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北冥有鱼》
注释:
冥:同“溟”,海。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鲲(kūn):大鱼名。 鹏:大鸟名。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垂:悬挂。
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作鲲。鲲的巨大,
不知道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作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几千里;当它振翅而飞时,它的 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原文: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4.作者假借齐谐之言,有什么目的? 【答案】作者假借齐谐之言,让人们相信鲲鹏的真 实性。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 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 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 作用? 【答案】“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 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 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世上 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 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 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1.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
出于是,是亦因彼。
(《庄子•齐物论》)
【译文】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那一面,无不存在对
立的这一面。从那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
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因彼而存在。
2.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 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 者也。”
注释:
海运:海水运动。 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志:记载。 水击:击水,拍打水面。 抟(tuán):盘旋飞翔。 扶摇:旋风。 去:离开。 息:气息,这里指风。
译文: 这只鸟,在海动风起时就迁往南海。南海,是天
庄子生平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人。著名的哲
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 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并称“老庄”。庄子的核心思想是 “道”。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 代,做过漆圆吏,对现实不满,不与统 治阶级合作。把智慧、文明看成是社会 动乱的原因,主张“绝圣弃智”,把社 会理想寄托于“愚而朴”的蒙昧时代。 他把随命运摆布作为最高的品德。庄子 一方面宣扬如何养生、全身,一方面宣 扬人生如梦、乐死恶生。为了摆脱现实 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主 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 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1.【难点探究】鲲鹏的形象是怎样的?作者是怎样描写 这一形象的? 【答案】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怒而飞 时气势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 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 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 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 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 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向我们展 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六)名句积累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 则已矣。
鲲鹏形象
导思1:《北冥有 鱼》中作者笔下的 鲲鹏具有怎样的形 象
关键词: 崇尚自由
美好事物
导思2:《北冥有鱼》 借鲲鹏的寓言说明 了什么道理?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21 北冥有鱼
文 言 文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幽默睿智世人皆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两则故事,了解庄子的处事哲 学和为人态度。
1.根据文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
2. 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体会庄子语言的感情
色彩和风格特点。
(难点)
3.理解庄子“天人合一”的处世态度。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 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 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和老 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政 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庄子 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庄子》一书中。 《庄子》中的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 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作品之中,鲁迅 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 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抟扶摇
(一)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同“溟”,海
(二)古今异义 1.怒而飞 古义: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今义:愤怒; 形容气势很盛。 2.去以六月息者也 古义:气息,这里指风。今义:消息;休息;利 息。
(三)一词多义 1.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动词,记载)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2.其:不知其几千里也(代词,指代鲲) 其恕乎(大概,副词) 奈何忧其坏(代词,指地)
• 天下无道,庄子有两种选择:入世与出世,庄子 选择了出世,他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与统治者
《庄子》
《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7篇, 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 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庄子》善于虚构,大多是寓言作品, “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深奥、玄妙)” , 想象丰富,多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 法。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 的文学"。
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 《逍遥游》
《逍遥游》 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 《内篇》之首。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 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庄子生活在一 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他追求自由的心灵 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 寻求解脱。
读一读字音
míng
kū• 造成庄子思想的社会原因: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 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 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 愈烈。
• 庄子本身的主观原因: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 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 的抗议;但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 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 改造人们。
北冥有鱼
形体变化 鲲鹏: 海运将徙
去以息也
野马、尘埃:以息相吹
《北冥有鱼》一文中庄子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任 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的,它们的活动 都是有所凭借的。
1.在想象中夸张。 如对鲲、鹏形象的描写,“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 之云”显现出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3.而:化而为鸟(表顺承关系)
俄而雪骤(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表示 时间短促,不久,一会儿)
人不知而不愠(却,表转折)
学而时习之(然后,表顺承)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南冥者,天池也。
“……者,……也”表判断。
(五)成语积累 1.扶摇直上:指乘着风势快速上升。形容地位、 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 2.鹏程万里:形容前程远大。
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本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 《齐谐》中说:“当鹏鸟迁往南海时,拍打水面,激起 的浪花就达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原文: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 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 是则已矣。 注释: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是:这样。
2.【难点探究】你敬佩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示例一:我敬佩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 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 大海,就像范仲淹、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 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示例二:我不敬佩,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泊名 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岗敬业,在平凡的 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2.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 “逍遥游”有什么联系?
【答案】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 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逍遥” 要有所依凭。
3.作者把鲲鹏的居住地定为“南冥”,目的何在? 【答案】把鲲鹏的目的地“南冥”与出发地“北冥” 对举,表明鲲鹏从渺远幽深的极北之地迁徙至极南之 地,可见其志向极远。
2. 在想象中进行对比。 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 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3.在想象中寄寓自己的情感。 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
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成语,保留在 现代汉语中。下列寓言和成语都出自《庄子》:
译文: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
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 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 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一、背诵《北冥有鱼》,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 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 《北冥有鱼》讲了三层意思。
• 第一层,从开头到“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北冥之 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 人瞠目。
《北冥有鱼》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富有而不义不如贫穷而有美誉,活着而有耻辱不如死
亡而有荣耀。
3.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于谦《无题》)
【译文】名誉和节操比泰山还要重,私利和物欲比鸿毛还要轻。
• 第二层,从“是鸟也”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乘 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
• 第三层,从“天之苍苍”到结尾,作者仰观苍天,拟 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
• 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 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1.作者为什么要将鲲鹏所居之地定为“北冥”? 【答案】“北冥”是特别之词,为庄子创造,含义 新颖,其中透露出旷远神秘的意味,暗示着北冥是 非世人所能见,亦非人智所能测的,这种意味与鲲 鹏神秘的形象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