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技师考试模拟试卷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以下关于纤维蛋白原错误的说法是A. 是参与血浆凝固过程和糖蛋白B. 属于血浆蛋白质C. 电泳时位子a球蛋白区带D. 在肝脏合成E. 又称为凝血因子 I2. SI 制中酶活性单位为A. U/LB. Katal/LC. g/LD. ml/LE. %3. 下列哪一项不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A. 黏液性水肿B. 血尿酮体阳性C. 体重减轻D. 血糖升高E. 多饮、多食、多尿4. 被称为“好胆固醇”的是A. HD.L-CB. VLD.L-CC. CM-CD. LD.L-CE. ID.L-C5. 正常成年人血清 LD.H 同工酶电泳区带浓度结果为A. LD.2> LD.1 > LD.3 > LD.4 > LD.5B. LD.5 > LD.1 > LD.2 > LD.3 > LD.4C. LD.3 > LD.1 > LD.2 > LD.4 > LD.5D. LD.1 > LD.2 > LD.3 > LD.4 > LD.5E. LD.4 > LD.1 > LD.2 > LD.3 > LD.56. 阻塞性黄疸病人血清中肯定不增高的酶是A. 胆碱酯酶B. ALPC. ALTD. G-GTE. AST7. 黄疸发生的机制不包括A. 红细胞破坏过多B. 肝细胞摄取胆红素障碍C. 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D.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排泄增多E. 胆道梗阻8. 肝中与胆红素结合的主要物质是A. 硫酸根B. 乙酰基C. 葡萄糖醛酸D. 甲基E. 甘氨酰基9. 某一种物质完全由肾小球滤过,然后又由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则该物质的消除率是A. 0B. 50%C. 90%D. 100%E. 120%10. 正常情况下,能被肾脏几乎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A. 尿素B. 肌酐C. 尿酸D. 镁E. 葡萄糖11. 甲状腺激素中含有A. 铁B. 硒C. 钴D. 碘E. 镍12. 正常人铁储存的主要形式是A. 含铁血黄素B. 铁蛋白C. 转铁蛋白D. 血红蛋白E. 细胞色素 C13. 对蛋白质有较好清洗能力的洗液为A. 稀碳酸氢钠水溶液B.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洗液C. 蒸馏水D. 合成洗涤液E. 尿素洗液14. 以下关于分光光度分析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用于物质的定性分析B. 可用于定量分析C. 波长范围不包括红外线区D. 在紫外区做分析时,应选用石英比色杯E. 运用的是吸收光谱的原理15. 在室内质控过程中,若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超出±3SD. ,则判为A. 不能判断B. 在控C. 警告D. 失控E. 难以确定16. 室内质控失控时,所采取的下列措施哪项是不正确的A. 回顾整个操作,分析误差原因B. 重复测定C. 换新的质控液D. 继续测定常规标本,等次日再观察是否继续失控E. 更换试剂和较正物17. 包虫病的流行与以下哪种方式最密切A. 工业生产B. 农业生产C. 水产养殖D. 畜牧业E. A+B18. 关于疟疾检查的适宜采血时间,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间日疟发作后数小时B. 间日疟发作后十余小时C. 恶性疟发作时D. 恶性疟发作开始后任何时间E. 恶性疟发作前半小时19. 在肌肉中查不到的寄生虫是A. 旋毛虫幼虫B. 猪囊尾蚴C. 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D. 并殖吸虫E. 以上都不是20. 可用荚膜肿胀试验分型的细菌为A. A 群链球菌B. B 群链球菌C. D. 群链球菌D. 肺炎链球菌E. 草绿色铁球菌21. 沙门菌属的 Vi 抗原属于A. 菌体抗体B. 鞭毛抗原C. 表面抗原D. H 抗原E. O 抗原22. 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是A. EIECB. ETECC. EPECD. EHECE. EAggEC23. 大肠埃希菌抗原血清型排列方式为A. 0 : K : HB. 0 : H : KC. K : H: 0D. K : O : HE. H : O : K24. 人类链球菌感染中 90% 认为A. A 群链球菌B. B 群链球菌C. D. 群链球菌D. 草绿色铁球菌E. 肺炎链球菌25. 怀疑伤寒引起的肠热症作微生物检验时,不正确的描述是A. 病程的第1〜2周作血培养,细菌分离率较高B. 病程的第2〜3周采粪便和尿液作培养,细菌分离率较高C. 应同时选用强弱选择培养基D. 最后鉴定需要结合血清学试验来完成E. 整个病程中骨髓标本细菌分离阳性率极低26. 一般不由沙门菌引起的疾病为A. 肠热症B. 暴发性腹泻C. 败血症D. 慢性肠炎E. 化脓性脑脊髓炎27. 由疖、痈病变继发的败血症,其细菌多为A. 大肠埃希菌B. 脑膜炎奈瑟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流感嗜血杆菌E. 