丝,需主管工艺工程师或当班主任签字。

正常拉丝到1800m/min时,6盏UV灯的功率应都是6 h。

当预制棒尾管接口部位进入到拉丝炉以后(大约离拉丝结束还剩250km左右),应密切注意拉丝速度、拉丝裸纤张力、及炉温的控制。

2.光纤盘取样测试
对拉丝区分切下来的光纤盘,进行各种参数测试,测试内容见单模光纤检验规范,及时将测试数据反馈到拉丝区,进行调整工艺参数。

结果记录在《生产过程控制表中》。

将光纤大盘及时送到筛选复绕区进行筛选,及时将断纤情况通知到拉丝区。

如遇异常情况需中断拉丝(机器故障、停电及预制棒本身原因),应及时通知光纤处理工序,对拉丝中停拉及在降温后发现氧化的光棒应及时进行隔离,同时由技术部工程师根据预制棒实际情况判定是否进行水洗或其它处理(针对不同长度下的预制棒)。

7 拉丝过程中的检查项目
过程中随时监控拉丝塔的报警情况,黄色报警需要引起注意,如出现红色报警需要注意参数调整,在确保光纤无质量问题以后方可继续拉丝。

所有的报警应及时消除,以防拉丝机控制系统出错。

检查炉内气流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检查预制棒在炉子的中心位置是否偏移。

检查光纤在延伸管出口处的位置。

检查包层直径显示是否在控制范围之内。

检查涂覆模具的X、Y调节显示值是否和设备部调节的值一致。

检查PMD搓扭装置是否开启;拉丝过程测试出现连续衰减不合格、PCE/OCE大于8μm时应通知工艺工程师进行判定,如:停止拉丝将剩余预制棒换在另一条生产线进行验证。

检查收丝机上的光纤排线情况,必要时通知设备工程师或工艺工程师调节。

8 光纤拉丝结束
当光纤的拉丝长度达到预拉长度以后(停棒后拉丝速度仍然上升)可以将光纤切换到另一大盘上。

逐步降低拉丝速度到200m/min以下剪断。

在二楼模具下方剪断光纤,迅速用洁净纸垫在剪断点下方。

PSU会自动将拉丝炉工作模式切换到“STAND-BY”状态,氦管也会自动打开,氦管循环水自动关闭。

手动关闭UV灯,打开HE管,PSU将按设定值自动提升预制棒;手动将拉丝炉关闭。

停线后需将氦管的氮气开关打开,以防止灰尘进入氦气通道。

关闭炉子1h后可将预制棒(或尾管)从炉子中提出,从夹棒平台上取下预制棒(或尾管),用内六角取下夹具。

等待拉丝炉冷却后清洁炉子中心管、马弗管、延伸管(依照程序进行)。

继续下一个预制棒的拉丝生产。

每次换盘以后,需要检查一下PSU中裸光纤、涂覆外径,如出现超过光纤标准的,记录在《光纤生产质量跟踪单》,依照程序将拉丝光纤大盘全部送到测试区进行大盘的检测,检测完毕后送筛选复绕区进行小盘的强度筛选或作切割去除处理。

9 不降温换棒
上一根棒拉完后继续下一根棒的生产时需进行不降温换棒操作;
进行不降温换棒前需先将延伸管的虹膜完全关闭,防止在预制棒提出炉口的瞬间空气从延伸管虹膜口倒流进入拉丝炉,从而导致石墨件氧化。

在上一根棒提棒的同时,主操手拉住石墨板的把手缓慢缩短两块石墨板的距离,在尾锥提出炉口的瞬间两块石墨板闭合,完全盖住拉丝炉的炉口,防止空气进入拉丝炉导致石墨件氧化。

将拉完的预制棒取下,新的预制棒的挂棒、进炉和对中操作见1.8和2.2。

但在新棒进炉的同时需主操手拉住石墨板的把手缓慢移动两块石墨板的距离,在预制棒的变形区即将进入
炉口的瞬间并全部打开以保证预制棒安全进入拉丝炉。

在光纤头子掉下来前将延伸管虹膜开到合适的大小。

操作人员进行不降温换棒时需小心操作以防止被烫伤。

10 拉丝塔的停机
在正常拉丝换棒过程中水、电、气不能停止。

如果拉丝塔需要停机24 h以上,可以对炉子进行抽真空,把炉子上盖塞住,下部延伸管虹膜合上,同时关闭炉内循环水,设备部打开Ar开关进行炉内充Ar操作,氮气流量设定为:5/3/3/0。

需要重新运行拉丝塔时,设备部负责检查开启所有关闭的阀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