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障碍的社区护理与家庭护理

精神障碍的社区护理与家庭护理




2011年: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
2012年: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 2013年:发展事业、规范服务、维护权益 2014年: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二级预防-发病前期及临床期

对象-精神障碍发生前及发病早期者 目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及护理,避免 精神障碍进一步发展 特点:
精神障碍患者一般居家情况

精神问题早期 门诊诊治,家中服药和观察 经住院治疗后出院
• 症状缓解、好转、痊愈

复发先兆→疾病复发
康复期(痊愈之后…)
常见误区 擅自停药,“好了伤疤忘了疼” 过度保护 冷漠、指责 注意事项 摸索维持治疗的药物品种和剂量 用药简单化 鼓励病人料理生活、 交流情感
常见误区
对加药犹豫不决 住院恐惧 求治心切,频繁换药或换医生 不了解何为“治愈”
注意事项
了解药物常识 正确掌握住院和出院时机 与医生建立固定的联系,建立打“ 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了解疗效判定标准
复诊不及时
督促病人定期复诊 记录患者康复日记
三级预防-临床预防恶化期

对象-精神障碍发生后期、慢性期和康复期者 目标-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社会功能,正确对待疾病,提高生 活质量 具体内容

香港社区护理介绍

80年代起逐渐设立日间病房、中途宿舍、长期护理院。出院后自 愿入住,学会与他人相处,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Hale Waihona Puke 辅助就业:康复农场,商铺(食品、文具)、庇护工埸、快递业 务,让精神病人过渡性培训和实习,培养基本的工作态度,一定 营销技巧。
香港各区域的医院设有专职的社康护士,负责访视辖区内的精神 病患者。

国外社区护理服务拓展

亚急性期护理干预
个别护理项目
门诊患者护理项目
精神科家庭照护
住宅区服务、跨社区服务


自助团体--戒酒者匿名会、进食障碍者互助会
精神障碍患者家属互助会
精神障碍的社区防治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病因学预防

对象-精神健康和心理健康者 目标-预防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具体内容
• • • 照护问题家庭 照护高危人群 精神症状患者的指导、帮助、干预


具体内容
• • • 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精神健康的检查--早期发现精神疾病边 缘状态者或患者 重点照护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成员--指导就诊、联系会诊、 转诊 对问题家庭要宣传精神卫生知识-- 问题分析、寻找解决途径 或帮助
发病早期(发病→接受正规治疗)
精神障碍的社区护理与 家庭护理
广州市惠爱医院 夏志春
主要内容

社区护理概述 社区精神护理的发展趋势 精神障碍的社区防治
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护理
这也许是你心目中的社区
菜场 商店
医院 学校
餐饮服务 文娱场所
家庭
机关 工厂
信息交 流系统
这是常见的社区
社区护理

是将护理学与公共卫生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 健康的一门学科。
• • • • 巩固治疗防止疾病恶化--家庭访视、维持治疗、协助解决困难 预防精神残疾--预防疾病复发、恢复功能和自理能力 康复护理--协助建立治疗站、作业站、娱乐站;训练患者自我 识别症状和自我管理药物

做好管理工作

康复之家、患者公寓 寄养家庭环境布置、设施装备 医疗护理文书管理

工疗站管理
工疗站生活设施
家庭护理的概念

家庭护理实践---在患者的居所内对存在健康问题的患者实施 护理


患者及其照顾者是家庭护理实践的焦点
家庭护理要借助家庭内的沟通与互动
调查显示

90%以上出院患者与其家庭一起生活,家庭基本担负长期照顾患者 责任


71%照料者自身健康问题
82%照料者经历危机的心理问题 大部分照料者获得的知识缺乏
直接对社区内个体、家庭和群 体进行护理,使全民达到健康。 社区护理是21世纪精神科护理 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社区精神科护理

包括精神疾病的预防、精神疾患的恢复与精神健康的促进。 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为个人、家庭、社区提供的一种服务。
国内社区精神护理现状

《精神卫生法》出台,使得精神疾病防治康复有了法律保障。
常见误区
否认患有精神病 紧张、恐惧、不知所措 内疚、自责、羞耻感
注意事项
早期发现精神异常 尽快接受现实、稳定情绪 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亲友、书 报、咨询等)了解有关知识 尽早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 严格遵医嘱,督促病人服药
盲目就诊、服药 惧怕西药的副作用而不遵医嘱
治疗中期(接受正规治疗→临床治愈 )
国内社区精神护理现状

部分城市建立了精神卫生三级防治网(市-区-街道),开展心理 保健知识教育、心理咨询、对社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治疗、管理、 预防复发及康复的全方位服务。 半数以上的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希望开展社区及家庭护理,需求主 要集中在:
• • • • 电话随访 日间康复训练 社区医疗护理服务 上门访视
• • • 增进精神健康的保健工作--精神卫生知识宣传 特殊防护和预防工作--疾病监测、保护高危人群 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精神卫生指导、咨询门诊
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主题

2008年: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
2009年: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
2010年: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
• “第二十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所在地人民政府 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指导、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活动,创建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社区环境。” “第五十四条 社区康复机构应当为需要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提 供场所和条件,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 面的康复训练。”


“第五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为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 供精神科基本药物维持治疗,并为社区康复机构提供有关精神 障碍康复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社区护理概念的涵义:
• 预防
防止疾病或伤害 发生


保护
促进
免受环境中有害物质 的侵袭
安排各种活动促进社 区人民健康
社区护士的角色
1. 护理提供者 2. 咨询者 3. 教育者 5. 管理者 6. 研究者 7. 社区资源的开发者
4. 卫生服务协调者
8. 社区居民的代言人
社区护理的主要职责
社区护理视人群为一个整体, 使用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健康教 育、管理、协调和连续性照顾等方 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