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评价表(含LECD风险等级说明)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评价表(含LECD风险等级说明)
3
1
15
45
四级
作业完成后检查现场
硫化氢气体溢出
检测仪报警
中毒窒息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6
1
15
90
三级
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8
维修时
未断电
机械伤害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3
2
7
42
四级
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吊装时
起重伤害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3
2
7
42
四级
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9
作业结束后
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
未进行风险识别,采取有效措施
中毒窒息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6
1
15
90
三级
由设备工艺人员确认签字
4
作业前分析
不合格
中毒窒息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6
1
15
90
三级
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5
防护器材准 备
选择
不合适
中毒窒息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3
1
15
45
四级
严格执行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检查
不完好
中毒窒息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3
1
15
45
四级
严格执行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6
作业前准备
阀门关闭抽水并通风
有毒有害气体聚集
中毒窒息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6
1
15
90
三级
安全员监督
下井前检测
作业前达不到下井条件
中毒窒息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6
1
15
90
三级
安全员监督
7
作业过程中
监护人员离开
易造成人员伤害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五级
作业前对作业、监护人员进行交底。
5
遇恶劣天气进行巡检。
人身伤害。
恶劣天气选择性巡检,如需攀爬的位置。
3
3
3
27
五级
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固定好安全带安全绳
6
巡检过程中遇突发状况。
人身伤害
进入区域前提前观察辨识,无情况后进入。
3
3
3
27
五级
检查工器具完好性
7
温度异常天气巡检。
中暑,冻伤
做好个人防护。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编 制:
审 核:
日 期:二〇二〇年九月二十七日
LECD风险等级说明
L——事故或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害事件环境的频率;
C——事故或危害事件的可能结果。
D=L*E*C
D值风险等级(可以自定义)
超过320非常高的风险,要停止作业A E 1
160至320高风险,需要立即整改B D 2
清点工具
人员伤害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3
2
3
18
五级
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评价表
单位: 工作任务:巡回检查 工作岗位:运行班组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控制措施
L
E
C
D
管控层级
建议改进措施
1
巡检前准备
人员安排不合理,不熟悉现场或情绪不良等。
人身伤害
安排技能合格人员,巡检前了解人员情况。
分数值
连续暴露于危害事件环境
10
每天在工作时间内暴露
6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
3
每月暴露一次
2
每年几次出现在危害事件环境
1
非常罕见地暴露
0.5
事故或危害事件的可能结果(C)
分数值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100
灾难(几人死亡)
40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15
严重(严重伤害)
7
重大(致残)
3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1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评价表
3
3
3
27
五级
8
夜间巡检
人身伤害
佩戴合格照明器具
3
3
3
27
五级
安全员巡视
9
结果交接
巡检发现问题情况未记录交接。
发现的问题没有解决,或被注意。
严格进行巡检交接。
3
3
3
27
五级
佩戴防护用品并告知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评价表
单位: 工作任务:动火作业 工作岗位:维修班组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控制措施
2
动火作业人员没有持证上岗。
人身伤害
严格执行审批后作业
3
3
3
高处作业过程
监护人员离开
对高处作业人员造成危害,易发生人员伤害
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1
2
3
6
五级
安全员巡视
作业人员抛扔物品
对其他人员造成伤害
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3
2
3
18
五级
佩戴防护用品并告知
4
高处作业结束
工具遗忘掉落
易造成人员伤害
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1
2
3
6
五级
作业完成后检查现场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评价表
3
2
3
18
五级
加强职工培训
2
巡检内容不明确。
可能有未发现隐患。
制定巡检任务表,按表进行。
6
3
3
54
四级
加强职工培训
3
未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巡检过程中受到伤害。触电,滑落等
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互相检查。
3
3
3
27
五级
加强职工培训
4
巡检
巡检未走安全通道,路线混乱。
人身伤害。
按巡检路线进行工作。
3
3
3
27
单位: 工作任务:有限空间 工作岗位:维修班组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现有控制措施
L
E
C
D
管控层级
建议改进措施
1
检修任务确认
误作业、漏项
人员伤害,设备设施损坏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3
2
7
42
四级
检修任务由设备工艺人员确认签字
2
危害因素识别
辨识不全,措施不当
中毒窒息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6
1
15
90
三级
3
L
E
C
D
管控层级
建议改进措施
1
动火前准备
未办理动火作业申请。
违反安全管理规定
按照制度进行检查
6
3
3
54
四级
1.严格执行“三不动火”规定。即无合格火票不动火;无防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2.动火人员应对周围环境的安全状况非常了解。
3.动火区域有易燃易爆物品时,应首先进行清理或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用品完好并正确佩戴
未佩戴防护用品
人员伤害
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3
1
3
9
五级
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固定好安全带安全绳
检修工具完好并放入工具袋
工具缺陷
人员伤害
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3
2
3
18
五级
检查工器具完好性
安全工器具检查(梯具)
梯具不合格
人员伤害
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6
2
7
42
四级
检查工器具完好性
3
单位: 工作任务:高处作业 工作岗位:维修班组
序号
工作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人、物、作业环境、管理)
主要导致后果类型
管理措施
L
E
C
D
管控层级
建议改进措施
1
高处作业前安全项目准备工作
接到作业单,确认高处作业项目及高处位置
高处作业项目、位置不清楚
人员伤害
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3
2
3
18
五级
加强职工培训
熟悉现场情况
70至160中等风险,需要整改C C 3
20至70可能的风险,需要注意D B 4
20以下可接受的风险,容忍E A 5
事故或危害事件发生可能性(L)分数
分数值
完全会被预料到
10
相当可能
6
不经常,但可能
3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1
可以设想,但绝少可能
0.5
极不可能
0.2
实际上不可能
0.1
暴露于危害事件环境的情况(E)
现场环境危险
人员伤害
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3
2
3
18
五级
加强职工培训
相关人员签字办理高处作业票
安全措施未落实
人员伤害
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3
2
3Hale Waihona Puke 18五级加强职工培训
监护人现场监护
监护人不熟悉现场
对高处作业造成危险,易发生事故
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3
2
3
18
五级
作业前对作业、监护人员进行交底。
2
工器具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