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青年教师的自我成长

谈青年教师的自我成长

坚守沉淀超越
——谈青年教师的自我成长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从两周前接到这个任务,我就在思考,今天的例会上我该讲点儿什么,我能讲点儿什么,毕竟,我没有取得过多少骄人的成绩,所以,直到此刻,我都是惶恐的。

但是,我又觉得应该接受这个任务,因为我知道,此次发言的目的并不在于宣扬自己,而是表达学校领导和所有老师的美好愿景——期盼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加快自我成长的进程,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所以,今天我斗胆结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心得、收获,与新老同事交流分享,不当之处望老师们一如既往地包容海涵。

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坚守沉淀超越——谈青年教师的自我成长》
一个人的成长,固然与学校的培养分不开,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代朝气蓬勃的年青人,我们更应该强调自我的发展——每一个青年教师,都应该学会自我发展。

我们知道一句话,机遇总是降临在有所准备的人身上,因为只有有所准备,才能把握住机会;只有充分准备,才能把握住所有机会。

但现实生活中,当机遇没有降临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往往不愿承认,是因为自己准备得还不够充分,累积得还不够厚实,于是难免产生一些负面甚至错误的想法,影响工作影响感情。

记得2001年,我从教6年,第一次执教的一节录像课就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而且作为优秀课例在全国几千人的大会上发言;但在2005年荆州市的语文优质课竞赛活动中,却以微小的差距屈居一等奖的第二名,与省级语文优质课失之交臂。

虽然关心我的领导和同事给我找到了理直气壮的原因,但是,我心里明白:如果我的课上得足够好,又怎么会成为第二?问题,还是出在自己的身上。

2005年后,虽然我有很长时间再没有机会执教公开课,而且,语重心长的领导言辞恳切地建议我将今后的重心转移到研究上,让我多写写文章,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我的内心有很多的遗憾和不舍,但我平心静气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我想,如果有缘,总会再牵手;而提高自己,磨砺自己,完美自己,才是自己真正要做的,真正需要争取的。

回顾我的成长,我把它划分成了三个阶段:学习摩仿阶段,目标是站稳讲台;发展提高阶段,目标是成为优秀教师;探索突破阶段,目标是成为名教师。

而现在,我还处在第二阶段的奋斗中。

如何让自己进入到第三个阶段,我觉得,除了学习、历练,用心的积累,还应让足够长的时间去沉淀自己,这样的沉淀才会让自己拥有足够的底气。

在我的成长之路站稳讲台阶段,有两个人对我的帮助最大,一个是白珊秀老师,一个是田雨时老师。

记得那个时候,我和白老师同组,而白老师经常承担公开课的任务。

虽然她不是我的指导老师,我们那时候也没有指导老师,但我却一节不落地听课,甚至到白老师的教室听随堂课。

可以说,白老师的课堂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她的课堂总是那么生动,那么活泼,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都兴致勃勃,所以至今我还记得课堂中的很多细节和情景。

那个时候我最想做成的一件事是——有一天,我也能把自己的语文课上得像白老师那样灵动。

从这点上说,是白老师开启了我对语文课堂的最初梦想。

而与特级教师田雨时老师结缘,是1 997年进行的“小学语文四结合”这个课题试验。

使我受益最大的,是田老师的亲临指导,教会了我如何和学生打交道,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

有人说,在教师生涯中,如果没有做过班主任,不算一个完美的老师。

我非常同意这一点。

我当过15年的班主任,所以我知道,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仅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还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我很感谢田老师,在我走上班主任工作的第三年,就把这么深奥的学问深入浅出地教给了我,让我能在班主任这项工作中轻松、智慧地行走,所以我才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我喜欢的教学和研究上。

在我成长之路的第二阶段,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那些从未谋面的全国名师和教育专家。

我买他们的书,研究他们的课堂教学,照搬他们的教学设计,甚至点评他们的教学艺术,发表自己的教学观点……我发现,只要研究,就有收获;只要思考,就能产生属于自己的思想。

我从教18年了,如果说前6年是学习摩仿阶段,那么我用了12年来发展自己,提高自己。

我在自己喜欢的教育事业里,把学习、思考当做乐趣,把提高当做目标。

为了上好一节常规课,我会找好几篇设计同课异构;为了写好一篇文章,我愿意花几个月的时间打磨;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我也肯不耻下问,甚至与名师对碰。

18年了,我对三尺讲台依然充满着激情和梦想;现在的我深深地感受到,当一个小学普通语文老师,是我最好的选择。

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我一直在努力用心做事,有心发展,快乐从教。

记得一位成功人士说过: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当代教育家李镇西在教育教学生涯中有三件宝:读书、写作、思考,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启迪。

而我想直言的是,今天的青年教师缺乏的不是读书,而是读与专业有关的书;今天的青年教师缺乏的不是写作,而是写一点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文章;今天的青年教师缺乏的不是思考,而是缺少印上了自己刻痕的独立思考。

读过《老人与海》这本书的老师都应该知道,硬汉海明威说过这样一句话:“比别人优秀并无任何高贵之处,真正的高贵在于超越从前的自我。

”青年教师要成长,要超越自我,课堂是最佳的平台——所以,青年教师首先要扎根于自己的课堂;其次,青年教师要主动走进骨干老师的课堂;再次,青年教师要敢于较劲于自己的课堂。

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准备的人,青年教师要磨练教学基本功,追求娴熟与精致,注重研究与思考,抓住细节与内涵,突出思想与创造。

老师们,交流到这里,我想到了家里的那部录像机,每当我想要研究一个教学问题的时候,每当我想要检验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的时候,我就用这部录像机,录制下我需要的内容;在这部录像机你,我看到了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它记录下了我所有的优缺点,为我的未来指引着方向。

我还想到了三个我最崇尚的词语,那就是理想,理念,理性。

理想是花,但不是所有的花都能盛开出娇人的容颜,而没有理想,就没有花的孕苞结蕾;理念是本,但不是所有的枝干都能孕育出美丽的花朵,而没有理念,就没有花朵的傲立枝头;理性是根,但不是所有的根都能深潜于土壤,而没有理性,就没有枝干的常青常绿。

老师们,让我们做一个有梦的教师,仰望星空,期盼着理想之花闪耀于天空;让我们做一个追梦的教师,脚踏实地,践行自己的理念于充满激情的理性大地;愿所有的青年教师能在学校的倡导下,趁着年轻,发展专业,积累丰富的教学成果,成为学校明天的荣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