腐生葡萄球菌28. 软件下疳的病原菌是A. 杜克嗜血杆菌B. 副流感嗜血杆菌C. 埃及嗜血杆菌D. 嗜沫嗜血杆菌E. 副嗜沫嗜血杆菌29. 下列哪种方法用一种标记物可检测多种被测物A. ELISA 双抗体夹心法; ELISA 竞争法B. ELISA 间接法;间接法荧光免疫技术C. ELISA 竞争法;放射免疫测定D. ELISA 双位点一步法;直接法荧光免疫技术E. ELISA 竞争法;直接荧光法30. E 花环试验是通过检测何种受体而对 T 细胞进行计数的一种试验A. 补体受体B. Fc 受体C. SRBC 受体D. 小鼠 RBC 受体E. Fab 受体31. 凝集反应是A.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凝集现象B.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C.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凝集现象D.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E. 以上均不对32. 在补体结合试验中A. 抗原可以是可溶性的或颗粒性的B. 只能用高度提纯的均质型的抗原C. 能够检测人血清中抗体D. 每次测定抗体对不必精确测定补体量E. 能够检测病人血清中抗原33. 凝集反应中的抗原称为A. 超抗原B. 凝集原C. 过敏原D. 沉淀原E. 自身抗原答案: B34. 抗原抗体反应形成明显沉淀物的条件是A. 抗体多于抗原B. 抗原多于抗体C. 抗原抗体一样多D. 抗原抗体比例合适E. 不必考虑抗原与抗体的比例35. 抗原抗体反应最适宜的温度(C)是A. 25B. 30C. 37D. 40E. 4536. 抗原抗体结合分子间起最主要作用的作用力是A. 电荷引力B. 范德华引力C. 氢键引力D. 疏水结合力E. 亲水性引力37. 支气管哮喘属于B. n型变态反应C. 川型变态反应D. W型变态反应E. 迟发型变态反应38. I 型变态反应是由于A. 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免疫反应B. IgG 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免疫反应C. 补体 C3 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免疫反应D. 变应原与固定在细胞表面受体上的特异性 IgE 结合引起免疫反应E. IgM 沉积在局部组织引起的免疫反应39. 单向琼脂扩散法的检测敏感度A. 不高,检测时间长达 48〜72小时B. 高,检测时间长达 48〜72小时C. 不高,检测时间仅需 12 小时D. 高,检测时间仅需 12 小时E. 高,检测时间仅需 2 小时40. 下列哪种免疫球蛋白对防止新生儿感染起重要作用A. IgGB. IgAC. IgMD. IgEE. IgD.41. 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是下列哪一组A.F 幻、FK> FXB.F 刘、F幻、PK、 HMQKC.F I、 FV、F忸、 FX川D.F 川、F XE.F 四、 FX、F刘42. 与浆细胞特征不符合的是A. 核偏位B. 可见核旁淡染区C. 胞浆有泡沫感D. 胞浆内可见 Auer 小体E. 核染色质浓密成块43. 通常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出现粒红比例减低A. 粒细胞缺乏症B. 急性化脓性感染C. 脾功能亢进D.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 溶血性贪血44. 下列哪种细胞糖原染色呈强阳性反应A. 尼曼- 匹克细胞B. 巨幼红细胞C. 红白血病时的幼儿细胞D.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的幼红细胞E. 原始粒细胞45. 为区别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方法为A. a-NAEB. PASC. POXD. NAPE. 铁染色46.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A.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B. 大细胞性贫血D.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47. 原发性再生障性贫血的诊断依据中错误的是A. 网织红细胞减少B. 全血细胞减少C. 一般无肝、脾、淋巴结肿大D.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E.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48. 使纤维蛋白分解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是A. 凝血酶B. 抗凝血酶川C. F刘D. 纤维蛋白单体E. 纤溶酶49. 下列哪一种疾病不出现全血细胞减少A. 急性白血病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D. 恶生组织细胞增多症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50. 下列哪项检查与溶血无关A. 网织红细胞增多B. 