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管理作业指导书第一章钢构件集中加工1.机构设置按照“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组建钢构件加工厂。
钢构件加工厂按照“专业化、机械化、工厂化”的原则进行工作分工。
以项目经理部管理、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为施工作业管理与监控层,以内部职工、劳务企业的劳务人员为作业人员。
加工厂作业层设型钢拱架加工班、格栅拱架及网片加工班、小导管加工班、运输班班等。
钢构件加工厂组织机构见下图。
2.人员配置要求钢构件加工厂编制与定员设置的原则是精干、高效,满足施工生产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加工厂编制与定员保持相对稳定。
钢构件加工厂人员配备参照架子队管理有关办法规定要求,人员配置数量根据工程量大小和工序工种情况确定。
其他岗位人员根据工厂管理及生产具体情况进行相应配置。
管理人员均为单位正式职工。
3.人员任职条件(1)厂长任职条件有良好的组织能力,掌握钢构件加工生产管理相关知识,熟悉钢构件加工工艺流程。
有一定沟通和表达能力,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有较强的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
有5年以上钢构件加工生产管理工作经验,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初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2)技术负责人(技术员)任职条件熟悉工程施工及钢构件加工厂生产工艺流程,了解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有一定沟通和表达能力,工作责任心强。
有2年以上钢构件加工技术管理工作经验,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技术员及以上技术职称。
(3)安全员任职条件熟悉工程施工管理及钢构件加工厂安全专业知识及安全操作规程。
熟悉检验与试验基本知识和加工厂生产基本技术。
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有钢构件加工生产及加工管理2年以上工作经验;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4)质检员任职条件熟悉工程施工及钢构件加工厂质量管理专业知识及质量管理工作规程。
熟悉检验与试验基本知识和加工厂生产基本技术。
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有工地质量管理2年以上工作经验,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5)试验员任职条件熟悉专业知识,掌握检验与试验知识和技术。
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有工地试验室2年以上工作经验;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有专业任职资格证书。
(6)材料员任职条件熟悉各种施工材料,懂得材料专业知识,掌握材料保管工作程序。
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有工地材料管理3年以上工作经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7)生产负责人任职条件熟悉钢构件加工厂钢构件加工生产管理工作流程,掌握检验与试验基本知识和技术。
具备相应的现场生产指挥及管理能力,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有5年及以上铁路工程施工经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8)工班长任职条件有良好的组织能力,熟悉建设项目施工生产管理相关知识,熟悉建设项目钢构件加工的施工工艺流程,有一定的管理工作经验。
有良好沟通和表达能力,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
有较强的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
有3年以上铁路工程施工及钢构件加工工作经验,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4.人员配置数量5.生产加工流程返工处理6.钢构架加工要求6.1施工准备(1)在加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图纸,澄清有关技术要求,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挂号信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做好现场劳动力组织,准备好各种施工机械,并保证施工机械的完好率,使其能满足施工要求。
(3)钢架原材料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所有材料试验检测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4)现场钢筋加工场地,施工机械、人员配置满足施工需要。
6.2型钢钢架加工按开挖支护参数情况分段、分单元制作加工,在钢筋加工场地按1:1放样,严格按照设计图加工(考虑预留变型量)。
焊接不得有假焊,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焊接时采用焊条满足规范要求。
型钢钢架采用冷弯成型,在平铺钢板放样,在节两端焊两块定位直立带孔钢板(焊在平铺钢板上),将连接板用螺栓固定于直立带孔钢板上,再将型钢卡在连接板中间放样线中,将连接板焊接于型钢端部。
钢架加工弧度根据隧道开挖设计轮廓线及预留变形量确定。
焊接好的节段,用红油漆注明编号,若节段自身不对称时,要在两端标明上或下。
将焊好的节段进行试拼,螺栓要上紧,要求沿隧道周边轮廓误差不大于3cm,平面翘曲小于2cm。
经技术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如图所示:钢架验收钢架试拼6.3格栅钢架加工格栅钢架在现场设计的工装台上加工。
工作台为δ=20mm的钢板制成,其上根据不同断面的钢架主筋轮廓放样成钢筋弯曲模型。
钢架的焊接在胎模内焊接,控制变形。
拱部和边墙等各单位元钢架分别加工。
按设计加工好各单元格栅钢架后,组织试拼,检查钢架尺寸及轮廓是否合格。
加工允许误差:沿隧道周边轮廓误差不大于3cm,平面翘曲应小于2cm,主筋全长±10mm,弯折位置20mm,箍筋内净尺寸±3mm。
