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答题方法
古代诗词鉴赏复习系列
虚实结合 表达技巧题作答方法
江苏高考试题示例
08年《登金陵凤凰台》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09年《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 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分 10年《送魏二》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4 分 11年《春日忆李白》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4 分 12年《梦江南》
随堂检测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本诗颈联极富想象力和感染力 ,尾联虽平实, 却也令人回味无穷,请谈谈尾联的妙处。
尾联诗人想象邹明府在灵州深居简出,不理凡尘 俗世,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使邹明府清远脱俗、 宁静致远的形象更加丰满。
例题讲解
手法的运用 手法 •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 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 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表达的情感
运用后的效果
• 后两句诗人想象友人难以成眠,即使暂时入梦, 两岸猿啼也会一声声闯入梦境,使他摆脱不了愁 绪。拓展பைடு நூலகம்诗歌的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深化 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彼此惆怅的别情。
随堂检测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 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 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 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词的上片是如何表达词人思想感情的?请从虚 实结合的角度加以赏析。
温故知新 • 判断依据 实写:眼前真实存在的人、事、物、景 虚写:遥想、遥知、应、念. . . . . . • 虚写内容 神仙鬼怪世界、梦境 、未来之境 已逝之景之境、由此及彼. . . . . . • 常用手法 联想 想象. . . . . .
例题讲解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4分)
例题讲解
联想的手法及运用
• 上片词人在黄鹤楼上遥望北方失地, 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与眼前 的战乱险恶形成强烈反差,丰富了诗 歌的内容。表现了词人对外敌入侵践 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和对统治阶层奢侈 误国的隐隐痛心。 表达的情感 运用后的效果
方法小结
虚实结合手法的作用
• 营造了一种朦胧迷离、亦真亦幻的境界 • 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突出中心 • 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扩大了诗歌的意境, 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 使……形象更加丰满 • 使……感情表达得更加充沛
例题讲解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 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 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 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 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全词以时间为序,虚实结合,请结合上片内容 加以赏析。 (4分)
词之上片由“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引起词人对 往事的回忆,丰富了词的内容,扩大了词的意境,抒 发了词人暮春伤别之情。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