血清结合胆红素升高C. 粪胆原增多D. 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E. 尿胆原增多51. 下列哪种疾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不可能增高A. 糖尿病B. 急性脑梗死C. 急性感染D. 原发性纤溶亢进症E. 急性心肌梗死52.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最具诊断意义的是A. 血清中出现异常免疫球蛋白B. 骨髓内出现大量异常浆细胞C. X 线示广泛骨质疏松D. 血清钙增高E. 血沉加快53. 红细胞形态偏小,中心淡染区扩大,受色浅淡,骨髓铁染色又能发现细胞内、外铁均消失,为进一步确定贫血的病因,宜首选下列何项检查?A. 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 测定B. am 试验C. Coombs 试验D. 铁代谢检查E. 红细胞寿命测定54. 下列哪项检查是诊断溶血性贫血的直接证据A. 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B. 网织红细胞升高常 >5%C. 骨髓红系明显增生常 >50%D. 红细胞寿命缩短E. 尿胆原强阳性,尿胆红素阴性55. 中性粒细胞的生理性变化不包括A. 新生儿白细胞数一般在 15.0 X 09/LB. 女性妊娠期白细胞总数增高C. 安静状态下白细胞数较低D. 急性失血时白细胞增高E. 冷水刺激后白细胞增高56. 缺铁患者引起的贫血多为A. 正常细胞性贫血B. 巨幼细胞性贫血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E. 巨幼细胞性贫血57. 全血黏度降低可见于A. 子宫出血B. 心肌梗死C. 肺心病D. 高血压病E. 恶性肿瘤58. 正常人粪便中不含有A. 红细胞B. 细菌C. 粪胆素D. 淀粉颗粒E. 脂肪颗粒59. 关于正常前列腺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含大量卵磷脂小体B. 无白细胞C. 有少量红细胞D. 无淀粉样小体E. 有大量前列腺颗粒细胞60. 正常人剧烈运动后,尿液中可出现A. 红细胞管型B. 白细胞管型D. 蜡样管型E.颗粒管型61. 米泔样梗见于A. 婴儿消化不良B. 急性细菌性痢疾C. 急性胃肠炎D. 霍乱E. 阿米巴痢疾62. 黏液稀便多见于A. 肛门出血B. 直肠癌C. 结肠癌D. 霍乱E. 肠炎63. 关于尿试带法检测亚硝酸盐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 正常人尿液中有适量硝酸盐B. 结果阴性不能完全排除菌尿的可能C. 结果阳性不能完全肯定泌尿系感染D. 标本放置过久可呈假阳性E. 阳性率与感染细菌含有硝酸盐氧化酶有关64. 正常 CSF 静量 24 小时后A. 出现薄膜B. 出现凝块C. 出现絮状凝块D. 呈黄色胶样E. 无沉淀65. 脂肪管型多见于B. 肾小球肾炎C. 肾病综合征D. 肾盂肾炎E. 尿道炎66. 下列疾病 CSF 氯化物浓度有显著变化的是A. 病毒性脑炎B. 脑出血C. 脊髓灰质炎D. 结核性脑膜炎E. 化脓性脑膜炎67.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依据之一是血清蛋白电泳图谱中出现A. a2球蛋白fB. 丫或B区带中或丫和B之间有一条密集,深染的区带C. 丫球蛋白fD. B球蛋白fE. al球蛋白f68. I 型高脂蛋白血症的血清检查特点是A. 冰箱放置过夜后,血清透明,胆固醇明显增加,甘油三酯正常甘油三酯明显增加B. 冰箱放置过夜后,血清上为奶油层,下清澈,胆固醇正常或稍高,C. 冰箱放置过夜后,血清上为奶油层,下乳白,胆固醇稍高,甘油三酯增高D. 冰箱放置过夜后,血清乳白,胆固醇正常,甘油三酯稍高E. 冰箱放置过夜后,血清透明,胆固醇正常,甘油三酯稍高69. 实际碳酸氢盐( AB)>标准碳酸氢盐( SB )提示为A. 代谢性酸中毒B. 呼吸性酸中毒C. 代谢性碱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无酸碱平衡紊乱70. 在急性肺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一株细菌,血平板上为灰白色、a-溶血扁平较小菌落,革兰染色为阳性双球菌,矛头状,坦面相对,触酶试验阴性,杆菌肽试验阴性, Optochin 敏感试验阳性,胆汁溶菌试验阳性, 6.5% 的 NaC1 生长试验阴性,此菌最可能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D. 群链球菌C. 肺炎链球菌D. A 群链球菌E. 肠球菌71. 在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一株细菌,血平板上为灰白色、a-溶血较小菌落,革兰染色为阳性双球菌,链状排列,触酶试验阴性,杆菌肽试验阴性,Optochin 敏感试验阴性, 6.5% 的 NaC1 生长试验阴性,此菌最可能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D. 群链球菌C. 肺炎链球菌D. A 群链球菌E. 肠球菌二、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 B、 C、 D. 、 E 五个备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