加工好的格栅钢架各单元必须明确标准类型和单元号,并分单元堆放上部遮雨、下部垫空的库房内,堆码高度不得大于1m。
连接板或角钢螺栓孔眼中心间距公差不超过±0.5mm。
钢架按设计尺寸在洞外下料分节焊接制作,制作时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保证每节的弧度与尺寸均符合设计要求,每节拱架连接板焊接牢固,节点间连接板用高强螺栓连接牢靠,加工后必须进行试拼检查,严禁不合格品进场。
6.4钢筋网片加工采用I级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内集中制作。
用钢筋调直机把钢筋调直,再截成钢筋条,钢筋网片尺寸根据拱架间距和网片之间搭接长度综合考虑确定。
钢筋网采用网焊机加工,钢筋焊接前要先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清除干净;加工完毕后的钢筋网片应平整,钢筋表面无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钢筋网网幅大小根据现场铺挂条件、循环进尺、运输设备确定,要适宜现场使用条件。
如图所示:钢筋网片加工钢筋网片成品6.5钢构件运输配送采用汽车集中运输配送。
如图所示:钢构架运输配送7.加工厂管理7.1技术管理(1)钢构件加工前,严格对钢构件规格、尺寸及数量进行技术交底,由各工区工程部门负责,构件的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过程控制及质量标准,施工注意事项等向钢构厂详细说明。
(2)钢材进场检验必须按批次抽取试件进行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3)制作钢架的钢材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钢材弯制及结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5)钢筋、型材等原材料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或片状老锈。
(6)拱架加工前,各工区总工应组织各架子队技术负责人根据隧道特点制定技术交底计划,对向钢构件加工厂提供的技术要求负责,首次加工时各架子队技术负责人亲自到钢构厂明确拱架类型,以及产品完工的时限要求。
(7)隧道断面发生变化,要及时与钢构件加工厂技术主管沟通,必须进行单独的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要交给钢构厂现场负责人、技术人员,每份交底书上交接双方签字手续齐全。
(8)技术交底交底人和接收人应当面交接,解释明白,各工区工程部应留存技术交底原件。
(9)技术交底下发后应跟踪服务,钢构件加工厂技术人员按技术交底检查、监督、指导。
7.2物资管理(1)钢结构加工厂物资部门按项目物资部要求,编制物资申请计划。
物资申请计划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封面、编制说明、主要材料需用量核算表、计划内容。
计划内容应包括:物资品名、规格型号、材质要求、需用数量、供应时间等。
钢构件加工厂物资部门应根据工程技术部门提出的每月的材料需用计划,编制物资申请计划。
编制物资申请计划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兼顾市场情况,考虑库存、保险储备、运输等因素。
(2)计划的审批和报送编制的物资申请计划要经工程技术部门审核、财务部门会签,主管领导批准,并加盖单位公章后生效。
计划编制、报送频率及时间应满足项目物资部的要求。
如果物资计划需要调整、变更,编制相应的调整补充计划,按规定的程序报送。
对型号、规格、等级、数量不明确的应及时向工程技术部门了解。
为保证物资供应不间断,钢构件加工厂物资库的容量应能满足施工高峰期和冬季施工的要求。
(3)验收验证首先应验收到场材料与计划材料要求的生产厂家是否相符。
外观验收:验收物资外观、规格型号符合情况。
如材料的包装、表面状态、外在形态等是否存在问题或缺陷,几何尺寸是否相符。
资料验证:验证质量证件和技术证件是否与实物相符;并验证其有效性,包括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由权威检测部门出具。
验证的质量证明文件资料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试验报告单等。
数量验收:验收数量是否相符。
质量验收:指内在质量检验能否达到国家标准或相应标准。
严格按照物资验收验证记录表格进行相关验收验证记录管理。
对每一条记录,将送检通知单、检验报告单、质量证明文件或材质书作为附件统一保存,方便归档并查询。
物资验收验证记录须统一格式、完整填写。
严格按照规定通知试验室对材料及时取样复检,并规范填写《检验/试验通知单》,注意送检记录留存登记和复检检验报告单的索取保管。
对验收验证不合格的进行评审,并填写《不合格物资评审处理记录》,单独存放、醒目标识,按评审结果办理。
7.3成品、半成品管理(1)在钢结构制作过程中,各主要工序必须实行三级质量检验,即:自检:责任生产人员自检;每道工序操作者自检合格后,填写自检记录并签字认可,并在工件上标上√表示合格,方可将工件及自检记录移交工序兼职质量检验员。
复检:质检员对主控项目及重要结构尺寸复检,复检合格后会同工班长签字确认,方可将工件及自检记录移交下工序。
交检:下工序对上工序工件进行的检查。
(2)产品工序质量的考核有以下几项指标:工序交验合格率=移交工件合格数/移交工件数×100℅。
返修率=移交工件不合格数/移交工件数×100℅。
出厂合格率=出厂工件合格数/出厂工件总数×100℅。
(3)项目部专职检验人员应进行抽检和巡检。
(4)抽检:专职检验员按工序先检查自检记录,然后对记录中最大偏差的20%工件进行抽检,填写专检记录签字认可,并在构件上用(√)表示合格。
(5)巡检:专职检验员在完成工序抽检后,应在加工厂巡视检查,主要检查重点工序、返工返修件、重要部位、主控项目及重要结构尺寸。
(6)检验工作质量考核有以下几项指标:漏检率=(1-实检工件数/应检工件数)×100℅。
检验及时率=及时检验工件数/应检工件数×100℅。
不合格项(品)的控制:在交检、专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品),由质检员判定为:⑴不符合;⑵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
7.4质量管理(1)构件加工前要对从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使其明确生产中的要点和重点,职工要具备合格的操作技能,掌握安全操作规程,知道自己工作的工艺流程、工作标准。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有特种作业资格证并在有效期内方可持证上岗。